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春你咋老有新作?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f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静/文 王福春/图
  
  王福春同志说起来也算是摄影圈里的一个"异数"。不惑之年才拿起相机,就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摄影展会金牌;花甲之季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竟连拔头筹,两捧大奖;迄今为止举办了六年的平遥大展,他年年来,年年出新作。
  这个从黑土地走来的摄影师究竟有什么法宝能让自己"永葆青春"呢?
  
  1品读人生的阅历
  
  我与其他摄影人不同,年岁已经很大了,才半道出家做起了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当。时间对于我那是相当的宝贵。
  我父母早亡,是嫂子把我养大送我读完了绥化铁路机车司机学校。毕业后,我被分在哈尔滨铁路局做机修工。1977年铁路工会里的一架公用的海鸥照相机成为我摄影的启蒙老师。因为工作的原因,火车成为我接触最多的东西,火车里南来北往的人们也自然成为我贯熟的对象。也正是因为此,让我和生我养我的黑土地,和我生活了一辈子的火车结下了不结之缘。从《火车上的中国人》到《黑土地》、《东北虎》、《最后的蒸汽机车》,我的视线从未离开过他们。
  其实我挺早就开始摄影,但那时候不懂得拍什么,只觉得好玩。我也走过弯路,对风花雪月一度高烧不退,直到接触了像萨尔加多这样的摄影师的作品后,我发现记录才是摄影最主要最有魅力的东西。大约是在2000年吧,我从盲目的拍摄变为有目的地记录,所以从风光到纪实再到专题,这也是一个过程。而我之前拍的火车和火车上的人,正好帮我完成了专题的历史延伸。
  我平时比较喜欢看漫画。所以在《火车上的中国人》中你可以品出苦中带乐,笑中带泪的辛酸和幽默。
  火车是中国人的群体记忆。中国铁路客运的三大高潮,其中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人最多的时候。列车就像个流动的社会,浓缩了人生百态:身着各种流行时装的青年男女;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刚刚出生的婴儿;情侣旁若无人地嬉戏调情……现在好多了,火车也提速了,车的质量也好了,人也少了。
  社会在进步。我们得到,我们也失去。甘苦百味,这就是人生。
  
  
  
  
  2 勇于走出去,还要勇于走回来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觉得一个人不能只囿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里,要接触新鲜事物,感受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从东北搬到了北京,在北京我接触到了很多人,他们的思想给了我很多启发,也是我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比如我新近拍摄的火车姊妹片《北京地铁》,就是来到北京后,对地铁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觉后拍摄的。与其他以往的作品不同的是,我是用小型数码相机松下LX2拍摄的。因为在地铁里人和人之间距离太近,拿个大家伙一是引人注意,给自己带来不便;二是操作太繁琐,不如小数码用着方便。
  但是北京对于我毕竟还是陌生的,通过这些年走南闯北,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我的根在哪里?我的魂在哪里?所以尽管我已经搬到北京常住,但是我仍然会经常回到我的家乡。
  《最后的蒸汽机车》是我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拍的,一直拍到整个哈尔滨铁路局东北段的蒸汽机车都退役。因为我自小就梦想当一名机车长,姻缘巧合没有实现。但我对机车的情感一直没有变。每当我听到蒸汽机车高亢的汽笛声,铿锵的节奏,吞云吐雾般像一条巨龙在你身边驶过时,心脏总是狂跳。这种感情促使我不断地拍摄。这次全都是用哈苏120完成的。虽然是略带伤感的题材,但从视觉效果来看,画面无论从色彩还是构图都很唯美,这也和我从小痴迷绘画有关,也算是一种突破。我就是想用这种浓烈的色彩表达蒸汽机车在我心中的那种壮观、伟大的形象。2005年12月9日,内蒙古集通线大板机务段,全世界仅存的最后一条蒸汽火车线路正式停运。看到那些机车都趴窝了,“呼-呼-”,就像老人生命走到尽头时喘那种粗气。我知道随后就是落火,把机车里的煤给卸下来,那火逐渐消退,然后把水放出去,就完了,就死车了。当时我看那一溜溜机车在那线上停满,心里特别不舒服。
  作为摄影人,创作不是唯一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感悟人生、透视人生、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的家园。
其他文献
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果然识得其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  编辑手记 5月,已故美国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与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的51幅原作亮相CBD蓝堡国际中心的影天国际艺廊,立即受到北京广大影迷的追捧,有30余幅作品被认购,其中韦斯顿平均价格5万元人民币的作品已有6张被订购,而2800元一张的亚当斯作品已卖出了30余张。  为什么韦斯顿的
在海的一方,生活着以海为生的人们,他们传承大海的性格,用勤劳、勇敢、坚韧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以海为生的劳作是孤独而艰辛的,然而收获却又是喧闹和幸福的。当千百条渔船乘着黎明,从大海的四面八方汇集到渔港来的时候,更多的人和车辆也从城市的大街小巷流向这里。到了渔船和车辆、渔民和商贩交融在一起的时候,犹如一幅多彩动人的丰收画卷。各式各样的海产品一筐又一筐不断地从船上流转下来,被无处不在的
经常有人问我,评委喜欢什么样的作品。评委其实也有很多地方跟大家样,共同的特点之就是“喜新厌旧”,喜欢具有新鲜感的,能够让人眼前亮的作品。换句话说,也就是觉得陌生的作品。陌生——因为不熟悉,所以让人觉得新鲜。而陌生感又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因为难得见,所以产生了陌生感。这是指场景本身难以见到,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场景大多数人没办法亲临现场,而此时能够看见并拍摄下来的人就占有绝对优势了
相机帮助人们把看到的东西留下来,长焦镜头则可以帮助人们把远处的东西拍下来,用来拍近处的东西,视角就更不寻常。长焦,其实是提供一种与肉眼不同的视觉方式,所以每当看到影友扛着“大炮”四处游走举起来拍摄,你要明白,他们并不觉得辛苦,因为那里面有别样的世界,丰富得容纳天地,精彩得异乎寻常。如何睁开你自己的长焦之眼?请看我们的7种长焦方案。    1.全画幅数码单反 长焦镜头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不是非全幅
“更快、更高、更强”是永远的奥林匹克宗旨,对于所有参赛运动员如此,对于报道和记录比赛中每一激动人心瞬间的摄影器材也是如此。大型体育赛事总是检验专业顶级相机的顶级性能的战场。残酷的现实是,在这个战场上亚军、季军基本没有荣耀可言,只有冠军才是赢家,谁胜出谁就能够独霸大半江山,甚至一统天下。  转眼即到的2010年又是个体育年,2月冬奥会和6月南非世界杯加在一起,足够牵动人心。两大比赛都是对拍摄性能充满
作为佳能EOS系列数码单反相机最新一代的旗舰王牌,EOS-1Ds Mark Ⅲ一面市便受到举世瞩目。从各种性能上来看,EOS-1Ds Mark Ⅲ绝对是当今数码单反相机领域中的佼佼者,享有相机世界的王者之尊地位。如果摄影师要追求最高的影像素质,如果摄影师要体验当代35毫米顶级数码单反相机的完美综合性能,EOS-1Ds Mark Ⅲ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拍摄的享受    手握相机,我马上就被
在数字单反刚刚呈现普及之势的时候,有数款经典机型的佳能G系列数码相机,曾被认为前途未卜,似乎“小数码没戏了”,但是这类机型无论在成像品质和操控方式上都优于普通消费类机型,又有专业单反相机难以比拟的轻便特点。佳能PowerShot G10是目前G系列的最新机型,外观复古,“内心”强大,我们带您详看G10的种种细节。    主要规格  CCD尺寸1/1.7英寸有效像素数约1470万  影像处理器DIG
Q:目前,微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请问奥林巴斯PEN系列产品在竞争中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A:PEN系列数码微单相机具有以下五大核心优势:第一,打破了传统单反相机的设计瓶颈,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第二,奥林巴斯拥有强大的数码镜头群,这是其他竞争对手所无法比拟的,而且机身防抖可以使所有的镜头,乃至其他厂商的镜头都能实现防抖效果;第三,“艺术滤镜、实时向导”等实用而有趣的功能引得其他厂商纷纷效法,可见奥
拍摄、编辑一组照片,最好做到丰富、统一。丰富是指摄影技巧、表现形式、传达的内容要丰富,而统一则要求在后期编辑时,在色调、主题、风格上要统一。   过去谈组照,多讲究景别的变化,这是丰富画面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全部。即使景别一致,也能形成好的组照,比如,傅拥军的《西湖边的一棵树》。编辑一组照片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和公式可以遵循。组照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不是一个故事;可以表现一种状态,也可以反映一种情绪
柯达克罗姆胶片(Kodachrome)停产,似乎真的“胶片已死”。然而我们却看到:柯达和富士仍有专业胶片在推出:70年代日系旁轴等一批相机在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新发布的中画幅相机Fujifilm GF670需要排队订货,仿佛是购买经济适用房??传统相机从数码相机所带来的摄影普及潮流中吸收了新的拥趸,这些人和那部分坚持传统相机的人一起,成为了传统相机和胶片的新用户群,引用日本摄影界的一个词来形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