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著作常读、常思、常新——基于习近平引述毛泽东著作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来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可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毛泽东著作常读、常思、常新.习近平在讲话、著作中对毛泽东著作有很多引述,富有深意和方向性指引,值得不断领悟.基于尽量全面的文献梳理,习近平讲话、著作中对毛泽东著作的引述,有引述次数多、时间跨度长、内容涵盖广三个基本特点.这些内容主要围绕精神血脉、“活的灵魂”、“三大法宝”、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四个重要主题.从中可以得出三点启示:引述以新时代正确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为遵循;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出毛泽东话语对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深刻影响.
其他文献
根据唯物史观,我国要体现和保有制度优势,应当以促进社会发展双重评价尺度的统一为哲学理据,具体就是既要以历史的尺度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又要在顺应历史规律即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要发挥制度优势,就应当继续以促进社会发展双重评价尺度的统一为哲学理据.由此,既利用资本又限制资本、既发展科技又管控科技、既刺激消费又引导消费、既发扬民主又强调集中,是我们在实践中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时代主题,成为实现二者之间对话与交流的共通之处.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围绕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探索.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不同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抽象的话语体系,立足当今时代发展前沿,不断丰富深化对资本逻辑的时代批判;更不同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历史倒车”的理论策略,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性方案做出了新的时代判断.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新趋向的把握与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理论
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建构话语体系、树立话语权威、掌握话语主动权的过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创新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谱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对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展开研究,探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引领社会变革的主要历程和基本经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深刻认同,是社会大众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自觉使自身认识和行为趋近马克思主义要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经历了成功的构建过程,中国共产党以信仰为基础构建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同,以共同的民族心理为纽带构建起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以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塑造理论认同,并最终引领大众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现实行动.
毛泽东认为,确保生产力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关键在于改造社会关系.毛泽东关于改造社会关系的具体思考,可以归纳为三个核心问题:第一,资源之间如何协调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利完成所有制过渡,消除城乡、职业、分配等诸差异;第二,在建设进程中,如何保持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不褪色,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不动摇;第三,如何践行人民民主,将处于压迫结构中的人解放出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60年代前后开始的社会关系领域改革,紧紧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
认清革命的对象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不仅决定着革命斗争的任务,也决定着革命斗争的成效.建党初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对象的分析和判断与同时期其他中国共产党人相比,有着显著不同的认识理路:毛泽东以多国罪行的视角揭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原因,从社会根基的层面挖掘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依据,用阶级区分的方法阐明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理由.厘清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对象的认识理路,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更有助于全面把握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作为重要的宣传载体,文化作品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俗化、日常化、大众化的表达,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也能映射出时代的民族精神.通过优秀文化作品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文化作品创新创作要既有走进现实生活的“参照感”,又有超越现实的“崇高性”,不断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当下,需要充分发挥文化作品的正向功能,赋予文化作品传统和世界意义,不断通过文化作品的创新创作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统摄力、感召力、向心力.
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党史学习活动.这次党史学习活动顺应了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学习内容和材料十分丰富,呈现出逻辑清晰、要求明确、开展有序、特征鲜明的主要面貌.还原70年前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党史学习活动的主要面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天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历史参照.
一、腐败常态化必然导致历朝历代走向灭亡rn著名学者王亚南曾言:一部二十四史,实是一部贪污史.①中国传统社会王朝的兴亡,在本质上是“历史平行四边形”合力作用的产物,具体原因与表现各异,但有一个共性表现就是历朝历代在其最后年月中,出现了腐败常态化趋势,突出表现为腐败普遍化与“合法化”,政治生态恶化,民不聊生,而且使腐化世风常态化,最终损害了劳动人民的利益,继而劳动人民揭竿而起,国亡族灭、改朝换代.
期刊
从卢卡奇到当代左翼,西方学者试图在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现实的张力中找寻一条介入政治、趋向解放的现实道路,但激进的政治呼吁与诉诸伦理的社会运动之间的张力,使西方政治革命理论与实践的罅隙越发增大,西方政党日益深陷缺乏本体论基础的激进主义与缺乏实践维度的政治路线的经院主义空想.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理论基于对人类历史的本质性阐释,在现实具体的生产方式中建构了政党理论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超越资本现代性的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