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省级教改的办事机构,江苏省教育厅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教改办、教育部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协调各方,做好立法建议、规划设计、标准制定、争取投入、服务基层、督导检查和营造氛围。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水平工作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努力做好四个统筹
  
  我省在研究贯彻落实国家、省纲要,进行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时,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考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求,充分考虑江苏教育发展的特点,充分考虑社会普遍关心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把高等教育作为牵引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龙头,把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主要目标,把提高质量水平和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努力做好“四个统筹”。首先,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关系。发挥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有效衔接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级教育的改革发展。其次,统筹协调政府和社会各方,建立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定期会商机制,寻求各部门的政策支持。第三,统筹协调区域教育改革。将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置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局中进行考量,在省内积极推动大学联盟,省外积极倡导并推进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努力做到同类、同层次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资源共享。第四,统筹协调高教内部各项改革。我们设计了10个子项目作为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等主要方面同时推进改革。
  
  二、试点先行,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
  
  我省确立了建设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总体目标任务,印发试验区建设方案,召开全省教育改革工作会和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成立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遴选确定试点高校,参与试点的学校占全省高校的1/3。出台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与高教综合改革形成互动效应。分解了改革的重点任务,逐项落实责任部门与单位。
  目前江苏全面启动各项改革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按照国家、省纲要和教育部26号令规定,进一步推动独立学院规范办学,完善全省高等教育的布局。我省继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第一家规范改制为民办高校后,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等都分别从母体学校迁出到市、县独立规范办学,这一举措不仅符合国家有关要求,而且优化了江苏高等教育布局,吸引了市、县政府和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更好地贴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大力实施“五大工程”,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从2010年起连续六年,每年投入10亿元,集中打造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工程,第一批安排3 000万元的专项资金面向海内外选聘了20名特聘教授,第二批选聘人数将增至50人。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和研究生创新培养工程,每年投入3亿多元,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升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推进共建共享。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省高校近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近2 00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6项,占全省总量的一半以上。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1个。实施国际合作交流工程,借鉴世界先进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支持东南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在苏州合作举办国际研究院,支持昆山市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申办昆山杜克大学,促进西交利物浦大学启动研究生层次教育。2010年省政府设立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目前到江苏留学的外国学生规模以年均13%的速度递增。三是加强部省和省部(局)共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促进服务行业发展。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河海大学,与气象局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粮食局共建南京财经大学,与审计署、财政部、教育部共建南京审计学院,与中残联共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四是建立大学毕业生评价公报制度,指导高等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大学生招就服务中心联合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全省高校大学生毕业就业和用人单位评价汇编公报,为各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制订、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等提供指导。
  通过开展综合改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政府对教育更加重视,有关部门对教育更加支持,各高校以改革促进发展的积极性更加高涨。省财政厅主动提出要借鉴香港等地建设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加大教育投入,一方面着力提高生均公用经费,2011年将省属高校生均纯公用拨款经费从4 800元提高到了5 600元,2012年将提高到7 000元左右;另一方面,有重点安排重大专项。省人社厅、省编办、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主动提出放权给高校,并指导、服务一批高校进行试点。
  (责任编辑:肖方)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越发受到重视,于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走进了课堂。本文旨在探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问题导学”的一般流程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对话,并引导他们提出、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新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问题导
什么是教育?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时,出于思考的本能,我们会习惯性地给出教育的定义。然而,当我们仔细思索所给出的教育的定义时,会发现自己给出的定义并不能涵盖教育的全部。纵然我们能够给出关于教育的多种定义,但进一步追问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时,恐怕又没有多少人可以真正说清楚。“教育”一词虽然耳熟能详,几乎每天都被人们谈论,但人们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清楚。教育依旧是一个模糊性的存在。  一线的普通
传统语法课,往往是教师眉飞色舞地讲,学生无动于衷地听,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笔者就此问题通过自己不断的教学实践、反思和总结,探索了利用情境在初三年级教授定语从句的情境教学法,取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此设计一改原有的语法教学模式,摒弃了填鸭式的语法概念的讲解,通过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创设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语境中领悟定语从句的语法概念及用法。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师范大学的学科教育课该怎样开展?中美两国大学课堂提供了两种决然不同的理念和模式。在中国的师范大学课堂中,教育理论为授课的重点,教授们试图以各种教育理论教育学生,让学生牢记这些理论和观点,以期待这些未来的教师在中学课堂上予以实践和落实。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首先要掌握理论,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理论要重于实践。而在美国大学的学科教育课堂中,教授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来模拟课堂教学,以此训练
安军,北京市中学生物学科教学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海淀区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2011年获得北京市首界高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生物学科一等奖、海淀区优秀科技辅导教师。  《中国教师》:安老师,您好!2011年版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注重重要概念的教学,并在内容标准中具体描述了50个重要概念,引起广大生物学教师的极大关注。你们多年前就注重了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你们
为实现我校第一个五年(2007—2012)发展规划,我校从“校风”建设入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形成“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品质立校”的目标追求。在“校风”建设的过程中,大致有两方面感悟。  一、“校风”的意义  “校风”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有三方面意义:其一,“校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其二,“校风”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其三,“校风”既是学校的
吉林省通榆县实验高级中学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为顺应当前普通高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我校先行先试,以多元自主的课程建设、丰富高效的教学样式和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在艺术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打造出了优质的艺术教育品牌。学校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同时,也为艺术特长生的潜质挖掘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善的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显著,艺术教育办学模
教研组是教师学校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单位,它的性质是“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然而,近年来教研组的作用与功能正日益淡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教研组的主要任务为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精神,教研组“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尚未成为群众性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离新课改要求还有相当距离[1]。  一、传统学科教研组活动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  历史与社会(以下简称社会)学科被人们认为是一门副科,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的日益膨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伦理观念却在逐渐消退,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也在不断下降,自杀率上升,各种吸毒、伤人的事件不断出现。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在国民死亡原因中,自杀已经排在了第五位。[1]浙江健康教育所对浙江省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13.3%的学生曾认真考
前段时间,澳大利亚悉尼被这样的场景刷屏了:“快看,那是什么?”“是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我认识,那是汉服,中国的!”“哇,真好看!厉害啦!”  古典雅致的服饰,动感十足的音乐,一群帅哥美女穿着汉服,在老外的地盘上搞事情!这段视频在中外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起来,但大多数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并不知道这一幕背后藏着多少故事:有个傻傻的“90后”中国妹子,在离家8000公里外的地方,做着汉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