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鸿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近结束的云南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有一位代表格外引人注目,他并非少数民族,也不是政府干部,他就是去年香港理工大学“紫荆花杯”10大杰出企业家奖获得者,云南鸿翔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
  民营企业家戴上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大红花,这在过去并不多见。出生在红河州弥勒县的阮鸿献,从小就与药材打交道。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他,过去经常会看到村民因为没有钱买药而被夺去生命的事例,所以他深知医药对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多年来,立志改变少数民族群众缺医少药状况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片医药天地。现在,阮鸿献已成为云南知名的优秀企业家,拥有鸿翔药业有限公司和多家医药公司。旗下的一心堂连锁药店在云南可谓是家喻户晓,其350多个经营点分布在云南的所有州市,在一些边远的民族地区也能见到一心堂的招牌。现在,一心堂的销售收入已达到10亿元。在公司的3000多名员工中,少数民族也占绝大多数,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
  多年来,阮鸿献以优质的服务、实惠的药价享誉云南医药界。在做好城市市场的同时,阮鸿献始终不忘各地贫困山区。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我省人口最多的贫困县——镇雄,一些药品价格高得惊人,老百姓看病抓药非常艰难。一心堂进入该县之后,物美价廉的药品马上吸引了大批群众争相购买,一些老百姓在光顾了一心堂之后居然留下了眼泪,甚至“责怪”阮鸿献,说为什么一心堂不早点来。阮鸿献告诉记者,把最好、最便宜的药品送到民族贫困山区是他最大的心愿。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网络优势的一心堂已加快了到民族地区开设药堂的步伐,下一步还将积极搭建具有鸿翔特色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特别是他在民族地区开展的“健康万里行”活动,以健康知识讲座、看病送药、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群众带去健康,带去关怀,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目前该活动已经行程3万多公里,耗资百万。
  谈到此次荣获云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阮鸿献说:“这是政府认可和重视民营企业地位的结果,云南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族兄弟的帮助,将来公司还要加入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中来,让鸿翔药业有限公司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先进企业。”
其他文献
两缺、三低、四难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盟佤族自治县与缅甸联邦山水相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353.57平方公里,100%为山地,国境线长达89.33公里.
澜沧江啤酒集团楚雄有限责任公司啤酒生产线新产品开发项目竣工投产,太阳药业、吕合煤业有限公司、滇能(集团)控股公司水电开发以及玉飞达钛业有限公司改扩建等项目的建设进展顺利,德胜集团楚雄煤化工有限公司坑口火力发电、德钢新建高速线材生产线、牟定渝滇化工公司红矾钠生产线技改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这是楚雄彝族自治州近几年来实施的“工业强州”、“引资兴州”的一曲交响乐章。    把握关键:迈开发
总结了亚麻的栽培技术,包括择优布局、合理规划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选用良种、适时适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田间管理等几方面。
湖北省利川市龙桥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恩施州内重点水电工程.根据龙桥水利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水土流失监测内容,并对"监测"的项目设计,具体的监测方法和监测
企业是由各种不同群体组成的,而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从众行为,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深刻的认识到社会从众行为的特征、影响因素;社会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从而有效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生命线,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与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提出培育创新文化是增强核心技术
空心板结构有着施工方便、吊运安全、自重较轻及稳定性好等突出优点,因此中小桥梁工程都大量采用空心板结构。本文对空心板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
1986年9月,学校安排我担任职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全班46个学生,有汉、傣、景颇、德昂等6种民族,全校95%的学生食宿在校,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才三周就有两位德昂族同学想退学回家,说是住不惯学校,受同学欺负,学他们讲汉话的腔调,给他们起难听的绰号,并且连老师都不尊重他们,很令他们失望。我听到班委的反映后赶忙将两个德昂族同学找来跟他们谈话,了解情况,他们的话让我非常羞愧,他们说,“国家已接受同
期刊
在拉萨、在甘孜、在藏区,人们都知道他们现在使用的铜器来自云南的鹤庆,来自那里的能工巧匠;在鹤庆,秀邑的铜器加工和新华的银器雕刻一样家喻户晓。  美丽的秀邑,清泉长流,绿树掩映。数百年来,这里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秀邑是个白族村落。走进村子,“丁丁当当”,清脆的敲打声就传入人们的耳中,这是勤劳的白族群众在打制铜器发出的声响。踏进农户家,一个个各式各样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的铜盆、铜桶堆积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