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物理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521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表现,是造就创造型人才的飞跃标志。创造性思维,即善于探索、突破、综合、创新的思维,它能发现和解决人类所未有发现或未解决的问题。它包括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性思维),灵感思维,创造形象思维,创造性想象和联想等。
  
  一、精心设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
  例如,讲“惯性”一节时,教师把自己的手表压在一张纸条上,放在桌子边缘,然后用力抽纸条,学生担心手表随纸条而掉到地上,但当教师快速抽出纸条后,手表仍在桌子上,学生则感到惊奇,引起直接兴趣。教师这时便可以引申提出问题:“为什么当纸被快速抽出来之后,手表不会掉在地上呢?”学生对“惯性”这节课的学习就会兴趣盎然。
  
  二、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次学习物理的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理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麻木,甚至是讨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好奇的各种提问,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
  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作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创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所以,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能平等地人人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所谓成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应当从培养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个能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中培养这三方面的思维品质,就要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顺利展开,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启迪创造意识,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变换题目类型和形式,改变条件或结论,对问题进行推广或限制,对错题、病题的识别和诊断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勇士的事迹,以此来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提法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不要把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在请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三、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首先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没有知识,创造性思维犹如无源之水,难以进行。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考虑种种科学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授或指导学生去学习。例如为掌握某一物理模型,既要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等,同时又要将这些知识形成网络结构,内化为其头脑的认识结构,因为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便于理解和记忆,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好地促进运用和转移。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物理模型的本身,而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物理模型的形成过程,从而领悟和掌握物理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因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知识的发现及推理过程。教师不断而富有激发性的创设问题的情境过程,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问题的情境常用的方法有设障存疑,启迪思维;似是而非,思辨释疑;巧布疑阵,激发求知;引经据典,发人深省;类比推理,学习迁移等等。
  联想和相象对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很重要。联想可以把多个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容易触发灵感而导致新的发现。想象能不断地改造旧表象,创造新表象,是创造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由联想的习惯,使他们敢想、爱想和善于想,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还要启发学生:①根据已知进行联想,判断结果;②通过联想证实已知的结论;③运用联想进行实验设计;④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比喻想象;⑤发挥自由假想,通过假想养成爱幻想、受探索的习惯,从事物的另一面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提出:假如世界上没有摩擦力,或者地球没有引力,世界将怎样的?又如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很有作用。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政治课教学如何抓住开头?本文就此从“开门见山”、“故事引入”、“温故知新”、“幽默引入”、“漫画引入”、“设疑引入”、“多媒体引入”、“热点、焦点引入”、“演讲、歌曲引入”、“其它引入法”等十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凤头 举隅    古人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意为写文章开头要精彩吸引人,主体要充实有血有肉,结尾要精悍有力量。的确,“良好的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多角度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以反思、概念、知识、方法和问题为发散点,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利用讨论法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古代史隋朝历史的“大运河”为例,介绍了讨论法中的引导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创造学习四步教学程序。  关键词:历史教学 讨论法 四部教学 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理论的影响,另外,教师又要受到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约束,而学生为应付激烈的考试竞争,不得不去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和学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统一活动过程。  正确理解、把握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发展规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师生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传统中医称之为肺痨,耐多药肺结核是指痰菌检查结核杆菌持续阳性,致病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主要的一线抗结核药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探究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的运用,重点论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能力,最后指出了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工学结合奠定基础,创新运行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员。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化学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 校企合作    世界化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化学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联系社会和生活。科学系统的化学
摘 要:本文从中考复习课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学得疲惫”现状入手,阐述了在总复习课的设计中应着重强化的几个抓手,提出明确考点、纠错解惑、培养能力和把握中考新动向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考 总复习 复习课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是说“学”需要时时温习。复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知识,还有积极的前进作用。“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复习的积极意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