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AT1信号通路探讨疏风通络方对支气管哮喘小鼠Th1/Th2失衡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疏风通络方调控STAT1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实验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L-27组、疏风通络方组和疏风通络方+STAT1抑制剂组,每组6只。观察5组小鼠一般情况;记录各组小鼠咳嗽情况;比较血清及灌洗液中IL-4及IFN-γ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STAT1及STA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小鼠呼吸平稳、无喘息,精神状况正常,运动良好,毛发颜色正常;模型组呼吸困难伴喘息,精神萎靡,蜷缩不动,毛发暗淡;IL-27组、疏风通络方组造模后同模型组,用药后呼吸逐渐恢复,喘息减少,精神状态好转,开始活动;疏风通络方+STAT1抑制剂组造模后同模型组,用药后未见明显改变。模型组(12.55±3.21)咳嗽次数较对照组(1.31±0.26)增加;IL-27组(5.89±1.27)和疏风通络方组(4.76±1.33)咳嗽次数较模型组减少,疏风通络方+STAT1抑制剂组(9.13±1.25)咳嗽次数较疏风通络方组增加。模型组血清(29.98±6.35)及灌洗液(16.59±4.49)IL-4水平较对照组(10.12±0.91、1.35±0.67)升高,IFN-γ水平降低(12.39±4.31、14.36±3.96 vs 21.35±4.73、32.56±4.51);IL-27组(11.23±2.56、1.15±0.52)和疏风通络方组(12.96±2.58、2.21±1.61)血清及灌洗液IL-4较模型组降低,IFN-γ水平升高(17.09±2.35、20.15±2.29vs 18.63±1.35、26.56±3.39);疏风通络方+STAT1抑制剂组血清(20.56±4.32)及灌洗液(12.68±3.56)IL-4较疏风通络方组升高,IFN-γ水平降低(13.55±2.91、17.84±4.42)。模型组(0.20±0.03)小鼠Th1/Th2较对照组(1.15±0.18)降低;IL-27组(0.62±0.04)和疏风通络方组(0.67±0.02)小鼠Th1/Th2较模型组升高;疏风通络方+STAT1抑制剂组(0.32±0.01)小鼠Th1/Th2较疏风通络方组降低。对照组小鼠肺泡、支气管结构正常;模型组肺泡间隙变大,出现明显炎症反应,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IL-27组和疏风通络方组较模型组炎症反应缓解,脱落减少;疏风通络方+STAT1抑制剂组较疏风通络方组炎症反应加重,脱落细胞增多。模型组(0.19±0.04)pSTAT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1.25±0.47)降低;IL-27组(0.47±0.08)和疏风通络方组(0.63±0.11)pSTAT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增加;疏风通络方+STAT1抑制剂组(0.17±0.03)pSTAT1蛋白水平降低。结论:疏风通络方对支气管哮喘小鼠Th1/Th2失衡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pSTAT1蛋白水平上调,STAT1通路磷酸化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三因制宜学说是中医病因病机治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黄帝内经》中“三因制宜”理论,结合古代医家对“疫病”的认识和诊治经验,探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方案,中医依据地域、气候特点、个人体质等,经辨证遣药诊治,其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2020年1月下旬-3月淮北地区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21例,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整体辨证、三因制宜,结合临床证候分析,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微晶纤维素(MCC)因其独特的晶体结构、稳定的热性能和优良的力学性能,在功能性复合材料、药物赋形及活性成分控释以及低糖低脂类食品的制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用纳米尺度的纤维素(NCC)制备Pickering乳液是目前活性物质包裹、功能食品的研究热点,但NCC的售价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广泛使用。因此,本文尝试从价格低廉的MCC原料出发,通过机械研磨与乙醇溶剂热相结合的过程,在减小MCC粒径的同时,采
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可以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入手,设计出能产生认知冲突的驱动式数学问题,利用驱动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实践操作,并根据驱动式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活跃地思考,引发师生、生生间的思维碰撞,使学生初步形成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意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主动亲近数据、理解数据、运用数据,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本文以2015~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改善宏观层面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法制环境及商业信用环境,促进微观层面人力资本升级、员工权益保护和提升员工信任度,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拓展性检验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作用在非国
目的:研究Bobath疗法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SPAS)的疗效。方法:于我院治疗的112例SPAS患者被随机均分为药物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与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基础上加用Bobath疗法),两组均治疗3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一般临床资料、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低切(BVL)、全血黏度高切(BVH),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
平台型领导是一种以“平台赋能”和“共同成长”为核心特征的新时代特色领导模式。不过,目前研究对其内涵及核心外延即员工适应性成长尚未展开足够的实证探讨。基于沉浸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平台型领导赋能知识型员工适应性成长的过程模型。通过对236份中国知识型团队的问卷配对数据(研究1)和41份质性访谈数据(研究2)的整理分析发现:平台型领导让知识型员工感知到“挑战—技能平衡”和“目标和反馈清晰”,从而正向提升
汉语言文学是深层剖析我国语言应用之美的重要参照内容。古往今来,人们将基础行事思想融入到语言交流之中,又将上下求索、历史沉淀后的精要思想渗透至文学作品中。汉语言文学作品之魅力,在于运用语言之精妙,意境营造之独特。无论叙事或抒情,其都有引人着目之“皮相”及令人读后感触颇深之“骨魂”。展开汉语言文学语言运用与意境营造的分析,可有效地增强当代学子文学素养及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中语
抗生素被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它同时还会导致机体肠道微生态的失调,造成致病菌的增殖、有益菌的缺失以及代谢机能的改变,从而增加其它肠道相关疾病的风险。益生菌能够缓解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但是大多数研究在菌株选择时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对菌群的恢复效果也参差不齐。近期有研究表明,一些肠道共生的拟杆菌和双歧杆菌与抗生素导致的菌群紊乱恢复显著相关,二者通过正反馈调节机制促进菌群的快速恢复。本研究通
幼儿园实施高质量的幼小衔接教育,有利于幼儿拓展知识、提升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有利于幼儿园发挥多主体育人优势,提升整体育人质量。在“双减”政策下,幼儿园应重新审视幼小衔接教学工作,基于“双减”政策要求合理安排实践作业,结合“双减”政策内涵指导幼儿适度参与培训,立足“双减”政策标准重视能力与素质的提升。
背景肿瘤转移是肿瘤发展过程中最复杂、最致命的事件。肿瘤转移的启动依赖于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单个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间质转化和异常渗漏的血管有助于肿瘤细胞的血管内渗,这里的进入血液中的肿瘤细胞依靠抗失巢凋亡以及抑制免疫细胞杀伤作用,进一步发生远处转移。失巢凋亡是一种细胞离开细胞外基质,而后发生凋亡现象的死亡方式。肿瘤细胞具有的抗失巢凋亡特性,是其在血液系统,淋巴系统中可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