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aaxz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白城地区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面积已超过70万亩,其中黄瓜生产占70%~80%。但由于供应量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应以解决常年生产、均衡供应为重点。由于广大菜农还不能完全掌握黄瓜保护地栽培技术,影响了保护地黄瓜栽培的效益。本文从黄瓜的生物学特性出发,结合白城当地黄瓜栽培的实际情况,逐步深入介绍黄瓜保护地栽培的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达到指导农民生产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
  
   1.黄瓜的生物学特性
   黄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蔓性植物,根系浅,须根多。茎方形中空,叶掌状,五角形,浓绿或黄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异花,黄色,第1雌花早熟种着生在主蔓2~3节,中晚熟种在主蔓6~9节,侧蔓1~5节,以后每隔一定节位或连续发生雌花结果。瓢果圆筒形或长棒形,皮色黄白、淡绿或深绿。嫩瓜皮面有小刺突起。种子椭圆形而扁,淡黄白色,千粒重23~42g。
   黄瓜喜温暖湿润,不耐寒,遇霜冻易枯死。生长适温为白天20℃~25℃,夜温12℃~16℃。气温低于10℃或高于35℃时易发生生理障碍停止生长。黄瓜根系浅,分布在1~20cm的表土层,木栓化早,断根后再生能力弱,吸肥力差。黄瓜叶大,叶肉薄,蒸腾旺盛,在瓜类作物中抗旱性最弱,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但不耐土壤低温和积水,受涝易沤根。黄瓜对肥水要求严格,特别是氮肥或钾肥不足时易引起落花和果实带苦味。肥料浓度大,易烧根腐根。
   黄瓜属短日照作物,但品种不同反应也不同。一般早熟种多属短日照,中晚熟种在较长或较短日照条件下均能开花,属中光性或长日性。黄瓜适于夏秋栽培,幼苗3叶期开始花芽分化,此时在短日照(8~10小时)和较低温度条件下,利于增加雌花数和降低着生节位,提早结果。
  2.棚室黄瓜育苗及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早春大棚生产以选择耐低温津春4号、长春密刺、新泰密刺等品种为宜。密刺类黄瓜品种适合北方消费习惯,瓜条长18~26cm,瓜粗3cm,瓜色嫩绿,具有耐寒、结瓜早、产量高,耐枯萎病等特点;津春4号是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黄瓜新品种,瓜条长30cm,瓜粗3~3.5cm,皮色绿、刺瘤较多,具有长势较强、结瓜较多等特点,适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
  2.2 床土准备 播种前配制营养土,可选用大田土(最好是葱蒜土或草炭土)6份,腐熟的有机肥3份,腐熟的马粪1份混合,并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磷酸二铵。营养土配好后一定要进行消毒。生产上常用苗菌敌50~80g/m3拌土,充分混匀,可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黄瓜根系再生能力弱,应采用营养钵育苗,将准备好的营养土在温暖处堆放7~10天后装钵,营养土面离钵口1~1.5cm,摆好营养钵前,覆盖1~2层地膜以提高地温,如果地温过低可采用电热线加温。
  2.3 播种育苗 保护地栽培宜提早播种,一般大棚黄瓜于1月上中旬播种。露地栽培需推迟到2月中旬播种,苗龄40~45天,播种量100g/亩,播前前在清水中浸种4小时左右,然后用湿布包好,保持25℃~30℃,保温催芽到芽长半粒米时即可播种。在整平苗床后,按80~100瓦/m2铺设电热线,放上苗钵并在钵内装好营养土,浇足底水,将种子直接播入苗钵并覆土1.0cm。
  2.4 苗床管理 从播种至子叶出土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20℃。幼苗出土后应适当降温,白天保持25℃,夜间16℃~18℃,防止徒长。苗床须经常保持床土湿润,补水应选择晴天无风的中午进行,最好用充分腐熟的稀薄人粪尿喷洒,喷后充分通风,促进壮苗。壮苗标准是株高15~20cm,5~6片真叶,茎粗节短,叶色深绿,根系发达。
  2.5 适时定植 定植前半个月大棚翻耕后开沟施足基肥,亩施栏肥3000kg,复合肥30kg,然后整地并作成宽1.5m(连沟)的高畦。大棚套小棚加地膜栽培2月中下旬定植;大棚套小棚栽培3月中旬定植;小棚加地膜栽培3月下旬定植;露地栽培4月上中旬定植。每畦植2行,株距37~40cm,亩栽2500~2700株。
  2.6 田间管理 定植后及时封棚,保温防冻,白天保持30℃温度,夜间气温过低时需在小棚上加盖草帘。缓苗后适当通风降温,白天揭开小棚膜,夜间覆膜,并保持棚温25℃~28℃。4月初拆除小拱棚,并搭架,引蔓上架,4月下旬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除去大棚裙边膜,增加通风量。早期气温低雌花易化瓜,需用保果灵或黄瓜灵100倍液涂花或喷花保果。结瓜期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5℃,根据棚温灵活掌握通风量和通风时间,进入盛瓜期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每隔1~2周浇水1次,每采收2~3次追肥1次,每亩追施复合肥10kg。在定植期要仔细观察黄瓜生长情况,如果植株表现出不正常症状,要抓紧进行病虫害防治。
  2.7 采收 黄瓜在开花结果期仍进行营养生长,需及时采收嫩瓜,尤其是要早采根瓜,防止漏采,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3.黄瓜病虫害防治
  棚室黄瓜主要病害有黄瓜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黑星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粉虱、红蜘蛛、美洲斑潜蝇等。
  3.1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
  3.2 黄瓜灰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每隔6~7天用药一次,连续喷3~4次。
  3.3 黄瓜枯萎病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立枯净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ml,每7天灌一次,连灌3次。
  3.4 黄瓜黑星病 发病初期,可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喷药要均匀、周到,尤其幼嫩部分及生长点要喷到,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3.5 黄瓜炭疽病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6 黄瓜白粉病 发病初期,可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交替喷雾,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
  3.7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可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隔7~10天1次,喷2~3次。也可选用新植霉素、可杀得等进行喷雾防治,效果显著。注意重点喷洒叶片的背面以及茎蔓和瓜条。
   3.8 蚜虫 每亩用20%啶虫脒乳油16~20mg,2000~2500倍液;或每亩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6.7~33.3ml, 1200~1500倍液;或每亩用10%氯氰菊酯乳油25~35mg, 1200~1600倍液喷杀。
  3.9 白粉虱 喷药时间以早晨为好,先喷叶面,后喷叶背,使受惊飞起来的白粉虱落到叶片表面触药而死。常用药剂有: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对卵和若虫有特效,但对成虫基本无效;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可杀灭成虫、若虫和蛹,但对卵效果不明顯;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对成虫、卵、若虫均有效;可用2.5%功夫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等。
  3.10 红蜘蛛 每亩用50%苯丁锡可湿性粉剂20~40g, 1000~2000倍液;或每亩用10%联苯菊酯乳油5~10mg, 4000~8000倍液,为害初期喷杀。
  3.11 美洲斑潜蝇 产卵期或孵化初期,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50~75mg,对水配成500~800倍液;或每亩用20%氰戊菊酯乳油15~25mg,1500~2500倍液;或每亩用25%喹硫磷乳油50~70mg, 600~800倍液喷雾。
其他文献
医患互动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基于病人的健康和利益,通过语言、行为、心理互动的方式所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1]。医患关系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医学社会学关注的重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格瑞洛原料药中甲酸的含量。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AQ-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p H=2.5磷酸缓冲液及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称"课改")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与以往不同,这次教育改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做为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要充分重视由此所带来的机遇
鲜蛋与生姜、洋葱蛋壳上有许多小气孔、生姜和洋葱有强烈气味,易透进小气孔,使鲜蛋变质。   面包与饼干 面包含水分较多,如果两者放在一起,面包变硬,饼干也会失去酥脆。   茶与香烟、糖果 茶叶对气味的吸附作用很强,会把香烟中的辛辣味吸收,使茶叶变味。茶叶与糖果共处,易潮湿发霉。   粮食与水果 粮食易发热,水果受热后会蒸发水分变干瘪,而粮食吸收水分后会发生霉变。(摘自 《北京晚报》)
一、高校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内涵和特征(一)高校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内涵高校人力资源是指高校能充分运用的、为支持其发展服务的各类人才有机组合形成的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课程改革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校本培训顺应了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宗旨,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种种弊端,具有重要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