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之水又润长安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浐灞从历史中走来
  在中国的西部,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城市,她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她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座城市就是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陕西省省会。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渭泾分明,自不待言,已经妇孺皆知;浐灞也是闻名遐迩。汉唐盛世,浐灞两岸遍植垂柳,树木葱茏,烟水明媚,风光无限。 古人饯行,多与此折柳送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灞陵行送别》李白)。历史上的浐灞不仅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风雅之地,更是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的三辅圣地。
  在浐灞两岸之间,更有一座西安地区最大的黄土台原——白鹿原。白鹿原在陕西乃至中国都很知名,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都进行过详细的描绘。但是著名的白鹿原,在人们心中依然梦幻神秘。相传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就曾在白鹿原上修建灞城,作为都城咸阳的重要军事屏障。刘邦西入关中,“沛公军霸上”,迫使秦王子婴不战而降;还军灞上,奠定了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
  豪情万丈,悲歌千年,记忆不绝白鹿原,实在有太多的故事……
  宋代以后随着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白鹿原失去往日的荣光,慢慢衰落。浐灞两岸风光不再。
  生态浐灞绿两岸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长期无序发展和人为破坏,浐、灞河两岸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盲区,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沙坑遍地使浐灞成了城市发展的“生态短板”。
  西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为此,成立了西安浐灞生态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区,如果水域治理好了,生态环境自然就好了。
  浐灞生态区成立后,率先提出“河流治理推动区域发展,新区发展支撑生态建设”的开发建设思路,大力推进河流治理、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先后实施了桃花潭景观工程、雁鸣湖湿地工程、浐灞河碧水工程、广运潭生态工程、灞河入渭处国家级湿地公园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彻底改变了西部城市缺水的现状,成为西安乃至陕西一张重要的绿色名片。
  浐灞生态区成立以来,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放在首位。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建设浐灞生态区。把河道清淤辟出800多亩湖面,用经过环保处理的建筑垃圾堆出150多亩的湖心岛,再用清出的淤泥作覆土,在人工岛上遍植桃树,进行全面绿化,把一个8万平方米范围内堆积了200万平方米垃圾的垃圾倾倒场变成了桃花潭景区;将浐河上游田家湾和马腾空垃圾场的垃圾分类处理后,就地堆山挖湖,建成了5湖相连的人工湖泊湿地雁鸣湖,再通过雁鸣湖湿地的生物降解和自然沉淀,使浐河上游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在河道滩涂地重建植物群落,把一个垃圾如山、污水横流的区域变成了如今候鸟南北迁徙的中转站和栖息地;取缔非法采沙场,对滩涂地、废弃沙坑进行整形,取坑为湖,取陆作洲,引来灞河活水,形成湖中有岛、岛洲相连、洲内有潭、积潭成渊的生态景观,把一个被众多非法采沙场侵占的破败河床地带,变成了平均每天可吸收900吨二氧化碳、产生650吨氧气的都市氧吧广运潭。这里也成为了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好原生态湿地的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恢复、污水的生态处理、自然水面的恢复,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再现“灞柳风雪”、“芦荡惊鸿”等自然历史文化景观,在灞河入渭口建立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一个拥有48科180种植物、50科150种动物的湿地生态系统——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在西安东北部再造一个“人工肾”。
  十年来,浐灞生态区累计新增水域湿地面积955.9公顷,河流湿地覆盖率达13.3%;新增绿地面积534.86公顷,累计形成林地近1371.6公顷,林地覆盖率达15.4%,区域生态用地比率达到2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9平方米,是西安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的1.99倍。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区域污水日处理能力从零提高到48万吨,年中水回用量1100万吨,浐灞河水环境质量基本恢复到地表Ⅳ类水平。
  2013年3月,浐灞生态区正式启动浐河城市段综合整治提升项目,这是浐灞生态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重大生态工程,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坚持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八水润西安”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浐河作为西安重要的城市河流之一,贯穿西安城市东部,浐灞生态区将按照“生态浐河、美丽西安,让生态流入城市”的主题,以“一轴、一快一慢两条滨水交通景观带,沿河建设现代商务商业风貌区、文两岸、三区”为总体构思,即建设一条串珠式水系景观轴,布置一化创意产业与居住功能混合区和生态休闲郊野区,将浐河城市段建设成为古城西安重要的“生态带、景观带、休闲带、文化带、产业带”,重塑“穿越历史文化的生态浐河”。
  生态优先,基础先行
  在加强生态治理的同时,浐灞生态区坚持“生态优先、基础先行”的建设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骨架有效拉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浐灞生态区已累计投资近百亿元,建成道路120余公里、桥梁5座,灞河东路、东湖路、浐河西岸滨河路等主干道相继建成通车;先后打通了通往二环路、十里铺、灞桥镇、东三环、杏园、新筑等10个主出入口,实现了生态区与西安主城区的全面对接。此外,浐灞生态区同步完成了水、电、气、暖、绿化、公交等配套设施,建成雨水、污水、电力、电讯等管线400多公里,修建公交港湾和候车厅60余个、绿地广场7个、亲水码头18个,地铁三号线在浐灞生态区内设立广运潭、香湖湾等四个站点,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与此同时,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自建和开发商配建两个渠道为前提,浐灞相继建立了浐灞一中、绿地小学、华远小学、浐灞欧亚中学等一批新学校。2012年10月16日,西安市浐灞第一中学正式开学,这是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举办的第一所公办性质义务教育学校,属陕西省重点援藏项目,是一所富有藏汉融合特色的现代化中学。2014年9月9日,西安领事馆区首个配套项目西安汉诺威国际学校项目正式入驻浐灞生态区,同时,浐灞欧亚中学正式开学。   此外,浐灞生态区正在推进建设浐灞一小、浐灞二小、浐灞完全中学、浐灞丝路学校、世博园小学等一大批学校,并计划在区内各大楼盘配建幼儿园、小学等教育配套,让区内居民子女享受更优质、便捷的教育服务。
  2014年,浐灞生态区成功引进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大型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医疗配套服务全面升级,标志着浐灞生态区已经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向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配套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迈进。
  金色引擎助力产业腾飞
  在河流治理的基础上,浐灞生态区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符合区域实际的特色产业,与其它区域形成错位发展,并已初步构建以金融服务为核心,以旅游休闲、现代商贸、会议会展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为特色,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截止目前,已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3家和中国知名企业18家,引进陕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基地、华润西北总部基地、奥特莱斯等重点产业项目100多个,总投资超过千亿元,初步形成了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打造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这是浐灞生态区重点发展的核心产业,也是其未来的最大产业特色。2008年,陕西省、西安市确立了“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并于4月正式启动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建设。2010年1月,西安市政府审议通过了《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浐灞金融商务区正式命名为西安金融商务区。同年9月,西安金融商务区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
  目前,西安金融商务区各类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累计引入中国证监会陕西监管局、中国保监会陕西监管局、中国银行全球客服中心、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永安财险、西部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商务配套项目60余家。区内累计引进招商项目115家,总投资达到1800亿元,引进中国银行全球服务中心、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等金融、泛金融类项目60余家,金融商务区格局已基本形成;绿地、香江、振业等中国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在建重点产业项目50多个,欧亚经济园区、西安领事馆区等重大项目开始建设。浐灞生态区与西安市支柱产业之间的循环和连接不断强化,已形成错位发展、跨越发展的强进势头。
  2013年8月,西安领事馆区经外交部批准,落户浐灞生态区。将建设领事办公区、生活配套区、商务服务区和欧亚企业联络处等4大板块,为各国设立驻西安领事馆、办事机构创造条件。目前,正积极配合外事部门推进外国领事馆入驻事宜。同时,加快引进正在洽谈的上合组织大学中国校区,设立西安浐灞国际学校、欧亚国家教育培训基地、国际职业培训基地、国际社区服务中心,满足西安外籍子女各阶段教育需求。西安领事馆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西安的枢纽作用,搭建欧亚友好往来的桥梁。
  三大生态公园彰显生态品牌
  浐灞生态区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品牌落户浐灞。同时,浐灞生态区将生态成果转化为惠民工程,三大生态公园进一步彰显生态品牌。
  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落户浐灞。这一重要的国际性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欧洲国家友好交往,共同推进国家、地区之间经贸合作,促进亚欧大陆共同繁荣与复兴。2005年以来,欧亚经济论坛年会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极大地提升了浐灞生态区的声誉。围绕欧亚论坛永久会址,西安市将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设置在浐灞生态区,包括国际会展、国际文化交流、国际商务三大功能区,涉及商贸、会展、文化交流等8大领域,使其成为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高地、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基点、促进欧亚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平台,实现欧亚经济体互利共赢的新力量。
  2006年10月19日,西安市政府确定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并将会址选定在浐灞生态区广运潭。2007年9月4日,经过来自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西安在第59届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年会上正式获得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权。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浐灞生态区举行,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72万余人次,吸引109个国内外城市和机构参展,举办各类演艺活动8600余场,创历届世园会之最,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建国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国际性活动。
  2012年4月28日,在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基础上提升改造的“西安世博园”面向市民免费开园,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2013年“五一”期间,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顺利开园,浐灞湿地公园对恢复浐、灞水系及渭河水系湿地生物多样性,改善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进治污减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陕西省首批国家级湿地公园,并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2014年“五一”期间,桃花潭景区提升改造后新姿迎宾,该园区地处浐灞核心区,是西安金融商务区和领事馆区的重要生态配套,也成为西安市重点项目——浐河城市段综合治理的亮点工程。三大生态公园的陆续开园,形成浐灞生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接力”。
  西安世博园总面积418公顷(6270亩),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2820亩),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萌宠馆等标志性建筑,是陕西省内首个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截止2014年年底,西安世博园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分别达到639万次。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西安东北部灞河入渭口三角洲区域,总规划面积8715亩,是西安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3年“五一”期间正式开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内水域植被覆盖率94%,有植物48科、180种,湿地动物27目50科约15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015年1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截止2014年年底,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次。
  浐灞桃花潭公园
  浐灞桃花潭公园地处浐灞核心区,是西安金融商务区和领事馆区的重要生态配套,是西安市重点项目——浐河城市段综合治理的亮点工程。 2014年“五一”期间,西安浐灞桃花潭公园提升改造后新姿迎宾,公园以浐河河道为轴,形成“一轴两带”格局,通过建设景观人行桥及人行栈桥,形成连接东、西两岸景观交通体系,拥有燕子州、桃源湖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振兴”到“全面振兴”,时隔12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主要针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继《若干意见》审议通过后,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长春新区成立等一系列振兴东北配套举措正在陆续推出,成为打造东北振兴的新亮点和新引擎。随着我国经济转
【摘要】本文通过对平顶山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调查,分析了制约消费能量增长、影响城乡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趋势进行了分析,对金融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消费信贷 调查 思考    金融如何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消费健康增长,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对平顶山市居民消费
新动能动力不足,既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不再明显,注定2017年中国经济将在曲折中前进  新动能动力不足,既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不再明显,注定2017年中国经济将在曲折中前进。而通过改革财税政策,提高资本的利用率,通过完善资本、债券市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难题。激发企业的活力,从根本上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  2016年11月27日下午,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财政部、世界银
摘要:“沪港通”即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分为“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是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以沪港通交易范围内的567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分析沪港通对沪市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样本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沪港通利好全体样本公司,尤其是大市值、高账面市值比的公司;Fama-French三因素模
党中央、国务院对降低企业杠杆率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去杠杆”的重中之重。近期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要把国有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坚定不移通过综合措施手段推动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  完善政策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策部署后,各有关部门立即行动
在中国投资界,有—位非常耀眼的人物,无论长线还是短线,牛市或者熊市,都有很好的表现。作为中国从业时间最长的三位公墓基金经理人之一,被称为基金界的“常青树”。  他头顶上戴有最为耀眼的桂冠:  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  中国最牛基金经理。  一举将基金金牛奖、明星奖、最佳表现奖、最高回报奖、最受欢迎奖尽数收入囊中。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巴菲特”的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
周德文这个名字,无论在浙江还是全国,都是一个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人。倒不是他的官有多大,而是影响力大。尤其是对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的重大事件,都能见到周德文的身影。马年伊始,周德文又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了多重利好,再一次成为了新闻人物。  电信业垄断即将打破  2014年 1月13日下午,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毛伟明、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陈因、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软件服务司司
普惠金融的阳光如何能照耀到每一个有金融需求的人?近日,201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以“好金融与好社会”为主题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普惠金融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重要话题。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论坛上指出,如果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一旦获得了金融的支持,就拥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联席主席贝多广表示,普惠金融有利于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有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加上人口众多和各地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现行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与石油为主,因此,国务院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重大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从整体形势来看,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  为了让大众更多的了解节能减排,更好的从自身实践节能减排,本刊第6期刊发了“数字解读中国节能减排”一文,引起了很大反响。节能减排将是本刊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  2010年是完成节能减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随后在世界各国迅速崛起,当前已经成为了各国资本市场中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在提高资产流动性、盘活存量资金、丰富投资品种,引导资金投放到关系国计民生和重点扶持领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历了2005-2008年的试点阶段,停滞了3年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于2012年5月再度以500亿元额度重启,紧接着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