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梅毒供者肺移植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应用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感染者作为肺移植供者的临床实践,探索其固有的局限性,为扩大标准供者供肺移植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4月至2021年8月江苏省荣军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治疗,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肢体诱发电位,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睡眠质量评分、神经功能、步行功能分级及凝血功能指标水
目的:评价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肾脏低温机械灌注(HMP)与静态冷保存(CS)的医疗费用,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ENTRA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等所有肾脏HMP与CS的医疗费用对比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以确定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并分析文献中HMP和CS费用的数据,以描述性方式报告结果。结果:共纳入10篇报道HMP和CS费用的文献。结果显示,在扩大标准供肾组中,HMP相比CS首次住院费用更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通过多个数据库筛选出黄芪的活性成分以及与其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相关的靶点和通路.体外实验通过MTT法检测黄芪提取物和H2 O2对HUVECs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ROS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SOD活性,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mRNA和蛋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7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并进行随访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术后6个月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43例)和未复发组(335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而筛选影响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中体质量指数(BMI
目的 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使用缓冲生理盐水辅助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辅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与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术后4、6、48 h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Ra
从2003年起,洛杉矶Terasaki基金会实验室最早将纯化抗原法检测HLA抗体的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器官移植,并逐渐推广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血小板输注等临床应用领域n [n 1,n 2]n 。近20年来的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认了HLA抗体是引起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的主要病因之一n [n 3,n 4]n 。该类检测技术自2010年前后逐渐在我国推广应用,最近几年在我国大多数移植中心和血液中心得到了普及。
期刊
本文总结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20年4月收治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期因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行心脏移植的受者资料,通过该病例诊疗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本文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开展国内首例单肺移植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受者成功度过围手术期,术后6个月随访心肺功能稳定,移植肺与冠状动脉状况良好。
回顾性分析2例肝移植术后军团菌肺炎受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1例治愈出院,1例于术后60 d死亡。分析肝移植术后军团菌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诊疗能力。
目的:探索研究DNAJB6在部分肝移植肝再生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DA大鼠作为供体,Lewis大鼠作为受体,构建部分肝移植肝再生模型。按照部分肝移植不同时间点分为6组(每组6对),分别为灌注前、劈裂肝完成灌注后、门静脉开放后、关腹前、术后第3、7天组。采用C57小鼠构建部分肝切除残余肝再生模型,根据肝切除不同时间点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1 d、2 d、3 d、4 d和5 d组。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的肝再生数据分析和肝再生动物标本找到肝再生的关键基因。通过转染干扰RNA构建DNAJB6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