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疏离感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的微观经验证据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改变生活,而幸福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基于2017年的CGSS微观调查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并从疏离感的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 表明:(1)互联网使用通过拉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疏离感,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2)在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中,疏离感呈现部分中介效应;(3)互联网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中青年、有伴侣以及高市场化地区的农村居民样本中,疏离感的中介效应亦是如此.据此提出拓宽三农问题研究视野、重视农村居民情感变化、针对不同互联网用户群体采取具体可行措施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2008年,我荣幸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来自职业教育战线的少数民族女性代表,我是当时重庆代表团年龄最小的一位,加上第一次当选为人大代表,可谓是一名“无知少女”,既感惶恐压力,又感重任在肩.
期刊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保障人民权益、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人大工作者,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好地确保用民主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本所在、职责所系.
期刊
2004年,重庆市原江津市(2006年江津撤市设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4月3日,即代表法颁布之日,确定为“人大代表活动日”.rn为更好地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作用,江津区人大连续18年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集中走进基层村社、园区企业、学校医院等,通过召开院坝会、接访和走访等形式,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督促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
大调研大走访 问策于民rn2019年,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大调研大走访活动.rn之后的每一年,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总结、不断深化,建立了与镇街人大联动、四级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的机制.每年上半年走访调研,下半年回访评议,真正深入群众、倾听民情、收集民意,回应民声.
期刊
服务大局《决定》提供法治保障rn重庆北碚、四川绵阳两地同为成渝发展主轴线上的城市,在资源禀赋、历史渊源、科教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既有相似相通之处,又各具特色优势.rn2020年,北碚区深入挖掘文旅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绵碚文旅协同发展26个合作事项,为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促进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探究不同层面的人地关系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湖南S乡的考察,分析了城市移民土地粘度的形成机理与类型差异.研究发现,城市移民与土地的粘度的形成取决于人们对土地的价值认知,即情感依恋影响下的感性认知和经济理性作用下的理性认知,且由于“人”和“地”两类因素的差别导致这种粘度在横向上呈现出了代际差异、偏好差异、土地类型差异和区位差异,在纵向上呈现出“弱”、“较强”和“强”等程度差异.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保护土地财产,又要尊重人对土地的情感;在改
在Handley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生产率效应模型,并基于中国加入WTO进行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对匹配的2000年至2013年的关税数据、中国海关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了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效应和渠道.研究结果证实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确实会促进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国有出口企业、出口依赖型企业和多产品出口企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更大.进一步研究证实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能通过增强GVC嵌入度和降低企业面临融资约
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因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复兴需要寻求制度变革的真理和出路.向中国社会经济体中注入了集体主义的组织因素和思想力量,引领中国经济走上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演进道路,而且开启了全社会的文化再造时代.“实事求是”和“集体主义”这两个基因密码,贯穿于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形成了中国市场经济制度逻辑的基本底色.在中国政治经济的制度安排上,从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此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逻辑中的集体主义意志.中国共产党关于市场经济制度逻辑的百年探索,在多样性的人类文明世
社会动员与常态治理是当代国家治理转向的重要命题,然而在社会动员向常态治理转向过程中面临着常态治理“运动化”和运动式治理“常态化”的困境.在中国国家治理变迁过程中,经历了从运动式治理向常态治理的转向,此一转向面临着社会动员与常规国家治理的掣肘而难以实现有效转化,究其根源在于转化的实质是取代而非协同共治.在现代国家治理结构中,社会动员与常态治理各自拥有独特的功能地位,既不能相互否定,也不能相互取代.社会动员与常态治理的互动机制包含“双规协同”“制度化协商”“机制互补”三重内容,在国家治理现代性转向中形成协同治
海外引才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海南自由贸易港应构建以科学的人才分类管理作为路径起点、合理的人才评估与筛选的微观规则作为重要构成的海外引才机制;结合国家人才政策与市场需求,选择积分评估与雇主导向相结合的“混合模式”;针对“高端产业人才”和“外籍专业技术技能与一般人员”探索创新“国家人才政策主导”和“市场需求导向”的分类引才制度规则,并与海外人才的入境及停居留规则相互呼应、有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