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西安市女性健身俱乐部市场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 女性健身者比例的增加是市场潜在的动力。2) 女性健身者的锻炼动机是市场运行的杠杆。3) 健身俱乐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市场运行的手段。4) 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多样、设施档次各异,是价值规律的体现。5) 健身俱乐的环境和健身指导员的素质是女性健身者动荡的因素。因此以文化的内涵为出发点,探索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模式,充实管理内容,完善训练实践体系,丰富健身锻炼手段,增加训练形式,展示女性内在魅力。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西安市;女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G8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45-02
女性是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她们的参与,在竞技场也体现了女性的辉煌,支持和鼓励女性参与健身活动,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人际关系的调节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在西安市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女性健身者的锻炼动机,解析西安市女性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体系,探讨健身锻炼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探索其发展模式,为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西安市(碑林区、雁塔区、未阳区、灞桥区、新城区、莲湖区)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锻炼的女性(管理者、教师、公司职员、工人、医务人员等)。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设计原则,对设计的问题通过特尔斐法进行了筛选。于2005年12月10日至2006年9月11日,随机对285名进行健身锻炼的女性人群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85份,回收256份,回收率85.8%,利用问卷对女性健身者进行调查,了解她们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内容。
1.2.2专家访问法对健身、健美方面的专家进行采访、走访,更深入进行论证。
1.2.3数理统计法采用计算机数据库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2.4逻辑分析法有机结合以上方法,对各项论据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类比推理,提出相应的观点。
2结果与分析
2.1女性健身俱乐部运行机制及现状分析
2.1.1女性健身者比例增加是市场潜在的动力通过对西安市健身俱乐部的调查,参加健身锻炼的女性从2003年的21.8%,2004年的27.4%,2005年的30.8%,到2006年的58.2%。
这表明近几年来女性对健身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参加的人数逐年上升,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女性健身市场的潜力得到了有效的挖掘,她们推动了西安市健身俱乐部的健康发展。体育健身不是阶段性的,而是持续性的,健身锻炼不是暂时性的,是长久性的,一旦形成就是庞大而稳定的市场,其发展前景无疑是巨大的。
2.1.2女性健身者的锻炼动机是市场运行的杠杆从表1可见,健身者把“健身健体健心”放在了首要位置,这是对健康的强烈追求,为迎合市场的需要和需求,健身俱乐部应搞好多种服务,提供先进的器械,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合理的饮食菜单和运动后的恢复处方。除此以外,健身俱乐部应适合健身者的多元生活方式,营造轻松、愉快、便于情感交流的良好环境,并注意拉开健身的档次,针对“娱乐”占比例小的弱势,寻求解决之道,使不同的成员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推动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积极寻求更为稳定、广泛的女性健身群体,拉动整个健身市场经济的发展。

2.1.3健身俱乐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市场运行的手段从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企业有国有、集体、私营、联营、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性质,在西安市,私人经营健身俱乐部已成为健身市场的主体。其中国有性质和集体性质几乎占整个健身市场的一半,但集体性质名为集体实为私经营,大多采用合伙入股的方式,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样的局面带动了西安市健身事业健康、蓬勃的发展。
2.1.4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多样,设施档次各异是价值规律的体现调查发现,现有体育健身场所的经营项目涉及台球、网球、保龄球、乒乓球、器械健美、体操舞蹈、健美操等众多项目。按健身俱乐部的效益和健身者的喜欢程度,依次是器械健身、健美操、台球、网球、保龄球、乒乓球、体育舞蹈。可以看出,从事单一项目的经营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定要结合女性健身者的特点集健身、娱乐、消遗、交流为一体(表2)。

根据其要求,在设施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的设备和健身器械大都为国外进口,投资量大,装饰豪华舒适,是综合性场所,具有贵族性;中档的设备比较齐全,环境优雅;服务项目多种,费用便宜、实惠,活动地点就近方便,受到一般消费者的欢迎。在最近几年体育健身市场正在由贵族向平民转变,经营项目多样化,给西安市健身市场带来了生机。
2.1.5健身俱乐部的环境和健身指导员的素质是女性健身者动荡的重要因素人能改变环境,环境能影响人。健身俱乐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健身者的身体健康和心情舒畅,在选择俱乐部之前,健身者或许实地调查过多个俱乐部,包括环境怎样、指导员的水平如何等是决定健身者运动的主要原因,如果在环境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女性健身者要考虑教练的水平。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健身俱乐部的效益,聘请知名度高的教练,才是俱乐部生存的法宝,也是吸引健身者锻炼的动力。
2.2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模式及前景展望
2.2.1健身俱乐部要具有社会理性化人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会出现许多矛盾,造成一些不平衡,产生不满情绪。这些不满情绪需要有发泄的场所,如不然,就容易引发社会问题。而健身运动情绪移入和精神的投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媒介,使人们压抑的情感得到充实和安全而自然地披露出来,使人倦健身场所相互沟通、理解和交流。从而促进团体和个人的相互“联网”,如此情形将汇成一股巨大的时代精神的潜流给社会稳定、进步增添活力。
2.2.2健身俱乐部的定位、经营渠道的拓宽要具有合理化目前西安市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相对集中,布局尚需调整,从锻炼的项目人员的年龄段和价格档次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营销渠道单一,服务经营与健身次数的价格定位中,呈现出离散过大,落差显著的特征。这一切都给我们以必须调整市场定位,拓宽经营渠道的启示。因此,经营者在立项、定位及确立经营策略时必须考虑这一现实情况,避免定位错误及盲目拓宽渠道带来的经营风险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2.2.3健身俱乐部的设施建设及政策法规的理论研究要具有合法信息化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在布局结构上,结合居住小区的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在交通方面,要密切协调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对于人流集散量较大的健身场所,沿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疏散、活动场所这样更有利于健身设施功能的发挥和经营管理活动呈良性循环展开,能够使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的结合更趋完善、完美。
2.2.4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培育和管理要具有规范化西安是西北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地理景地,众多的大专院校蕴藏着巨大的健身消费潜力,是开发健身市场理想实验基地,应积极推动健身市场中的合法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结构调整,宏观调控。
2.2.5健身俱乐部内部管理、服务质量要具有科学化健身俱乐部内部管理水平和服务的高低,是事关经营实效最重要的基础。当前尤应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或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水平;注重目标管理,形成服务特色和实行配套经营,满足不同层次健身者的多种需求以便适应时代发展,发挥健身俱乐部特殊的社会效能, 以人为本,人性管理、人心共振、人文和谐。
3结论
1) 不同职业女性健身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健康的认识逐步提高,并能够适合社会的发展。
2) 女性在健身器械的选择上是多样的,锻炼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的,能够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器械和形式,达到合理训练、科学训练 、节约训练的目的。
3) 女性参加健身锻炼没有依赖性,大多数是主动自愿的,除此以外,工作忙、家务多、时间少是影响女性健身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龙斌.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四步曲”—社会化、实体化、市场化与产业化的思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3(2):1-18.
[2] 杨斌,唐吉平.湖南省大众体育消费与全民健身对策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2):21-22.
[3] 张岩,柳伯力.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1):14-17.
[4] 王景亮.西安市不同职业妇女体育健身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30(5):36-39.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西安市;女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G8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45-02
女性是体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她们的参与,在竞技场也体现了女性的辉煌,支持和鼓励女性参与健身活动,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人际关系的调节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在西安市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女性健身者的锻炼动机,解析西安市女性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体系,探讨健身锻炼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探索其发展模式,为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西安市(碑林区、雁塔区、未阳区、灞桥区、新城区、莲湖区)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锻炼的女性(管理者、教师、公司职员、工人、医务人员等)。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设计原则,对设计的问题通过特尔斐法进行了筛选。于2005年12月10日至2006年9月11日,随机对285名进行健身锻炼的女性人群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85份,回收256份,回收率85.8%,利用问卷对女性健身者进行调查,了解她们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内容。
1.2.2专家访问法对健身、健美方面的专家进行采访、走访,更深入进行论证。
1.2.3数理统计法采用计算机数据库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1.2.4逻辑分析法有机结合以上方法,对各项论据进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类比推理,提出相应的观点。
2结果与分析
2.1女性健身俱乐部运行机制及现状分析
2.1.1女性健身者比例增加是市场潜在的动力通过对西安市健身俱乐部的调查,参加健身锻炼的女性从2003年的21.8%,2004年的27.4%,2005年的30.8%,到2006年的58.2%。
这表明近几年来女性对健身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参加的人数逐年上升,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女性健身市场的潜力得到了有效的挖掘,她们推动了西安市健身俱乐部的健康发展。体育健身不是阶段性的,而是持续性的,健身锻炼不是暂时性的,是长久性的,一旦形成就是庞大而稳定的市场,其发展前景无疑是巨大的。
2.1.2女性健身者的锻炼动机是市场运行的杠杆从表1可见,健身者把“健身健体健心”放在了首要位置,这是对健康的强烈追求,为迎合市场的需要和需求,健身俱乐部应搞好多种服务,提供先进的器械,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合理的饮食菜单和运动后的恢复处方。除此以外,健身俱乐部应适合健身者的多元生活方式,营造轻松、愉快、便于情感交流的良好环境,并注意拉开健身的档次,针对“娱乐”占比例小的弱势,寻求解决之道,使不同的成员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推动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积极寻求更为稳定、广泛的女性健身群体,拉动整个健身市场经济的发展。

2.1.3健身俱乐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市场运行的手段从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企业有国有、集体、私营、联营、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性质,在西安市,私人经营健身俱乐部已成为健身市场的主体。其中国有性质和集体性质几乎占整个健身市场的一半,但集体性质名为集体实为私经营,大多采用合伙入股的方式,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样的局面带动了西安市健身事业健康、蓬勃的发展。
2.1.4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多样,设施档次各异是价值规律的体现调查发现,现有体育健身场所的经营项目涉及台球、网球、保龄球、乒乓球、器械健美、体操舞蹈、健美操等众多项目。按健身俱乐部的效益和健身者的喜欢程度,依次是器械健身、健美操、台球、网球、保龄球、乒乓球、体育舞蹈。可以看出,从事单一项目的经营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定要结合女性健身者的特点集健身、娱乐、消遗、交流为一体(表2)。

根据其要求,在设施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的设备和健身器械大都为国外进口,投资量大,装饰豪华舒适,是综合性场所,具有贵族性;中档的设备比较齐全,环境优雅;服务项目多种,费用便宜、实惠,活动地点就近方便,受到一般消费者的欢迎。在最近几年体育健身市场正在由贵族向平民转变,经营项目多样化,给西安市健身市场带来了生机。
2.1.5健身俱乐部的环境和健身指导员的素质是女性健身者动荡的重要因素人能改变环境,环境能影响人。健身俱乐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健身者的身体健康和心情舒畅,在选择俱乐部之前,健身者或许实地调查过多个俱乐部,包括环境怎样、指导员的水平如何等是决定健身者运动的主要原因,如果在环境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女性健身者要考虑教练的水平。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健身俱乐部的效益,聘请知名度高的教练,才是俱乐部生存的法宝,也是吸引健身者锻炼的动力。
2.2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模式及前景展望
2.2.1健身俱乐部要具有社会理性化人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会出现许多矛盾,造成一些不平衡,产生不满情绪。这些不满情绪需要有发泄的场所,如不然,就容易引发社会问题。而健身运动情绪移入和精神的投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媒介,使人们压抑的情感得到充实和安全而自然地披露出来,使人倦健身场所相互沟通、理解和交流。从而促进团体和个人的相互“联网”,如此情形将汇成一股巨大的时代精神的潜流给社会稳定、进步增添活力。
2.2.2健身俱乐部的定位、经营渠道的拓宽要具有合理化目前西安市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相对集中,布局尚需调整,从锻炼的项目人员的年龄段和价格档次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衡,营销渠道单一,服务经营与健身次数的价格定位中,呈现出离散过大,落差显著的特征。这一切都给我们以必须调整市场定位,拓宽经营渠道的启示。因此,经营者在立项、定位及确立经营策略时必须考虑这一现实情况,避免定位错误及盲目拓宽渠道带来的经营风险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2.2.3健身俱乐部的设施建设及政策法规的理论研究要具有合法信息化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在布局结构上,结合居住小区的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在交通方面,要密切协调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对于人流集散量较大的健身场所,沿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疏散、活动场所这样更有利于健身设施功能的发挥和经营管理活动呈良性循环展开,能够使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的结合更趋完善、完美。
2.2.4女性健身俱乐部的培育和管理要具有规范化西安是西北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地理景地,众多的大专院校蕴藏着巨大的健身消费潜力,是开发健身市场理想实验基地,应积极推动健身市场中的合法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结构调整,宏观调控。
2.2.5健身俱乐部内部管理、服务质量要具有科学化健身俱乐部内部管理水平和服务的高低,是事关经营实效最重要的基础。当前尤应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或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水平;注重目标管理,形成服务特色和实行配套经营,满足不同层次健身者的多种需求以便适应时代发展,发挥健身俱乐部特殊的社会效能, 以人为本,人性管理、人心共振、人文和谐。
3结论
1) 不同职业女性健身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健康的认识逐步提高,并能够适合社会的发展。
2) 女性在健身器械的选择上是多样的,锻炼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的,能够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器械和形式,达到合理训练、科学训练 、节约训练的目的。
3) 女性参加健身锻炼没有依赖性,大多数是主动自愿的,除此以外,工作忙、家务多、时间少是影响女性健身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龙斌.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四步曲”—社会化、实体化、市场化与产业化的思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3(2):1-18.
[2] 杨斌,唐吉平.湖南省大众体育消费与全民健身对策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2):21-22.
[3] 张岩,柳伯力.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1):14-17.
[4] 王景亮.西安市不同职业妇女体育健身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30(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