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趣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198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琳文学社”简介
  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人杰地灵,社团众多。“之琳文学社”便是诸多社团中一个文学的小世界,给她取名的灵感来自于杰出校友卞之琳。之琳文学社是以喜爱文学为基础而创建的社团组织,在这里,同学们用低吟浅唱、高歌长啸抒发胸怀,用诗歌巧搭心桥,用词赋定格过往。
  在“之琳”,沐清风,诉心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在“之琳”,时光流转,唯独不灭的是对文学的信仰!
  记忆深处的世界有粽香萦绕、有绿叶迷眼,我总迫不及待地解开粽叶,似乎里面蕴藏着无穷的趣味……
  端午的粽子品种繁多,小孩最喜欢吃的是甜甜的豆沙粽,大人多喜欢吃咸肉粽。而我最喜欢吃奶奶包的红豆粽:软糯的糯米中点缀着几颗红豆,红豆在糯米中嵌得紧紧的,像是从里面长出来的一样。红豆粽没有馅料,除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粽香,似乎一无是处。唯一有点吃头的是撒在它上面的白糖。妈妈说:“恐怕你爱吃的只有糖吧。”我说:“吃粽子的趣味不就是要吃得甜蜜蜜吗?”
  每年端午节回到老家,一打开院门,迎接我的先是浓郁的粽香,它热情地招呼着我,把我拥进屋内。厨房被升腾的雾气笼罩着,暖暖的,像在述说什么温情的故事。恍惚间,我看见一个朦胧的身影:瘦削的奶奶正摆弄着什么。走近一瞧,白白的糯米泡在盆中,窄长的粽叶闪耀着丝丝嫩绿,一旁点缀着各色的馅料。奶奶经验十足,不做多手准备,怎能满足每个家人的口味?奶奶就这么忙碌着,她似乎没有劳作之苦,只享受着劳动之趣。
  再一恍惚,我竟来到餐桌边,桌上摆着煮好的粽子。我忙解开层层包裹的粽叶,糯米与红豆在眼前浮現,魔力般地勾起我口水的翻涌,点燃了我对甜蜜的期盼。赶紧咬一口,唇齿间充盈着粽香,似要往我的血液中飘散,心中顿时涌起暖流。糯米绵软柔滑,如水;白糖甘甜,易溶。两物相碰撞,便在我心中沉淀起一种甜,自然而温暖的甜。食物之趣,并不只是满足味蕾的快乐,更蕴藏着难以表述的情——早已刻骨铭心的亲情。驻足在我心头的点点温馨、点点食趣,悄然绽放……
  我小时候,平凡的粽子总能唤醒人们的食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而如今,当母亲将粽子端上餐桌时,我并没有丝丝欣喜,只吃了一个便不再下筷。母亲说,这不是你以前最喜欢吃的吗?我只是低头,陷入沉思:现代人追求快餐一时的便捷,却不愿坐下细细品味原始的美味。如此,浮躁占据心头,真正的食趣却消散了。粽子的香甜从来没变,变化的是我们这颗曾经满怀柔情和暖意的心。
  粽香依旧萦绕着,在心中一个闭塞的角落;粽叶仍旧翠绿着,融入在仅存的美好记忆中。但食趣,去哪了?
  食趣,“拾”趣,我们能否再拾起食物之趣呢?
  [评   改]
  开篇写记忆中的粽香,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我”最初喜欢吃粽子是因为爱吃它的白糖蘸料,以为吃粽子的趣味就在于那份甜蜜,为下文作铺垫。
  拟人的手法,浓郁的粽香充满院子,为下文奶奶的出场营造出温馨、甜蜜的氛围。
  “我”更深一层地感受到了奶奶包粽子的辛苦。
  细腻的描写将粽子的甜美流于笔尖,留在心头。
  进一步得出新的体会:粽子里包含了甜蜜的亲情。
  反思当下,引发思考。
  浮躁的心无法真正体会深处的含义,体会那份食趣。
  两个问句看似在问,实则在呼吁大家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生活,不要让浮躁掩盖身边的温情和美好。
  【总  评】  本文构思巧妙、意蕴深刻、文笔清新自然,对环境和味道的描写恰到好处。文章前半部分写“我”尝到的是粽子周围的糖的甜蜜,后来体会到粽子背后奶奶的辛苦以及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多次描绘粽子的“甜”由口入心;后半部分思考当下,折射出人们追求功利的浮躁,同时也暗含着亲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被淡化了。多种情感的交织使文章立意更为深远。
   (讲评教师   俞   英)
其他文献
*ppl = people  *CAD = Canadian dollars  *GST = a 10% tax added to the price of most goods and services in Canada.  1. A tourist who wants to travel with his pet dog can stay in .  A. Hotel BLU or W
写作中合理运用联想与想象,能使文章语言灵动、文采飞扬。那么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呢?我们又该如何运用联想与想象呢?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既指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相关的另一事物,也指由想起的一事物又想起有关的其他事物。  想象是指在脑海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
所谓“五觉”手法,是指在写作的时候调动人体的视觉(眼睛)、听觉(耳朵)、嗅觉(鼻子)、味觉(舌头)和触觉(身体),对景物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那么,在写景的文章中,如何运用“五觉”手法呢?  用视觉察形观色。视觉描写是我们写景物时最常用到的。眼睛就像一部摄像机,可以把我们看到的景物储存在记忆中,而视觉描写,可以对景物进行描绘,使读者如见其状,历历在目。如:白色的遮鸟网中,樱桃树的绿叶丛里躲藏着一个个
【文题呈现】  题目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一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题目二: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抓住事物特征进
现实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与人接触。在与人打交道时,说话委婉得体非常重要。其实写作也一样,生活中难免会需要以书面形式与人交流,比如写感谢信、邀请函、倡议书,等等,语言表达一定要得体。表达得体,不仅可以显出我们写作能力强,而且还可以显出我们综合素养高。那么怎样做到语言表达得体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文题展示】  在“环境保护月”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将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inting and drawing? Are you good at painting or drawing?  There was once a painter whose goal was to paint the most beautiful painting in the world. Day and night he p
“妈,我回来了。您做什么好吃的啦?”月考结束后,我高兴地回到家,听见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  妈妈快步从厨房走了出来,问:“月考考了多少分啊?”我没有回答,她又说:“肯定没考好,整天就知道玩。”  我顿时不高兴了,心想:什么时候只知道玩了?您可不知道我有多努力!妈妈继续追问:“考了多少分啊?”看来我不回答这个问题,她是不会让我好好吃饭了。“数学119,全班第一。”我骄傲地说。然后,我盛了一
【病文呈现】  无雪的冬天  郭琦琦  有人说:“无雪的冬天是无趣的。”因为人们不能在冰天雪地中堆雪人、打雪仗、滑雪。但我认为无雪的冬天是有趣的。(对比手法,写出自己想法的与众不同。此处写法类于《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趣”应该成为行文的一个关键词,要写出你所认为的“有趣”来。)因为我心里一直有一幅令我心动的画面—— 一个无雪的冬天。就在今年,这个画面居然成为现实了。(很期
我放学回到家,妈妈正在厨房里炒菜,香味不时飘来,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要先控制住自己的食欲,因为今天的作业有点多。(巧妙切入,为“餐桌前的谈话”作铺垫。)  天擦黑,我的作业终于做完了,爸爸也从医院下班回到家。只听妈妈对爸爸说:“今天你的病人很多吗?看把你累的。快叫儿子吃饭,他一定饿坏了!”  还没等爸爸叫,我就自己跑了出来。哇,桌上有六个菜呢!一家人坐好,开吃!  妈妈边吃边问爸爸:“今天怎么那么忙
周末,阿海在微信群里约我们去登山。我发了个OK的表情。  第二天清晨,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很早便整理好东西准备出门。  经过阳台,我见奶奶正坐在摇椅上望向窗外。初秋的风里透出一丝凉意,但由内而外地带着一种平静澄澈,像极了天空,早已褪去了被云充斥的逼仄感。  奶奶想让我陪她一起看日出。看着她头上那缕缕银丝,我不忍拒绝,便坐在了她身边。但望向倒在一旁的登山背包,想到此刻正等着我的小伙伴,还有这短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