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2+/Mn^2+在下白花丹素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来源 :无机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dianxitonggu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圆二色和拉曼光谱法表征了Cu^2+或Mn^2+存在下白花丹素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丹素改变了人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并降低了它的α-螺旋的含量。同时白花丹素也引起了二硫键的构象以及色氨酸和酪氨酸微环境的变化。在Cu^2+或Mn^2+存在时这种改变的趋势逐渐增强。
其他文献
以3,5-二(吡啶-4-甲氧基)苯甲酸(H10为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BaL2]n(1)和[PbL(Ox)0.5]n(2)(H2(Ox)为草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1由L
在甲醇中三苄基氯化锡与3,4-二甲氧基苯甲酸发生脱烃基反应,合成了梯形四核有机锡氧簇合物[(μ-O)(μ-OMe)(L)Sn2 (CH2Ph)4]2 (HL=(MeO)2 C6H3 CO2H),经UV、IR、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
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自身的大脑结构、后天的成长环境等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为智能类型、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个性特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两年,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笔者在教学中探索了如下教学方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重视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必须在预习前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数学知识的大门,真正读懂教材。因此,预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数与形有机结合?如何把握“数形结合”的时机?这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问题。下面,以几则案例设计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案例1:“除法”  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52÷2,引导学生用小棒操作:(1)先以捆为单位分,拿出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每份20根。(2)再以根为单位分,把剩下的1
高效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课堂,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相辅”,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坚持面向全体,做到三个延伸(一是由知识传授向学习方法引导延伸,二是由传授知识向解决问题策略延伸,三是由知识传授向创新发展智能延伸)。教师应改变满堂灌的陈旧教法,培养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的教学结构,使得课堂气氛宽严适度、活泼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2006年12月第1版)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练习十三(第66页)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下面是在同一时间测得的不同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   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习题编者预想的答案是“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因为物体高度和对应影长的比值()总是一定的,或者说物体影长和对应的物体高度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细细想来,
以左旋多巴胺(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DOPA)为稳定剂,采用日光辐射光还原法,合成了强荧光发射的银纳米簇(silver nanoclusters,Ag NCs)。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所合成的Ag NCs
通过[CuL](ClO4)2(L=5,12-二甲基-1,8-二乙醇基-1,3,6,8,10,13-六氮杂环十四烷)与NH4VO3反应,得到一个钒氧多酸桥联大环铜配合物的三维配位聚合物{[CuL][VO3]2·0.67H2O}n。并对其进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常常使许多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兴趣则正好可以起到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的桥梁作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推动力。下面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是否感兴趣,往往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