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既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工程质量更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生命线。因此必须把好设计关,把好技術关、材料关、政策关、施工关。强化现场监管、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工夫,进一步理清方法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构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质量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障;措施
一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面广量大、任务重,涉及到全区的每村每户,既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工程质量更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生命线,如果工程质量不过关,将会影响整个污水处理工程并将造成严重后果,一是影响污水的收集能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就是收集农村各类生活污水,避免污染河道、水塘和地下水,应接尽接,集中收集并处理,在收集过程中不能有渗漏,也不能让雨水流入或渗入。二是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如果工程质量不高,相关技术参数没有达到到设计方案、污水处理工艺的要求,就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三是影响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使用寿命,无法确保地下管网使用寿命要求达到30年以上,终端设备使用寿命达到20年。因此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必须把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确保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发挥改善农村水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效果。
二
要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质量与落实,首先要根据农村区位条件、自然村点布局以及农民住宅分布的特点,严格把好六“关”,科学开展污水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一是把好设计关。为了保证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选择符合资质的设计院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乡镇领导和村两委实地调查,并对照地形图把原有的村庄的管道接入情况、污水管线分布情况在图纸上标注出来,供设计单位参考,为改造提升设计、施工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并邀请相关部门专家进行会审,重点把关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结合会审意见优化设计方案。
二是把好技术关。为切实做好施工工艺的选择,应该聘请有关专家为技术顾问,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前期审批、工程招标、施工技术、后续维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选择城镇纳管处理模式,对不具备纳管条件的,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处理达标、管护简便的原则,采用自建终端模式,选择资质可靠、经验丰富的公司实行专业化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三是把好材料关。狠抓质量,着力打造良心工程,由规划设计单位会同区技术顾问一起科学研究,确定村集中管网和接户管网的口径和管材,实行工程配套材料由区级统一招投标,确保质量和交货期。
四是把好政策关。把政策处理工作提前,对可能牵涉到土地征用问题,提前开展工作,并与农户做好签字确认工作,避免因政策处理难题阻碍项目施工。
五是把好施工关。项目由业主打包立项后进行招投标。选择经验丰富、建设施工技术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实施。为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监理单位由区级统一招投标,同时各项目村确定1名责任心强、熟悉相关业务的村民担任工程建设村级联络员,协调、监督施工建设。政府层面应出台农村生活污水专项督查方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跟踪督查,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六是严把管护关。委托专业公司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进行运行维护,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同时,明确街道(乡镇)相关职责,建立村级管理员制度,全面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物业化管理、制度化监管、绩效化考核工作机制,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
三
要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质量与落实,就要做到加强管理,注重规范,强化保障,健全机制,还要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
首先是落实三员到岗。三员是指施工员、监理员和村级质量安全监督员。一是要明确三员各自职责。施工员必须在施工现场,把握好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要求,做到按图施工;监理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监理,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得到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监理;村级质量安全监督员要积极配合监理员做好污水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二是实行签到制。施工日每天实行签到,确保人员到位在岗,并作为工程验收不可或缺的档案资料。三是设计变更要及时。当设计与实际不符合时,可考虑变更设计,但要设计变更后再行施工。没有进行设计变更就施工的将列入整改范围,并以已通过的设计方案为准。
其次是完善三个记录。三个记录是指施工记录,监理记录和质量安全监督记录。三员对每天的施工情况如实进行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施工日记必须记录每段地下管网开挖时间、深度,垫层材料、厚度,管顶复土厚度;每户的化粪池改造及三类水接入情况及施工时间等。监理日记要逐日记录,施工质量情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等。质量安全监督日记要详细记录施工进展情况,建设质量及问题整改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检查,记录是否完整、详细,发现记录不全,不细、不实将督促整改,并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验收后留作存档。
第三是程序规范严格细致到位。为保障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质量,所有工作必须严格程序,以利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
设计程序要求设计方案符合村情民意,科学合理,处理工艺成熟稳定,便于施工。设计方案充分听取乡镇、村两委和村民意见,进行反复认证和修改完善后提交区农办会审,按照有关专家等意见修改后,在村内进行公示,由乡镇审核通过。
施工程序要求按图施工,对施工有困难需变更设计应先变更后再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单位中标后,及时与甲方签订施工合同。设立项目部,各项制度上墙。对照施工图纸熟悉并勘察施工现场,在技术交底会上提出疑问和合理建议,做好进场施工准备。在施工过程中敷管、接户、终端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放样、沟槽开挖、垫层、放管、闭水试验、复土、检查井等按设计要求施工,按程序施工,未经监理签单不得进行入下一道程序施工。
监理程序要求做到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监理。变更联系单需要及时,不得先施工再出联系单,也不允许补签。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发整改通知,并监督及时整改到位,整改过程保存影像资料并存档。
验收程序要求资料完整,项目指标达标,程序到位。工程完工后,所有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资料完整无缺项。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本村污水工程施工质量决议并无异议方可验收。水务和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综合验收,提出验收意见。资料收集归档不达标、接户不达标、工程质量不达标、水质排放不达标验收不予通过。
运行维护程序要求确保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排放达标。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聘请第三方进行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明确运行维护的目标和要求。定时巡查,及时报告设施或设备损坏、破损情况,并提出修复方案。及时清理管网堵塞,定时清理维护终端设施和设备。终端进出水定时采样检测。建立设施和设备检查、水质检测结果报告制度。
作者简介:
冀丽静(1982—)女,河北邢台市人,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主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障;措施
一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面广量大、任务重,涉及到全区的每村每户,既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工程质量更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生命线,如果工程质量不过关,将会影响整个污水处理工程并将造成严重后果,一是影响污水的收集能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就是收集农村各类生活污水,避免污染河道、水塘和地下水,应接尽接,集中收集并处理,在收集过程中不能有渗漏,也不能让雨水流入或渗入。二是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如果工程质量不高,相关技术参数没有达到到设计方案、污水处理工艺的要求,就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三是影响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使用寿命,无法确保地下管网使用寿命要求达到30年以上,终端设备使用寿命达到20年。因此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必须把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确保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发挥改善农村水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效果。
二
要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质量与落实,首先要根据农村区位条件、自然村点布局以及农民住宅分布的特点,严格把好六“关”,科学开展污水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一是把好设计关。为了保证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选择符合资质的设计院对农村生活污水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乡镇领导和村两委实地调查,并对照地形图把原有的村庄的管道接入情况、污水管线分布情况在图纸上标注出来,供设计单位参考,为改造提升设计、施工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并邀请相关部门专家进行会审,重点把关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结合会审意见优化设计方案。
二是把好技术关。为切实做好施工工艺的选择,应该聘请有关专家为技术顾问,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前期审批、工程招标、施工技术、后续维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选择城镇纳管处理模式,对不具备纳管条件的,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处理达标、管护简便的原则,采用自建终端模式,选择资质可靠、经验丰富的公司实行专业化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三是把好材料关。狠抓质量,着力打造良心工程,由规划设计单位会同区技术顾问一起科学研究,确定村集中管网和接户管网的口径和管材,实行工程配套材料由区级统一招投标,确保质量和交货期。
四是把好政策关。把政策处理工作提前,对可能牵涉到土地征用问题,提前开展工作,并与农户做好签字确认工作,避免因政策处理难题阻碍项目施工。
五是把好施工关。项目由业主打包立项后进行招投标。选择经验丰富、建设施工技术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实施。为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监理单位由区级统一招投标,同时各项目村确定1名责任心强、熟悉相关业务的村民担任工程建设村级联络员,协调、监督施工建设。政府层面应出台农村生活污水专项督查方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跟踪督查,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六是严把管护关。委托专业公司对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进行运行维护,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同时,明确街道(乡镇)相关职责,建立村级管理员制度,全面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物业化管理、制度化监管、绩效化考核工作机制,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
三
要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质量与落实,就要做到加强管理,注重规范,强化保障,健全机制,还要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
首先是落实三员到岗。三员是指施工员、监理员和村级质量安全监督员。一是要明确三员各自职责。施工员必须在施工现场,把握好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要求,做到按图施工;监理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监理,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得到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监理;村级质量安全监督员要积极配合监理员做好污水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二是实行签到制。施工日每天实行签到,确保人员到位在岗,并作为工程验收不可或缺的档案资料。三是设计变更要及时。当设计与实际不符合时,可考虑变更设计,但要设计变更后再行施工。没有进行设计变更就施工的将列入整改范围,并以已通过的设计方案为准。
其次是完善三个记录。三个记录是指施工记录,监理记录和质量安全监督记录。三员对每天的施工情况如实进行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施工日记必须记录每段地下管网开挖时间、深度,垫层材料、厚度,管顶复土厚度;每户的化粪池改造及三类水接入情况及施工时间等。监理日记要逐日记录,施工质量情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等。质量安全监督日记要详细记录施工进展情况,建设质量及问题整改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检查,记录是否完整、详细,发现记录不全,不细、不实将督促整改,并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验收后留作存档。
第三是程序规范严格细致到位。为保障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质量,所有工作必须严格程序,以利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
设计程序要求设计方案符合村情民意,科学合理,处理工艺成熟稳定,便于施工。设计方案充分听取乡镇、村两委和村民意见,进行反复认证和修改完善后提交区农办会审,按照有关专家等意见修改后,在村内进行公示,由乡镇审核通过。
施工程序要求按图施工,对施工有困难需变更设计应先变更后再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设计图纸。施工单位中标后,及时与甲方签订施工合同。设立项目部,各项制度上墙。对照施工图纸熟悉并勘察施工现场,在技术交底会上提出疑问和合理建议,做好进场施工准备。在施工过程中敷管、接户、终端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放样、沟槽开挖、垫层、放管、闭水试验、复土、检查井等按设计要求施工,按程序施工,未经监理签单不得进行入下一道程序施工。
监理程序要求做到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监理。变更联系单需要及时,不得先施工再出联系单,也不允许补签。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发整改通知,并监督及时整改到位,整改过程保存影像资料并存档。
验收程序要求资料完整,项目指标达标,程序到位。工程完工后,所有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资料完整无缺项。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本村污水工程施工质量决议并无异议方可验收。水务和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综合验收,提出验收意见。资料收集归档不达标、接户不达标、工程质量不达标、水质排放不达标验收不予通过。
运行维护程序要求确保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排放达标。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聘请第三方进行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明确运行维护的目标和要求。定时巡查,及时报告设施或设备损坏、破损情况,并提出修复方案。及时清理管网堵塞,定时清理维护终端设施和设备。终端进出水定时采样检测。建立设施和设备检查、水质检测结果报告制度。
作者简介:
冀丽静(1982—)女,河北邢台市人,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