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板电脑的历史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与教育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国内外纷纷开展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的实践,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平板电脑的研发上市,给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的整合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本文以一节初中历史课为例,探讨基于平板电脑的历史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历史;翻转课堂;平板电脑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些年被引入到我国的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把“教”放在课外,采用微课视频等形式,学生在课外先学,以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对于知识的内化,则放到课内,利用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进行高质量问题的研讨。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要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历史课堂中使用平板电脑辅助教学,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课堂式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下面以一节历史课《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为例,进行说明。
  一、基于平板电脑的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的案例
  第一,课前准备。一是自主学习。教师事先录制了三段微课,分别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以及本课的脉络学习,将微课通过茂名云课堂平台发布给学生,同时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知识的网站链接资料等。学生在家通过平板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等其他学习资源。学生可根据个人能力决定自主学习的时间等,并完成教师在茂名云课堂平台上布置的预习习题,自我检测自主学习效果;二是主题讨论。教师在茂名云课堂上的“主题讨论”板块发起关于本课的讨论。每位学生用自己的账号登录云平台,提出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其他学生可以在此问题下发表见解或者帮忙解答,形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和探究。通过主题讨论这一方式,教师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参与到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并且,教师对讨论中的问题进行整理,可以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落实程度。从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重点突破这些问题,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整理出典型问题,再次通过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经过第一轮的自主学习和主题讨论后对问题的看法更加成熟,观点更加准确。
  第二,课堂教学。一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六组,教师将探究问题推送给小组讨论。每个探究主题下均提供视频、图片、参考网址等附件材料,供各组自主探究学习使用。组长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组员探讨并整理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以继续观看教师推送的视频、图片等资料,或者链接外网查阅资料。同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通过平板提交上来,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平台查看学生的意见答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查看发表在留言板上的意见,对有代表性的或回答出色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二是当堂测试,实时反馈。教师通过茂名云课堂“互动”中的抢答功能组织“知识抢答竞赛”,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落实知识点。此外,教师发布在线测试题,题形包括选择、材料分析题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并提交。平台自动统计学生答题数据,实时反馈学生答题情况,答题正确率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在教室前的电脑平台上。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答题进度、学生个人以及班级整体的正确率。由此依据科学的统计数据,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典型问题给予讲解。另外,学生也可以在平板上看到自己的答题结果,若错误,平板会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原因,达到强化学习的效果;三是系统整理,建构知识。教师向学生推送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学生自主完成平板上显示的任务:依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或者知识结构图,形成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身边观察指导学生的参与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脑平台查看学生设计的知识结构图及全班学生的完成情况。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挑选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与全班学生共享、交流。
  二、基于平板电脑的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
  根据以上的教学案例回顾、随堂观察以及观看课堂录像,发现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平板电脑辅助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优势。
  1.符合当前翻转课堂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通过茂名云课堂平台,发送微課、视频等形式,把“教”放在课外,让学生在课外先学,适应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反复观看学习视频等资料,提出自已的问题、想法,与教师或同伴交流,从而获得了学习上的主动权。在此基础上,再回到课堂中进行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在课堂的分析交流中,多是以平板电脑为载体的线上讨论与交流。由于学生喜欢参与到平板电脑的学习中,同时基于平板电脑的协作学习和研讨,保证了学生参与机会的平等性,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争取最佳表现,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平时不愿意主动分享自己观点的学生会更愿意积极发言,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另外,教师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份子,从主讲者变为协助者,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2.能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虽然也会采取分组合作教学的模式,但是小组成员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只是单纯凭借着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很少有额外的资料可以进行辅助。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有了平板这一工具,学生可以随时链接外网查阅讨论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寻找支撑他们观点的材料。并且小组内部可以多维度地安排任务,例如有人负责观看视频、有人负责登陆专门网站、有人负责查看知识结构图、有人负责记录编辑等。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学习。学生真正做到合作学习互解疑,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3.更好地落实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的形成性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平板提供的“及时评价”得知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掌握程度在同学之中所处的层次,从而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自我反思与提高,加强学习。另外,通过平板中提供的“表现”情况,得知自己在本节课中的答题次数、发表言论次数等,了解自身课堂活跃度、课堂表现力等,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教师来说平板教学能够更好地落实形成性评价。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真正做到全面科学地了解随堂检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多只能口头询问,了解大致的情况。而在平板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的统计功能,及时统计好全体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于该课学习的掌握程度,甚至可以了解到每位学生的答题质量、知识掌握度。这是传统教学难以迅速及时做到的。
  翻转课堂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实践验证阶段,教师可以尝试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借助电子技术如平板电脑等支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一间教室。基于平板电脑的历史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创设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战大伟.移动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7(23):24.
  [2]李玉顺.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6(6):80.
其他文献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1月28日8时26分,南极洲斯科舍海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南极地区图”,完成1~3 题。   1.震源地位于( )   A.南极点南侧 B. 60°S 50°W   C.南
【摘要】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关注每一个生命,让每个生命的潜质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教育应该是温馨的,可以沁人心脾、润物无声的。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动生命的“情弦”,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化,给自卑的学生以力量,给胆怯的学生以激励,给特殊的学生以智慧。  【关键词】小学;生命教育;学生个性;心灵  一、关注生命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几种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创新性地安排了古典名著的学习,聚焦语文要素的培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从“创设情境激兴趣”“指导方法助理解”“拓展阅读提素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学生“悦”读古典名著,细品百味人生。  【关键词】创设情境;指导方法;语文素养  悠悠中华,流传下来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能让人在阅读中感受知识的力量和语言的魅力。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摘要】结构游戏与深度学习,都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下、任务中展开思考操作、交流表达,对于幼儿认知的完善、经验的丰富、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发展等,有着非常深远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基于大班幼儿的个性特征,进行结构游戏的高效开展,从而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大班幼儿;结构游戏  在大班幼儿教学中,通过结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够促使幼儿深度学习,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摘要】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缺乏自信是学困生形成的主要诱因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围绕自信心的关键、缺乏自信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尝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自信心;归因  范德比尔特曾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一个自信的人,在他(她)接受任何任务以后,都会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读书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本文通过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书习惯;读书活动  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人格雏形的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培养阅读素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积淀文化提
【摘要】统编教科书将课外阅读纳入了教材中,教材又是实施分级阅读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利用学科教材内容进行渗透或落实分级阅读。本文是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实践和本人目前正在参与研究的《基于智慧型成长阅读的小学语文分级阅读实践研究》的广州市课题中的分级阅读方法指导理论内容,剖析低年级儿童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低年级儿童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非常广泛,老师们应适应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本文就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分析了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的优势,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有信息技术运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等,旨在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乐云;阅读教学;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摘要】课程建设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品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教育特色品牌营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龙江镇教育办公室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拟在小学至初中的四至八年级开设日语特色课程班,通过实施镇本日语课程实现特色贯通,让更多的学子有机会、多平台了解日本文化,进而培养学习的兴趣,开拓国际视野,为个性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储能。本文基于对2018学年以社团选修课进行教学实践的思考,尝试以镇本日语课程建设
【摘要】后进生在每个班集体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如果不重视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加强对后进生的正确引导,将会对其个人成长或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的不利。要想成功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关键在于用“心”:1.用爱心去温暖学生;2.用信心去宽容学生;3.用细心去洞察学生;4.用关心去呵护学生;5.用耐心去感化学生。  【关键词】班主任后进生教育转化  日常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班级中都或多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