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质量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0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作文在英语考试卷中的分值占比较大,且是最容易得分或失分的地方。英语基础良好的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存在优势,他们可以利用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的素材;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英语作文缺乏语言逻辑而失掉较多的分数。本文通过阐述英语写作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分析了高中生在英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然后结合实际教学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写作;高中英语;写作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45-02
  引 言
  由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且英语语言结构与汉语不同,高中生虽然通过小学和初中的英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词汇、语法和阅读知识,但往往难以熟练运用英语语句,无法将英语如同汉语一样流畅地运用到写作中[1]。基于此,教师应合理设计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2]
  一、英语写作在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写作能使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
  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和语法后,如果不进行频繁的训练与复习,很快就会遗忘。而通过写作训练,学生能将学到的单词和语法运用到写作中,在语言组织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3]
  (二)良好的英语语感培养离不开写作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英语课程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词汇,进行英语阅读,还要求学生能听懂英语、会说英语。要想学好英语口语,熟练进行英语对话,学生就要形成英语语言逻辑体系和英语思维[4]。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学生只有积累大量的英语语句,建立英语语言信息库,才能在写作中文思泉涌、言之有物。而这些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的英语材料正是学生形成良好英语语感的基础。
  (三)写作能提升英语阅读效果
  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然而,受传统学习思想的影响,英语阅读的功能被单一化,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理解阅读材料是阅读的唯一目的,阅读材料时会忽略阅读材料的语言形式,难以通过英语阅读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而开展写作教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写作输出中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于是会在日常阅读过程中对英语表述更加敏感。这种敏感的观察能使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注意到阅读材料的含义,留意阅读材料的表述方式与语言形式,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学习质量[5]
  二、高中生在英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一)对英文写作存在畏惧心理
  英语是一个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因此,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便对其产生了恐惧心理,随着生词数量增加、语法变得复杂,他们会更加排斥英语学习。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较差,缺少词汇积累,加上未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认为提高写作能力非常困难。厌烦和畏惧等心理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写作的耐心和动力,写作能力自然无法提高[6]。这样持续的恶性循环严重打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师难以高效开展写作教学。
  (二)母语造成的负面影响
  高中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被中文语言组织形式和思维习惯束缚,导致语法错误、句子结构错误。有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先想好中文句子,然后按照中文句子的表述方式将其翻译为英文,这种写作方式极易出现与英语表述习惯不一致的情况。部分学生还会对预先想好的中文句子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导致“中式英语”现象在写作中频繁出现。母语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当前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7]
  (三)缺乏扎实的英语基础
  写作是对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考验。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没有养成良好的词汇积累习惯,也不具备将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单词来表达的意识,就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8]。如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学生在表达“好”的意思时只能想到“good”,难以根据实际语境灵活选择合适的词汇,使得英语作文表达单一、效果较差。
  三、如何提高高中英语作文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且非常重要的话题。学生是具有自主思维意识的独立个体,教师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将学习变成他们的兴趣,学生才会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良好互动,从而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9]
  英语是一门比较枯燥和困难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单一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10]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第一单元Friendship中,教师可以先播放美剧《老友记》的视频片段,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关于友谊的美好回忆,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案向学生展示几段有关友谊的英文视频,让学生阅读和朗诵其中的句子,感受其中的英语表达形式。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收集有关友谊的优美语句、短语及单词,并进行分享和交流。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有关友谊的作文题目。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把写作与日常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英语写作练习。   (二)在听、说、读、看、写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英语写作与其他英语学习环节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要在英语基础知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等综合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听自己感兴趣的英文歌曲、故事、演讲等,在英语语境中培养语感。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口语练习机会,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最重要的环节在于读和写,“读”,即大量阅读英语文章,将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内化到自己的英语体系中,并在读的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文章写作脉络,从而熟练掌握英语文章的写作顺序、写作方式等,同时掌握一些口语、俚语的表述方式,将自己的写作材料库扩充得更加丰富。在英语写作中,学生结合听和说的环节,调动存储在脑海中的英文语句,将文章流畅地写出来。这个写的过程不能只存在于卷面上,更要将它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在不同场景中反复进行练习。
  (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是一个有顺序、有逻辑的系统性过程。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写文章的整个流程,保证在学生拿到文章题目后能够清楚了解题目要求,如对信件类作文,要求学生明确写的是回信还是询问信,同时注重对整篇文章格式及字数要求等细节的把握。在审清题意后,学生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和体系,在稿纸上写出提纲,想清楚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要写哪些内容,脑海中积累的语句能放置在哪些地方为文章添彩,从而结合文章要求和自己掌握的素材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在写完文章后,学生要通读全文检查文章是否通顺、语法是否有错误之处、时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遗漏题目要求的写作内容。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写作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形成英語思维,提升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扩充学生的知识素材库;其次将英语学习从课本中跳脱出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英语文章,多与同学进行英语口语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将随时随地学英语变成一种习惯,从而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让英语写作不再是困扰学生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沈长春.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5):42-43.
  [2]钟紫云.浅谈阅读对写作的影响[J].速读(下旬),2018(12):121.
  [3]李雪松.如何让学生爱上英语写作[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11):95.
  [4]吴贝思.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J].中学生英语,2021(10):43.
  [5]李晓燕.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16):83-84.
  [6]张凯.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点[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1(04):38-39.
  [7]陈晓磊.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2):68-69.
  [8]林丽香.例谈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英语作文教学思路[J].校园英语,2021(03):153-154.
  [9]陈雁.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写作教学探究[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1(02):46-47.
  [10]尹一炜.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析[J].校园英语,2021(02):204-205.
  作者简介:王小晶(1989.7—),女,东乡族,甘肃康乐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为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想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注重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动力,在对知识的预习和复习中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摘 要: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性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不能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引领,以数学育人支点为切入点,真正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育人支点;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8-0073-02  引 言  数学作为一门基
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较之初中物理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总会出现“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这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建构更加高效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深度学习;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英语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是衡量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培养成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文章从大观念视角入手,通过单元整体设计、语篇结构解读、语言情境创设、趣味活动设计、深度学习、文化意识聚焦六大维度,切实探究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观念;小学英语;语言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形式。面对不同性格与年龄的学生,教师开展分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论述了分层教学的相关概念、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价值、小学高年级
摘 要:要想实现学科育人成就,教师需要找到教学的“支点”。有了支点,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自然、合理、有效地实现育人目标。文章着重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渗透育人支点的“系统性教学”的具体策略。教师应立足育人支点,在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设计中逐渐转变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培养学生的美好品格。  关键词:育人支点;单元教学;课时设计;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42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首次提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问学课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问学课堂基于学生的“问”,把问与学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问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由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教师应探索问的艺术,掌握导的关键,拥有学的品质,将课堂变学堂,实现师生共成长、教育远流长。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积极情感和良好品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挖掘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通过“智慧生物实验室”校本课程案例,分析了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生物技术课程。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普及,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整理英语错题。通过错题的积累和整理,学生能认识到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错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需求、英语学习内容等收集错题、积累错题、分析错题、解答错题,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错题整理的意义,培养学生
摘 要: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孤立、机械和被动的浅层学习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阶思维视角下的课堂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将知识联系起来,发散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应设计情境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应用性思维能力;设计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拓展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用问题激发问题,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