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羟乙基淀粉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10月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AIMI患者72例,完全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36例。Ⅰ组用6%羟乙基淀粉(130/0.4)早期液体复苏,Ⅱ组用平衡盐溶液(1.86%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为1∶2)行早期液体复苏。另选择同期医院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36例)。比较Ⅰ组、Ⅱ组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2~3 h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Ⅰ组和Ⅱ组复苏前全血高切黏度[(6.8±0.8)、(6.7±1.0)mPa? s]、全血低切黏度[(16.4±5.6)、(16.9±6.2)mPa? s]、红细胞聚集指数[(7.8±1.4)、(7.7±1.6)]、纤维蛋白原[(5.16±1.13)、(5.08±1.21)g/L]、血小板聚集率[(59±16)%、(58±1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5±0.8)mPa? s、(11.3±3.9)mPa? s、(4.1±0.7)、(3.25±0.41)g/L、(30±11)%](均P<0.01),复苏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复苏后全血高切黏度[(4.9±0.6)mPa? s]、全血低切黏度[(13.0±3.4)mPa? s]、红细胞聚集指数[(3.1±1.0)]、血小板聚集率[(33±11)%]均低于本组复苏前和Ⅱ组复苏后[(5.6±0.6)mPa? s、(14.2±2.7)mPa? s、(4.9±1.4)、(41±13)%](P<0.05或P<0.01)。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对AIMI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改善优于平衡盐溶液。
其他文献
本文在介绍企业与社会,义务与责任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企业的社会角色、义务与责任理论,指出现代企业应明确其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与责任.
目的探讨祛痰活血汤加减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85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
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92例青年患者(≤40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冠心病组(217例)和非冠心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5-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前短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不稳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进展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血脂水平正常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增厚的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 )、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11例冠心病患者组(冠心病组)及77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 Hcy、hs-CRP水平,分析其与冠心
目的:评价大剂量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钠肽( rh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1例,完全随机分为rhBNP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