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谣”、“谚”、“歌”看先秦诗歌的形态及其演变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文学成熟时代的眼光看"谣"、"谚"、"歌",它们与诗无大的不同。因为成熟的诗歌,只凸现文本。但无论从语源学的角度,还是从传世文献的记载出发去考察,都会发现,先秦时期"诗"的概念与"谣"、"谚"、"歌"有很大的差别,而与"颂"十分接近。按产生顺序来说,先有谣、谚、歌、颂,然后才有"诗"。因为"诗"有"志"、"持"二义,所以又有主"志"之诗与主"颂"之诗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的"诗"亡,然后有"辞"的出现。从这些概念的分合中可以看出,先秦诗歌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谣、谚、歌———诗(志、颂)———辞"三个阶段。
其他文献
我国加入WTO后,出版市场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扩大竞争优势,是当前每个出版社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的出版社要想与国际出版巨头相抗衡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阶段,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失业问题.本文简介了我国产生失业的原因和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理性的必死意识催生了以现在之维为重心的时间智慧.如何使短暂的现实人生变得有意义,中国与西方传统经历了不同的寻找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市民社会出现之后,在日常生活中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昆山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和开放的前沿上海的紧密腹地,可作为中国与世贸规则全面接轨的试验基地.文章结合昆山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