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爱是教师对教育的诠释,教育离不开爱,校园离不开爱,学生离不开爱。师爱是老师本质特征,师爱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师爱如山”啊!从当上老师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有了这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师爱,不同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其间有着父母般的天性,有着专业(职业)的修养,有着我们对人性至爱的理解与追求。十多年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一、教育工作是一个奉献与付出的岗位,教师要有一颗奉献与无私的爱心。从这点来看对学生的爱就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意味着付出、奉献。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没有爱,就没有了一切。人们希望爱和被爱,人们期盼爱满天下。作为学生特别是幼儿园小学的学生更希望得到爱,因为他们初涉人世,生命和意志显得很单薄,需要得到老师爱和精心的呵护。
我们许多的教师,怀着爱学生的强烈情感,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切只为学生。
“爱是奉献”,正因为如此,教师成了粉笔,成了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甚至是燃尽了自己。更甚者,不只是自己,还包括自己的孩子和亲人。听过这样的典范事例,“一位教师为了学生的考前复习,无暇去医院照看病中的母亲,直至母亲临终都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还有一位教师,“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常年带病坚持工作,结果小病拖成了大病。”等等。这种以亲人离去的惨痛和个人悲壮的生活来成就学生或成就“师爱的奉献”这种“大爱”深沉凝重,也恰恰扭曲了师爱的内涵。“爱生如己”,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爱,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护的人,如何爱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态,才能有力量支撑爱的传递。
是的,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不是你奉献了一切,就会有一切的回报。爱是手段,爱需要智慧,需要技巧,需要适度。
二、师爱理应像和风细雨薄雾,轻轻的柔柔的淡淡的,师爱犹如阳光雨露普照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师爱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师爱应该表现于教师的一投足一举手一言一行之中,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爱总是那么贴切那么顺理成章,而绝不是牵强附会的。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那么生硬,不是那么做作,是自然的真情流露,优秀教师的爱爱得深沉,爱得无微不至的,爱得恰到好处。即使是恨即使是惩戒也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优秀教师心胸十分宽广,极富包容心,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也没有舍弃爱,总是那么循循善诱,耐心教育。
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去年接手的班里有个叫志远的学生,父母离婚,母亲改嫁他人,把他留给了父亲,父亲又组建了新家庭还生了个妹妹,他便跟60多岁的奶奶生活。家中很是清苦,这些情况,都是在与学生聊天或是与别的家长接触中了解到的。志远在班上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每每看到别的学生穿着整洁、漂亮的衣服,拿出新的文具,而他穿的脏兮兮的衣服,抠索着用了好久的文具,我的内心酸酸的。母爱的泛滥,使我萌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帮帮他,买些衣物,平日里给他准备些学习用品,课间与他聊天,给他创设温暖、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他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小毛病,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可是就这样,他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还交一些坏朋友,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突然意识到:是不是我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毕竟“师爱“不等于母爱。事实的确如此,我的过度的师爱,让他感觉自己是被同情,被可怜的对象,内心的自卑感更甚,总怕别人看不起他,因此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了解这之后,我几次找他谈话,并改变关注策略,之后不久志远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经过这件事后,我几经反思,师爱的表达需要角度,需要策略,学生犯了错,适当的惩罚不是伤害,而是爱。爱需要给予警示,惩戒,让其在挫折中体会成功;爱同时需要给予自信,鼓励。
三、师爱是一种责任与期望,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孩子,理解却不纵容,永远给他们机会。教师要善于创设是一种爱的氛围,感染自己的同时,也感染着孩子们,于无声处滋润他们的心田。我们要以爱为匙,可以开孩子们一片纯净如天空的心之门。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记得这样一件事。那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女生哭着走了进来,吓了我一跳,忙问是怎么回事?她哽咽着:“老师……”。看到眼睛又红又肿,胸前的衣服都被泪水打湿的她,我真的很心疼。忙拿出纸巾递到她手中,扶着她的肩膀说:“怎么了?快坐下,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名性格活泼,开朗的女生,当然,学习成绩也不错,挺讨人喜欢的。在第一月考时排名第八,第二次则排到十几名。这次她伤心之处就在于“我好好学了,用功了,努力了,为啥成绩还有下降了呢?还有就是要期中考了,我怎么办啊?”
等她哭完,说完,我首先表示“知道自己有差距是好现象”。然后给她分析关于名次问题,应该辩证地看:一是班级同学较多,竞争较激烈,你的名次下降,从某种角度说,意味着有些同学进步更快。二要保持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仅靠用功显然是不够的,要看老师讲的问题是否真正理解,学习方法是否掌握。之所以要期中考,就是为了发现问题,以便及早解决。如果这些问题克服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就这样,我俩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她破涕为笑说:“谢谢你,老师。耽误你吃午饭了,我走了。”我一看表,可不是,早过了吃午饭点儿了。我说:“没事,只要对你有帮助,就是这顿饭不吃也没关系……”
总之,师爱不是一种恩赐,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唤醒。缺乏激励的师爱,同样缺乏智慧。激励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的动力源泉之所在,更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当我们能真正地做到爱生如己,爱生如友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所以,爱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品德,让智慧成为核心,用学生需要的方式去爱,让爱自然,恰到好处,让师爱的正能量,传递!
一、教育工作是一个奉献与付出的岗位,教师要有一颗奉献与无私的爱心。从这点来看对学生的爱就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意味着付出、奉献。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没有爱,就没有了一切。人们希望爱和被爱,人们期盼爱满天下。作为学生特别是幼儿园小学的学生更希望得到爱,因为他们初涉人世,生命和意志显得很单薄,需要得到老师爱和精心的呵护。
我们许多的教师,怀着爱学生的强烈情感,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切只为学生。
“爱是奉献”,正因为如此,教师成了粉笔,成了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甚至是燃尽了自己。更甚者,不只是自己,还包括自己的孩子和亲人。听过这样的典范事例,“一位教师为了学生的考前复习,无暇去医院照看病中的母亲,直至母亲临终都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还有一位教师,“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常年带病坚持工作,结果小病拖成了大病。”等等。这种以亲人离去的惨痛和个人悲壮的生活来成就学生或成就“师爱的奉献”这种“大爱”深沉凝重,也恰恰扭曲了师爱的内涵。“爱生如己”,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爱,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护的人,如何爱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态,才能有力量支撑爱的传递。
是的,教育中没有爱是不行的,但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不是你奉献了一切,就会有一切的回报。爱是手段,爱需要智慧,需要技巧,需要适度。
二、师爱理应像和风细雨薄雾,轻轻的柔柔的淡淡的,师爱犹如阳光雨露普照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师爱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师爱应该表现于教师的一投足一举手一言一行之中,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爱总是那么贴切那么顺理成章,而绝不是牵强附会的。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那么生硬,不是那么做作,是自然的真情流露,优秀教师的爱爱得深沉,爱得无微不至的,爱得恰到好处。即使是恨即使是惩戒也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优秀教师心胸十分宽广,极富包容心,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也没有舍弃爱,总是那么循循善诱,耐心教育。
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去年接手的班里有个叫志远的学生,父母离婚,母亲改嫁他人,把他留给了父亲,父亲又组建了新家庭还生了个妹妹,他便跟60多岁的奶奶生活。家中很是清苦,这些情况,都是在与学生聊天或是与别的家长接触中了解到的。志远在班上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每每看到别的学生穿着整洁、漂亮的衣服,拿出新的文具,而他穿的脏兮兮的衣服,抠索着用了好久的文具,我的内心酸酸的。母爱的泛滥,使我萌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帮帮他,买些衣物,平日里给他准备些学习用品,课间与他聊天,给他创设温暖、宽松的环境,并经常鼓励他。我十分希望我的关爱与呵护能使他懂事,在班上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所以有时发现他的一些缺点、小毛病,我也只是轻淡地说说而已,生怕伤了他的自尊心。可是就这样,他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不听话,跟同学打架,跟老师顶撞,还交一些坏朋友,成绩明显下降。
此时,我突然意识到:是不是我过于“关爱”造成的结果?毕竟“师爱“不等于母爱。事实的确如此,我的过度的师爱,让他感觉自己是被同情,被可怜的对象,内心的自卑感更甚,总怕别人看不起他,因此他就故意表现强悍,结交不良朋友。了解这之后,我几次找他谈话,并改变关注策略,之后不久志远变了,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经过这件事后,我几经反思,师爱的表达需要角度,需要策略,学生犯了错,适当的惩罚不是伤害,而是爱。爱需要给予警示,惩戒,让其在挫折中体会成功;爱同时需要给予自信,鼓励。
三、师爱是一种责任与期望,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孩子,理解却不纵容,永远给他们机会。教师要善于创设是一种爱的氛围,感染自己的同时,也感染着孩子们,于无声处滋润他们的心田。我们要以爱为匙,可以开孩子们一片纯净如天空的心之门。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记得这样一件事。那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女生哭着走了进来,吓了我一跳,忙问是怎么回事?她哽咽着:“老师……”。看到眼睛又红又肿,胸前的衣服都被泪水打湿的她,我真的很心疼。忙拿出纸巾递到她手中,扶着她的肩膀说:“怎么了?快坐下,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名性格活泼,开朗的女生,当然,学习成绩也不错,挺讨人喜欢的。在第一月考时排名第八,第二次则排到十几名。这次她伤心之处就在于“我好好学了,用功了,努力了,为啥成绩还有下降了呢?还有就是要期中考了,我怎么办啊?”
等她哭完,说完,我首先表示“知道自己有差距是好现象”。然后给她分析关于名次问题,应该辩证地看:一是班级同学较多,竞争较激烈,你的名次下降,从某种角度说,意味着有些同学进步更快。二要保持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仅靠用功显然是不够的,要看老师讲的问题是否真正理解,学习方法是否掌握。之所以要期中考,就是为了发现问题,以便及早解决。如果这些问题克服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就这样,我俩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她破涕为笑说:“谢谢你,老师。耽误你吃午饭了,我走了。”我一看表,可不是,早过了吃午饭点儿了。我说:“没事,只要对你有帮助,就是这顿饭不吃也没关系……”
总之,师爱不是一种恩赐,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唤醒。缺乏激励的师爱,同样缺乏智慧。激励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的动力源泉之所在,更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当我们能真正地做到爱生如己,爱生如友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所以,爱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品德,让智慧成为核心,用学生需要的方式去爱,让爱自然,恰到好处,让师爱的正能量,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