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对话性教学评价的尝试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说:“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学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从课标的上述提法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语文教学评价是师生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指路明灯,对语文教学具有导向和质量监控的双重作用。它不仅关涉到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目标的达成。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线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质的提升,语文教学评价也在积极地将关注点由学生的学科分数转移到“对话性关系”上:学生与自然的对话、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对话以及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与此同时,笔者也深切体会到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的困扰,特别是处于改革初期的语文教学评价,更是处在一个艰难的转型期。
  一、 我国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
  什么是“语文教学评价”?据有关专家界定,即“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它主要是针对教学活动中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的估价、反馈和评量”[1]。语文教学评价作为对学习结果及过程的评价,其理想状态是:学什么,考什么;怎么学,怎么考。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评价本身不具有独立性,它是依附于学习,为达成某种学习目的而存在的。然而,现实状态下语文教学评价更多的是基于“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这一目的,强调选拔甄别功能,轻视教学评价同时具有的反馈、矫正和激励功能。国内不少教育专家把这种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学评价称为“独白式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为了知识与能力而存在,而是为了应付作业、考试而存在。
  十多年前,《语文教育忧思录》中那则“根据意思写成语”的经典案例(题目要求根据“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写成语,填“齐心协力”被判错;“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填“栩栩如生”也被判错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之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为扭转不令人满意的教学评价作了积极努力。令人遗憾的是,十多年后我们又看到了类似的案例。《中国青年报》载,作家叶开的女儿在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这个问题时,因写“孔明和庞统”被语文老师以答案是“诸葛亮”判错。
  也许上面的例子较为极端,但在现实中确实还有一些教师没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他们仍旧采用独白式教学评价,不仅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趋于被动,而且在不断磨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但当学生的答案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一致,特别是临近下课时,他们常会不予任何评价地让该生赶快坐下并立即寻找其他同学来回答该问题;某校的语文教师安排学生每周摘抄一篇字数为500字左右的优秀文章或片段,并将每页纸进行一定的美化以形成学生的《阅读成长手册》,但她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只从字数和美化程度两个方面给予评价,却对学生摘抄的实际内容不予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只在字数和美工上下工夫,摘抄的真正意义被放逐了;中考的“指挥棒”作用使得某些考试要考的内容,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齐头并进地努力提分,但考试不考的内容,即使再有价值也被打入另册……长此以往,其结果将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所说的,学生在进入高一级学府时“有些分数很高,但实际读、写、听、说能力低,书面表达能力尤其低”,学生“碰到阅读中的选择题,完全是凭着感觉连猜带蒙,是对还是错,完全无把握”[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于2012年9月开始在全国各地实施。广大语文教师亟须借着这一东风,采取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铺路架桥。
  二、 基于对话理念的语文教学评价
  对话理念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种新教育观。这里的“对话”不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那种一问一答的简单聊天,而是指“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言语,以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的一种行为方式”[3],对话者之间是以一种平等的、真诚的、合作的姿态进行着彼此间真情实感的交流,其结果是双方都能通过对话达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语文对话性教学评价的实施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独白式教学评价的反拨。对话性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其中可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他们彼此之间以对话的方式形成共同体这一组织形式,并参与到评价方式与标准协商的制订中,协商时他们要关注不同个体或团体的声音,同时尊重不同对象间的差异,分享彼此的意见,以一种平等、开放、理解的姿态使教学评价成为真正对人的评价,最终实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共同发展这一美好愿景。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通过对话实现主体间的“参与、分享、进步”。[4]
  下面,笔者结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死海不死》一课的一段教学实录来详细说明对话性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5],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师 (继续启发)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1 是说明文。
  师 说明文是个大类,包括各种产品说明书、书籍的出版说明和内容提要、词典的释文、影剧内容介绍、除语文以外的各科教科书及讲义、知识小品,等等。凡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都是说明文。(指一学生)你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1 知识小品。
  师 (问全班)他说得对不对?同意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1 不知道。
  师 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知道吗?
  生1 不知道。
  师 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1 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 不,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1 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 那你为什么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要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是不是?   生1 是的。
  师 好好想想,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当时是怎样想的?
  生1 因为它是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 说得对呀!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特点,你明明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1 这是我看了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 这更了不起,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嘛!(笑声)
  课例中,钱梦龙老师向学生提出“什么是知识小品”和“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两个问题,学生却以干脆的“不知道”作了回答,但钱老师既没有板着脸批评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也没有担心学生的两个“不知道”会使自己下不来台而中断教学对话,却是抱着开放、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继续对话,向学生提出“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学生却又以“我是瞎蒙的”为师生间的对话制造了屏障。对于学生这样的表现,恐怕大多数教师将会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不是批评就是让学生赶快坐下),但是钱梦龙老师却通过降低问题难度的方式给予该学生以积极性的评价,让他与教师继续对话,并在对话中让学生成功地回答了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钱老师正是基于一种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姿态,在对学生的回答作评价时既能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又能精确诊断学生思维中的问题所在,并让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实现进步。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对话性教学评价不同于对话教学评价。对话教学评价是指:“对对话教学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即根据对话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搜集对话教学各方面的信息,对对话教学活动的价值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以促进教学主体的发展,为教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指导的过程。”[6]而对话性教学评价是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渗透对话的理念,使教学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以主体间性的关系而存在的一种教学评价。
  三、 实施对话性教学评价的尝试
  对话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的时间还不算长,实施语文对话性教学评价更是需要专家学者和我们广大一线教师不断钻研、实践才能有所突破。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性教学评价的实践和思考作出汇报,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 建立班级博客群评价学生的作文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博客对于学生来说也丝毫不陌生了,笔者班级中的不少学生已写下了数万字文字优美的博文。基于这一时代背景,笔者为班级中每位学生开通了专门展示他们各自作文的专题博客,并将这些博客组成班级博客群。此后,班级中每位同学的作文都要上传到博客群,包括笔者的下水作文也一同上传。这样一来,学生作文的读者由之前只有教师一人一下子扩大到了全班同学及家长,甚至是未曾谋面的网友。随着读者群的扩大,大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他们看来,他们现在不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而是为了众多读者而写。因在写作中建立了读者意识,学生写作时便会详细地揣摩字句,组织篇章,力求写出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赢得读者的好评。另一方面,博客群的出现使班级中的同学可以欣赏到其他同学的同题作文,在横向比较中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实践,笔者还发现,每篇博文后面总会有很多同学评论。这些评论大多数极为深入细致,从错别字到用词不当,从病句到段落结构,甚至还会有分析文章是否与教师命题相符的点评。每当笔者看到这些细致的点评,内心深处总会被蕴藏在学生中无穷的学习动力所感动。
  笔者认为,用博客这种方式来展示、点评学生的作文,学生、教师、家长甚至网友之间是处在作者—读者这样平等地位上的不同主体,对于每一篇博文,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标准的开放都极大鼓舞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辛苦写作换来的不再是几个表示等第的分数,而是众多读者阅读后留下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此种实践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可以更加立体、真实地对学生加以评价;评价中也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别和卓异性表现,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怪才”,给他们以应有的发展空间,有效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扬长避短。
  (二)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发展
  档案袋评价方法也称学习档案记录,是近几年广为提倡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目的地选择、搜集一系列学生学习成果,向学生、教师及家长反映学生成长的过程,以此反思学生的进步与不足,改进教师的教学设计,激励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
  笔者在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时,事先一定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多番沟通,使他们充分明白创建档案袋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学生本人是档案袋建立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家长是他的参谋,为他提供各种帮助,以便将最能反映学生本人的学习成果收录到档案袋中。通过对话,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了默契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选取档案材料的工作不再是教师一人的任务,而变成了每个学生身边所有人的工作;另一方面,摆脱了教师把学生的考试试卷往资料夹中一放就算建立了档案的错误方法,而是在多个对话者之间,通过协商决定最有价值的档案材料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与学生、家长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努力,不仅在档案袋中收录学生平时考试的试卷、作业和作文,还搜集反映学生某一时期心态的随笔、喜爱歌曲中的歌词、爱读的文学作品和学生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学生的作文,不是仅收录最终的定稿,而是包括初稿、修改稿和在班级博客中其他同学、家长、教师、网友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一并收录。这样一来,学生完整的写作过程就被保留了下来,他的成长足迹才算被真正地记录。
  (三)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话性评价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笔者了解,从2009年开始,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努力体现新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要求学生阅读文章后完成类似“思想感悟”表达的开放性试题。如2002年山东省济南市的一道语文中考题,要求学生在阅读完《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文后,回答是否同意作家在文中的观点,并就某一方面写一段话来说明自己的理由。又如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中考试题:“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为了让学生适应未来考试的命题趋势,更为了学生能在平时阅读时落实课标要求,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笔者会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走进作家和文本,通过文章的中心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作者用词的感情倾向等方面解读作者和文章。如在冰心的散文《荷叶母亲》教学时,让学生品读文末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从中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眷念与对母爱的歌颂。在鲁迅的《故乡》教学时,让学生感悟描写人物的语言中品析作者的情感,从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倾向。
  参考文献:
  [1] 刘永康. 语文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7.
  [2] 王丽. 语文教育忧思录[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97.
  [3] 郑金洲. 对话教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5.
  [4] 翟志峰.参与·分享·进步——试论对话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
  [5] 郑桂华,王荣生.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2~33.
  [6] 靳玉乐. 对话教学[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94.
其他文献
学科课程生本化,就是指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下,围绕学生现实需求和智能基础对学科课程进行变革,以便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赋予学习以学生生命的意义。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让“天书”落地,走进心灵。它是对以知识为本的课程的一种反叛与修正,更有利于学生穿过表面上的符号去感受学科内在的美妙。当然,学科不同,学生年龄特点有异,学科课程生本化的改造也不可能“一个方子开药”,我们应避免犯以偏概
环境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既要求掌握环境艺术的设计模式,也要求学生能够真正的将自身的创造力融于环境艺术课程中,要在相关的环境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智慧的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中小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变革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在《特色发展,文化育人》的报告中指出:中国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着眼于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素质.如何运用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促进大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丰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曾提出要完善完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社区体育和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介绍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如何加强和改善高校的行政管理工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当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标准,着力探讨了目前的评价体系中被忽视的盲点:1.学生的生活环境,2.文化修养,3.理论基础,4.自主性发展,5.合作
【正】 7.栾川老君山林场 栾川老君山林场日本落叶松良种基地始建于1991年,1996年11月通过验收。基地规模1690亩,其中种子园500亩,母树林1000亩,繁殖圃10亩,采穗圃30亩,实验
随着社会民生的发展,高层住宅建设中,设计空中绿化景观,改善高层住宅视野及生态环境,应用绿植来提升高层住宅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有助于提升高层住宅的宜居性。以下本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