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情绪和意志品质的关系研究

来源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zmh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BTL-L-YZ2.0运动员意志品质量表》和《赛前情绪量表》探讨优秀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与赛前情绪关系.对重庆市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展开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与赛前情绪显著相关,且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意志品质不能有效预测赛前情绪.
其他文献
韩国为充分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四人雪车在平昌冬奥会夺得亚军,成为亚洲首个取得雪车项目奥运奖牌的国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本文将韩国雪车备战2018平昌冬奥会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整体备战策略到个性化攻关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韩国在不同阶段的备战思路和侧重点,总结其成功经验.研究表明,韩国队在备战平昌冬奥会过程中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初期侧重于建立健全雪车人才培养体系,中期通过全面参赛,扩大队伍规模提升比赛经验,冲刺阶段合理利用规则选择性参赛,重点攻关本土赛道,打磨推车、跳车和滑行等关键技术
女子+67kg级从2000年我国跆拳道项目第一次入围奥运会,陈中取得首枚金牌,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女子项目重点夺金级别之一.赛前的重点对手分析,是我国备战奥运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因2020年疫情原因,奥运会延期举办,该年度其他国际赛事也随之推后.2019年参加莫斯科世界跆拳道大奖赛2场,无锡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1场,共3场比赛.本文从得分、失分、犯规特征方面剖析Nafia KUS参加这两次比赛的技战术应用情况,旨在为我国备战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训练提供理论建议.
目的:探究铁链深蹲和传统深蹲对下肢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20名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6周的铁链深蹲和传统深蹲,测试训练前后最大力量(1 RM),测力台测试垂直纵跳高度和力的发展率(RFD).结果:两组训练后下肢最大力量、纵跳高度均显著提高,铁链组纵跳时力的发展速率显著提高.结论:铁链深蹲不仅可以提高最大力量和纵跳高度,且更有助于整体爆发力的发展.
灵敏性是篮球技能的灵魂,篮球运动员脚步动作灵敏性决定脚步移动能力,灵敏性是决定运动员反应速度、脚步移动速度以及移位能力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绳梯训练对篮球运动员脚步移动能力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对篮球运动员进行8周绳梯训练和常规脚步移动训练的灵敏性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训练手段进行灵敏训练的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绳梯训练手段的实验组脚步动作灵敏性和脚步移动技术能力获得大幅度提高,绳梯训练对发展篮球运动员的灵敏性具有更好的效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体育事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进程,完整地探索了从体育救国、体育强体、体育兴国、体育大国至体育强国的各类论题及其要义,使体育强国建设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强劲动力.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历史分析、比较推理等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百年来党领导的体育强国事业的主题脉络、内容组构、历史经验与实践路向.研究认为:体育作为强国进程中的重要元素,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强国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支撑.体育强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同声相应,与“救国、建国、强国”的国家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47、48、49届体操世锦赛、18届亚运会和13届全运会的男子跳马决赛40位选手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1)当今世界男子跳马选手上板多采用前手翻和侧手翻类型,踺子上板和踺子上板转体180使用低,谢尔博类型动作没有使用;第二腾空欧美主要以横轴翻转类型为主,亚洲以纵轴转体类型为主.(2)新规则下,3届体操世锦赛男子跳马平均D分接近5.6,高于亚运会、全运会选手0.2分.各国运动员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动作难度上还有一定发展空间.(3)3届
以2020-2021赛季CBA常规赛后卫球员的攻防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对后卫球员的主要攻防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构建了后卫球员攻防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后卫球员攻防能力主要受投篮稳定能力、三分能力、地面攻防能力和空中对抗能力的影响;通过评价模型得出的后卫球员攻防能力综合得分及排序,与球员的综合实力和比赛表现趋于一致.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项目专项力量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基于分析结果提供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专项力量需求主要包括:上肢爆发力、核心稳定性力量及下肢爆发力耐力.针对性的策略主要包括:基于VBT的速度力量训练,核心区抗旋转、抗屈伸训练,离心力量训练及增强式训练等.
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羽毛球作为隔网对抗的运动项目观赏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运动员在赛场上需要前、中、后场的各种技战术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每一分成绩,后场技战术的使用率达到了25%以上,表明羽毛球后场技战术在羽毛球击球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30场比赛后场技战术使用情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后场技战术虽然不是主要的得分手段,但是只要技术过硬、运用得当,依然是获取高分的必要手段.并且研究的结论可
目的:探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拳击运动员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的影响,拳击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了高水平拳击运动员30人,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两组拳击运动员进行两次相同的拳击训练,实验组在额外训练的基础上在低氧训练室进行常压训练,对照组只在常氧条件下进行锻炼.所有运动员干预6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45-50分钟.在干预前后对所有运动员进行无氧Wingate测试和有氧分级测试.结果:研究表明在无氧方面,实验组干预前后无氧功率显著提高(P<0.05),由976w提升至1021w,达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