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酯交换法制备碳酸甘油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柴油是公认的可再生能源,酯交换法产生生物柴油的主要副产物是甘油.以甘油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的碳酸甘油酯(GC)是生物柴油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甘油与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是一条绿色、直接、高产率、工业可行的GC合成路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油酯交换合成G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期望为该领域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及制备工艺优化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多氯联苯(PCBs)的生化毒性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简要阐述了多氯联苯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环境污染源及现状,国内外PCBs污染的研究方向,概述了处理多氯联苯的传统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提出我国今后PCBs研究处理的热点和方向.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产出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实际发展中,不能够仅仅发展农业,而忽略其他产业.林业的发展也对农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因此,为了让农业更好地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结合林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农业发展和林业发展有效结合.
聚羧酸减水剂作为一种外加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使用性能,对聚合物中分子结构及功能单体进行设计.通过TPEG型聚氧乙烯醚与五氧化二磷反应,研制了一种磷酸化型聚醚,该磷酸化型聚醚作为第三单体在减水剂合成中添加,开发出一种磷酸酯型聚羧酸型减水剂.优选聚醚分子量为500,单酯含量在80%左右,酯化率在85%以上,温度为90℃,反应的时间为4 h,第三单体添加量为聚醚质量的2%.与普通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市场在售的降粘型减水剂进行混凝土性能测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磷酸酯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包裹性好,不泌水,不离析,且
樟子松是一种常绿植物,有很强的适用能力,生长快速,经济价值较高.另外,樟子松的材质坚硬,纹理直,外观挺拔,是重要的观赏植物,有很强的耐旱、耐寒和耐贫瘠的特点,能够起到防风固沙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樟子松的生活习性,重点论述了樟子松育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以期为樟子松的育苗和病虫害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在环保问题被更为重视的背景下,植树造林、绿色发展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更多地区退耕还林,积极发展林业,使得曾经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在新时期,林业生产更重视生产效率和效益,从种子的选择、处理、育苗,直到林木的养护管理等工作,林业人员都期望运用更为有效、高效的方式.在林业生产中,林木种子的处理还有育苗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质量.为促进林木种子的处理及育苗技术运用,本文分析了林木种子的处理,如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的处理等;探究了林木种子的育苗,如播种方法的选择、播种期的确
低共熔溶剂(DES)作为一种受到高度重视的环境友好型溶剂,因其稳定性高、低成本、易回收、无毒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多个领域获得了迅速发展.介绍了DES在木质纤维类生物质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木质纤维类生物质的组成成分,通过比较在其分离方面各预处理技术与溶剂之间的优缺点,突出强调和总结了DES的绝对优势.挑选出最有优势最有前景的DES预处理技术,分析了其对木质素的分离作用原理.另外,也整理了一些木质纤维类生物质分离后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针对这一技术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最后针对DES分离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FRPC)由于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重量轻、耐热性高、导电性好、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纳米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备策略有效地在聚合物基质内构建互联网络,从而改善与大多数聚合物的内在不相容性.这样设计能够增强纤维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如层间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等.本文总结归纳了近几年来纳米材料在纤维复合材料改性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纳米刚性粒子、纳米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在纤维复合材料的修饰过程中的作用.这篇全面的综述对于纤维复合材料
毒砂(FeAsS)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含砷硫化物矿物.砷的存在会显着恶化选矿和提炼冶金的过程,并且砷的释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从毒砂中脱砷极为重要.本文讨论了从毒砂中脱除砷的主要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比表面积大和饱和磁化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磁共振成像、靶向药物载体和肿瘤磁热疗等生物医学领域.本文概述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磁性介孔硅纳米粒子和磁性空心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大气中CO2浓度的不断升高,导致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速度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工业排放的CO2进行收集并加以利用,缓解CO2浓度上升的速度.对近年来CO2催化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