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探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HAOKU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学生学好其他科目、对于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今后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提高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课程追求的永恒目标。语文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其自身独特的课程内容,对于促进学生各个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基础特征。高中语文课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应用的水平以及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及发展独特个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途径
  生态课堂指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课堂,把课堂看作一个特殊的、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自然的整体,各属性之间或单独、或相互、或共同作用,课堂上的各属性包括空间、时间、人物、活动、文化等五属性。
  1. 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创建新型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
  随着语文教学逐渐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开放性的发展,使语文课堂更加像是发展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创建新型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的内容、方法、进程全都由教师一人制订,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自主权和积极性。首先,在学习方式上应将传统的被动接受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大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生动、更具意义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一般经验或传统做法,比如拿到一本教材,就急着去翻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寻找教案,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忽视了对教材进行详尽的解读,对教材的道理没有认真地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地接收了文章的表面形式和写作方法,完全不能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其实,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课后要求更加具体,认真解读文章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只有自己对文章进行详细解读,才能创造出课堂的生态意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个人情感与文章交融在一起,实现师生情感、作者情感的交融,在美丽与智慧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文章解析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教师自身解读文章的水平提高了,会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乐意接受新鲜事物与个人实际生活的教学课程。
  2.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虽然现代教学更加强调的是教学之中的学,但是教学的重要前提还是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坚定学习重要的理念,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生态课堂发展的主要途径,让课堂形成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使语文课堂弥漫着文化气息。
  3. 运用科学的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合理转变
  现代教学体制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充分发挥科学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使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实现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全新的现代教育体制,21世纪注重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传统教育下的学生一直停留在理论知识重于实际应用知识的思想氛围下,无法和现代化社会进程接轨。如今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不再是纯粹的“纸上谈兵”。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把死板的文章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把高中语文与现代教育教学相融合,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强调交际性和人文性,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只有促成课堂教学的各元素之间的和谐运作,形成和谐的生态课堂,才能让课程改革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的特色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转变教学方式的三种手法,具体表现在对文本研习、对问题的探讨以及对活动的体验上。这三种手法的建立,不但增加了语文和实际生活的联系,突出其社会实践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并且使得“课标”的观念在教材中充分的体现出来,提倡“自主式”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的目标,真正促成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是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话平台;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探究为核心设计专题,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采用开放的弹性机制,提供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在具体的编排形式上,苏教版教材突出以主题单元为组织形式,这显然是试图打破人教版教材长期以来的以文体特征为语文知识支撑点的结构体系,而代之以立足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三、构建苏教版高中语文生态课堂
  1. 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
  苏教版教材因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同而运用了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示,采取科学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对话等教学表现形式,对语文教学中的各类活动进行创新性改革,提高学生在不同场所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言运用的实践当中,加强对三种教学手法的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均衡并有个性地向前发展。
  2.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具体表现为对文本研习、对问题的探讨以及对活动的体验。对教材中三种教学表现形式的探索研究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手法的需要,它对教师的思维方式以及态度的变化,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整体构架的调整,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同时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3.运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结合生态课堂的构建能够科学、创造性地组织好高中语文教学,推动教学方法的进步、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为实现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学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现今语文教学实现科学化、
  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苏教版中提出的三种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相符合。加快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语言不仅能表达人的思想,也能表达情感,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语言,对于增加情感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帮助。英语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语言课程,传统的英语教学目标仅仅是语言、智力方面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情感教育概念  情感教育是教学内容中
李育勤艺术简历生于广东潮阳。199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州美院造型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Li Yuq
期刊
课堂导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和发挥学生们学习主体的作用,关注学生们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使教学活动充分地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学生和老师的日常生活中去。  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明星人物进行导入设计  随着初中生身心的不断发展,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的形成,自我意识也逐渐觉醒。他们的心中也渐渐地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一定的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情感也会进一步的发展。从开始的幼稚、依赖逐渐地过渡到半幼稚、半依赖,那么在这个时期,学生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好问、好动、好模仿。学习环境需要他们去慢慢适应,与人们交流对他们来说更是陌生的,这就需要他们经过熟悉、分化和重新组合后,才能适应学校。接着就出现了许多专门化的学科,科目的增多,促进了知识的增加,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了。自新课改的颁布与实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之下,除了要求教师依据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科特点来进行英语教学之外,还需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思想和意识表现,采用相对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切实做好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文主要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对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一、在教学中深挖素材,
笔者从事教学多年,深感学生一届比一届难以管教。尤其是90后的高中生,他们大部分自尊心强,受挫力差,自我约束力低,沉迷网络。这无疑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广大教师面对这样严峻的事实不得不适时作出调整,与时俱进,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思路和方法。  一、90后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 自身问题  2. 家庭问题  3. 社会问题  二、传统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符  1. 教育体制
中小学英语究竟怎样能衔接得更顺利,很多教师都对其进行过专项的研究,我认为“提高语音教学与教材内容的整合”是顺利完成中小学英语衔接的良好切入点。现在就我的想法与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 现行初中教材中缺少语音教学。初中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将语音的学习分散在整个初中阶段中,不作集中学习,这对学生提前掌握语音不利。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语音掌握都处在残缺、不完整的状态,
期刊
李全恒艺术简历广东省人,200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现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工作。 Li Quanheng resu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