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株高效产电菌的电化学活性及其生物学特征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h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从湖南省吉首大田湾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富集和筛选的37株产电菌的电化学活性进行考察。结果发现,4株菌株(F012、F015、F021、F026)的电化学活性较为显著,其中F026的电化学活性最好。对4株产电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F012属于Dyella属,与Dyella marensis CS5-B2T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为97.22%);菌株F015属于Paludibacterium属,与该属的Paludibacterium yongneupense 5YN8-15T系
其他文献
研究液体培养基配方对桑黄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适宜于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的配方为A3B1C3D2(麦麸10%,蛋白胨0.5%,KH2PO40.3
近年来,由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对水体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人类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生物法除藻具有高效性、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如果能获得具有
研究卡介苗(BCG)感染对U937细胞系蛋白质乙酰化水平的影响。构建U937巨噬细胞模型,感染BCG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改变。结果表明,在分
以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乙酰木聚糖酯酶AXE、AXEII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及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组成成分、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蛋
好氧反硝化菌对环境水体氮素的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北京市6个典型景观水体中好氧反硝化菌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并开展菌株的16S rRNA基因测序和组成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RT-PCR技术、巢式PCR技术、3'-RACE和5'-RACE技术从龟裂链霉菌K-16菌株中克隆获得zwf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经软件Vector NTI 11.0拼接zwf基因全长c DNA序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