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语言间的差异,分析翻译能力的内涵,揭示了语言间差异与翻译能力的内在联系,提出译者应在充分了解两种语言使用地域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状况及思维差异的基础上探索其内在联系并进行有效转化,使翻译的可行性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语言差异 翻译能力 内在联系 可行性
什么是“语言关系”及“翻译能力”?结合汉语与西方语言的现实差异,谈谈对中西互译可行性的认识。
一、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的定义
1.所谓语言关系,指甲语言与乙语言或其他语言之间所构成的关系。在以往的语言研究中,常见的有谱系关系、语系关系或语系之说,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之间的关系模式的研究,是将语言之间的关系比作和家族关系相似的谱系关系的一种确定模式。据哈特曼与斯托克合编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在语系模式中,一个语群及一组彼此有关系的语言,如印欧语系。我们在这里所谈的“语言关系”与上述的语系模式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其联系是在具体的翻译活动特别是在语际翻译中,涉及的两种语言即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必然存在着上述的某种关系。
2.翻译能力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具体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所构成的关系给翻译提供的可能性,二是指译者在语言关系所提供的可能的翻译空间内,凭借自己对所涉及的两门语言的驾驭能力,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所具备的一种才能。
二、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的内在联系
在理论上,语言越相近,翻译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是同属于一个大文化圈的语言之间的互译,障碍相应来说少的多。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许多翻译家充分意识到了语言之间的不同关系与差异给翻译造成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翻译中特别注意不同语言结构的特点和差异并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有针对的去克服障碍。翻译家傅雷曾明确提出如何处理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不同思想方式和西欧文字与中国语言的不同历史与结构方式的原则性意见。他认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不同思想方式实质是与语言表达方式有关,两者的差异为彼此融洽交流造成了重要的障碍,加之中国白话文历史又浅,句法词汇也存在缺陷,他提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原则。
对中西文中的长句结构,不少翻译家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转化手段。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语言的转换作为一个操作层面,译者无时不在与语言打交道,重视并探索语言的关系与对译手段,既需要我们有宏观上的思考,更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汉语与西方语言的现实差异比如在中国人心里夏日总是与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相关,而在莎翁的SONNET14中shall I compare the to the summer day? You are more lovely and temperate. 诗人把夏天比作情人,可爱而温煦,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夏天在中西方竟然是如此的迥异。中国属于大陆性气候,而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再如,在汉语中要表达用体力运东西,有许多词,如扛,搬,背,挑,担等而在英语中就只有carry。在汉语中我们经常说像老黄牛一样干活,而在英语中work like a horse.,这是因为中国是用牛来耕地,而西方早期是用马来犁地。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太多差异。比如,当外国人表扬我们时,我们通常说where where,这使得外国人莫名其妙。
三、结论
虽然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许多现实的差异,但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共同点而使翻译可行性达到最大化。比如,在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并利用周期表,通过已知的63种元素,成功的预测出当时未发现的元素。我国从英文翻译引进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然而过去我国化学方面长期落后,加之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名称都来源于希腊语素,在汉语中根本没有现成的词汇共翻译者使用。语言的不对等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过我国的翻译家和化学家分析对比了西方构词特点和汉语的隐形规律,创造性的采用了利用词素层翻译命名新名词术语的译法,成功地翻译了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名。因此,虽然存在差异,我们还可以利用其规律、特点使翻译可能性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
[2]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3]钟建玲.英汉文化词语对比[D].广西师范大学.2000.
[4]郭益凤.翻译中的英汉词汇语义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
[5]程永.英汉语言中词汇空缺现象分析及处理方法[J].淮北师范大学.2012.
[6]刘瑞蓉.翻译能力不同于双语能力[J].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7]孙英旭,张琪.浅谈语言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语言差异 翻译能力 内在联系 可行性
什么是“语言关系”及“翻译能力”?结合汉语与西方语言的现实差异,谈谈对中西互译可行性的认识。
一、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的定义
1.所谓语言关系,指甲语言与乙语言或其他语言之间所构成的关系。在以往的语言研究中,常见的有谱系关系、语系关系或语系之说,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之间的关系模式的研究,是将语言之间的关系比作和家族关系相似的谱系关系的一种确定模式。据哈特曼与斯托克合编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在语系模式中,一个语群及一组彼此有关系的语言,如印欧语系。我们在这里所谈的“语言关系”与上述的语系模式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其联系是在具体的翻译活动特别是在语际翻译中,涉及的两种语言即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必然存在着上述的某种关系。
2.翻译能力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具体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所构成的关系给翻译提供的可能性,二是指译者在语言关系所提供的可能的翻译空间内,凭借自己对所涉及的两门语言的驾驭能力,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所具备的一种才能。
二、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的内在联系
在理论上,语言越相近,翻译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是同属于一个大文化圈的语言之间的互译,障碍相应来说少的多。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许多翻译家充分意识到了语言之间的不同关系与差异给翻译造成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翻译中特别注意不同语言结构的特点和差异并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有针对的去克服障碍。翻译家傅雷曾明确提出如何处理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不同思想方式和西欧文字与中国语言的不同历史与结构方式的原则性意见。他认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不同思想方式实质是与语言表达方式有关,两者的差异为彼此融洽交流造成了重要的障碍,加之中国白话文历史又浅,句法词汇也存在缺陷,他提出“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原则。
对中西文中的长句结构,不少翻译家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转化手段。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语言的转换作为一个操作层面,译者无时不在与语言打交道,重视并探索语言的关系与对译手段,既需要我们有宏观上的思考,更需要在微观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汉语与西方语言的现实差异比如在中国人心里夏日总是与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相关,而在莎翁的SONNET14中shall I compare the to the summer day? You are more lovely and temperate. 诗人把夏天比作情人,可爱而温煦,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夏天在中西方竟然是如此的迥异。中国属于大陆性气候,而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再如,在汉语中要表达用体力运东西,有许多词,如扛,搬,背,挑,担等而在英语中就只有carry。在汉语中我们经常说像老黄牛一样干活,而在英语中work like a horse.,这是因为中国是用牛来耕地,而西方早期是用马来犁地。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太多差异。比如,当外国人表扬我们时,我们通常说where where,这使得外国人莫名其妙。
三、结论
虽然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许多现实的差异,但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共同点而使翻译可行性达到最大化。比如,在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并利用周期表,通过已知的63种元素,成功的预测出当时未发现的元素。我国从英文翻译引进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然而过去我国化学方面长期落后,加之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名称都来源于希腊语素,在汉语中根本没有现成的词汇共翻译者使用。语言的不对等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过我国的翻译家和化学家分析对比了西方构词特点和汉语的隐形规律,创造性的采用了利用词素层翻译命名新名词术语的译法,成功地翻译了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名。因此,虽然存在差异,我们还可以利用其规律、特点使翻译可能性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
[2]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3]钟建玲.英汉文化词语对比[D].广西师范大学.2000.
[4]郭益凤.翻译中的英汉词汇语义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
[5]程永.英汉语言中词汇空缺现象分析及处理方法[J].淮北师范大学.2012.
[6]刘瑞蓉.翻译能力不同于双语能力[J].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7]孙英旭,张琪.浅谈语言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