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35年生人,今年81岁。17岁那年,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有名的金城战役,荣立三等功两次。在战争中,我头上负过伤,腿上划过弹片,抓到过俘虏,也差一点光荣牺牲。每当回想起这段青春岁月,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1952年8月,我瞒着家人报名参加了志愿军,那时我还不满18岁。瞒着家人报名一是因为我有姊妹两个,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二是因为我参加的是志愿兵,不是义务兵,家里人肯定不会同意我去战场。临行前,我告诉母亲要去战场的事情,母亲赶忙到街上(集市)买了一块猪肉,遗憾的是我还没来得及等肉做好,就集合出发了。
当时潘新乡(现为潘新镇)参加抗美援朝的有五六十人,我记得有王声华、王声利、胡才高等,我们祁家村去的有李政大、潘万钱和我三个人。我们步行走到周党,在那里歇了一夜,然后走到罗山县,在县里换上军装,接着走到信阳,这中间走了上百里路。之后我们乘坐火车到达洛阳,在那里参加了一个月的集训,主要学习通信、体操、忆苦思甜、军队素质方面的知识。
之后,我从朝鲜回到祖国,幸运的是我们村去的三个人都活着回来了。后来,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炮六预校参加了两年的培训,编入一等军官预备役,我们的首长刘治安对我的评语是“战时可担任指挥军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九三部对我的评语是“思想稳定,工作一贯积极,对党忠实,生活作风朴素”。1957年,我转业回乡,教过书、种过田、学过医、当过赤脚医生,做过很多工作,平平淡淡地度过了大半生。这两枚军功章跟随我60多年了,每当回想起那段战斗岁月,我都由衷地感到自豪。
(编辑 王 雪)
(口述者是抗美援朝老兵;整理者是本刊编辑)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1952年8月,我瞒着家人报名参加了志愿军,那时我还不满18岁。瞒着家人报名一是因为我有姊妹两个,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二是因为我参加的是志愿兵,不是义务兵,家里人肯定不会同意我去战场。临行前,我告诉母亲要去战场的事情,母亲赶忙到街上(集市)买了一块猪肉,遗憾的是我还没来得及等肉做好,就集合出发了。
当时潘新乡(现为潘新镇)参加抗美援朝的有五六十人,我记得有王声华、王声利、胡才高等,我们祁家村去的有李政大、潘万钱和我三个人。我们步行走到周党,在那里歇了一夜,然后走到罗山县,在县里换上军装,接着走到信阳,这中间走了上百里路。之后我们乘坐火车到达洛阳,在那里参加了一个月的集训,主要学习通信、体操、忆苦思甜、军队素质方面的知识。

之后,我从朝鲜回到祖国,幸运的是我们村去的三个人都活着回来了。后来,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炮六预校参加了两年的培训,编入一等军官预备役,我们的首长刘治安对我的评语是“战时可担任指挥军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三九三部对我的评语是“思想稳定,工作一贯积极,对党忠实,生活作风朴素”。1957年,我转业回乡,教过书、种过田、学过医、当过赤脚医生,做过很多工作,平平淡淡地度过了大半生。这两枚军功章跟随我60多年了,每当回想起那段战斗岁月,我都由衷地感到自豪。
(编辑 王 雪)
(口述者是抗美援朝老兵;整理者是本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