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探索者的香格里拉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念青东段隐秘山峰
  
  念青唐古拉是户外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一条山脉,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的分水岭,这里隐藏着逾百座6000米以上未曾攀登的山峰。如果没有云层的遮挡,在飞往拉萨的途中可以清楚地俯瞰白雪皑皑的连绵山脉和青葱茂密的原始森林,这些巍峨壮美的山峰令人印象深刻,却无从知晓其详细信息,这是一片尚待深入认识的山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陆续有来自日本,英国和新西兰为数不多的队伍对这一地区的部分山峰进行了探索和试攀。直到2001年夏秋,日本山岳会的中村保先生整理出版了《To the Alps of Tibet》介绍这里的山峰资源。之后受这篇资料的影响,念青唐古拉东段的隐秘山峰开始吸引很多优秀国外攀登者前来探索并尝试完成首登,例如英国的MickFowler(2005年首登卡加乔、2007年首登马纳绰,详见本刊2005年第期,2007年第期)。
  念青唐古拉东段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湿润,冰川众多,雪峰林立,也哺育了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风光如画的自然景观,精彩纷呈的户外资源,再加上古老的村镇和独特的民俗,一些国外攀登者称这里为“西藏的阿尔卑斯”。
  
  
  巴松措周边的未登峰
  
  8月25~26日,我们分别拜会了西藏登山学校,西藏登山协会,西藏登山队的朋友及相关人员,就念青唐古拉东段的山峰情况作了交流。登协外联部由于负责接待国外登山队,我们找到了曾担任联络官或翻译而到达过该地区的次仁和达娃。
  次仁在1999年陪同新西兰队侦察杰青那拉嘎布,2001年陪同中村保考察巴松措北部河谷。2007年陪同Mick Fowler攀登嘉黎达孜村南部的马纳绰,并在不久前刚陪同日本队伍考察了易贡至嘉黎一线。他们帮我们解开了国外信息中的一些不明之处,而我们计划书中的攀登及山峰信息有很多也是登协以往所不了解的,因此登协对考察活动表示出很大兴趣,约定在考察结束后进一步交流。
  8月26日晚,考察队抵达巴松措南岸的结巴村,这是考察线路的起点。从这里,西北方向可以看到沙阿玛热则和西侧的瞻巴拉这两座6000米山峰,东北方向可以看到自东向西耸立的杰青那拉嘎布,林布刚增嘎布和阿玛杰姆达增三座6000米左右的山峰。次日起连续三天因雨无法进山,先向当地村民询问邻近山峰情况,并考察了巴松措北岸的进山线路。30日上午,天气有好转迹象,我们首先徒步进入巴松措北岸山区,从求子洞景点桥头东侧的山路沿溪而上接近沙阿玛热则。
  在上升过程中天气再次转坏,下起小到中雨,天色渐晚仍不见消停,考虑到继续攀登已无可能到达预计营地,决定下撤到已废弃的沙阿村旧址附近的平坦草场扎营。31日上午,我们拍摄了从云雾中短暂露出山峰主体的图片,并了解清楚进山的几条线路后决定返回,这是一座尚无攀登者尝试的山峰。
  在从巴松措北岸的布如村到冲久村的返回途中,转好的天气让我们发现了以往未见报道的夏拉吉布,它位于巴松措西侧的木巴村附近,峰顶近似象形文字的“山”,同样是座难度较大的技术性山峰。
  
  新措至钟措的马蹄形山系
  
  行前我们仔细研读了GoogleEarth卫星地图并制作了等高线地图,注意到新措与钟措之间是一个由十余座山峰环绕而成向东北凸起的马蹄形山系。拟订的计划是分别由新措和钟措两个方向考察这个山系的东西两侧,西侧的杰青那拉嘎布、林布刚增嘎布已有来自新西兰和美国的攀登者尝试过,但都未能登顶。
  9月1日,考察队动身前往新措,但是这一天的新措河谷依然是云遮雾绕,无法一窥山峰真容。在我们考察的二十多天里,只有9月17日全天晴朗,没有下雨:受频繁降雨和云雾的影响,这次考察最后只完成了计划行程的2/3,部分山峰的拍摄和攀登线路的观察也不尽如人意。藏东南地区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多变,攀登季节和时间的选择是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10月2日上午,经过一夜的强降雨后,天气突然转为降雪。新措方向的考察几乎毫无收获,我们决定返回,在临近结巴村的白兰措(地图标注普刚落措)河谷入口,观察到这个马蹄形山系凸出部的高大雪山,看上去颇有些诱人。它可能是当地村民所说的普刚落(意为无法逾越)雪山,我们决定将来进行探索。
  从巴松措东北的错高村出发,徒步七个小时后。到达钟措湖头设立营地。这次我们重点考察的是杰青那拉嘎布和林布刚增嘎布,英国植物学家金敦沃德在1926年出版的《雅鲁藏布峡谷的谜》一书中提及了NamlaKarpo这座惹眼的山峰并附了照片。
  
  1999年,一支由John Nankervis率领的登山队在照片的指引下来此守候了一个半月,据当时担任联络官的阿克布回忆,这支队伍试攀到了雪线附近海拔5000~5500之间。2002年美国人Mark Jenkins和JohnHarlin也是在海拔5240米的地方遇雪崩而返。
  我们前进到钟措冰川,其末端堆积了大量冰川移动携带下来的碎石,季节的缘故,周围山峰雪线都比较高,冰川的北面和西面分布着几座可以尝试的山峰。而杰青那拉嘎布和林布刚增嘎布在钟措这个方向有较多的岩石路线,地势陡峭,从地形上判断,白兰措方向应该是相对容易的选择。
  
  从左木达增到双果措
  
  9月4日,我们离开结巴村,进入巴松措以北错高村至扎拉村的河谷。从扎拉村继续向西经拉玛尼荣牧场可以到达扎拉河的源头——内朗东南侧的冰川,而内朗及其周边林立的数十座未登峰正是我们这次活动三个考察区域中最重要的一个。内朗位于工布江达县朱拉乡和嘉黎县忠玉乡交界处,是当地的神山,海拔6870米,可能是念青唐古拉东段的第二高峰(最高峰色普岗日,海拔6956米,位于边坝县加贡乡和比如县交界处),但在尼洋河和易贡藏布之间的崇山峻岭之中,内朗不仅是最高峰,而且不论是从山形还是从连同东西北三条山脊组成的地形来看,都如同帝王一般坐北朝南高高在上,俯瞰着万物生灵。所以,沙阿玛热则无论是天王宝座还是国王宝座都应该让位给内朗。
  9月6~11日,我们往返于扎拉,拉玛尼荣、左果果至左木达增之间,对沿途部分山峰做了考察,并初步确定左果果东峰将是未来我们在该地区尝试攀登的首座未登峰。左果果是拉玛尼荣牧场西北处的地名,徒步2~3个小时可到,其北侧无名群峰和冰川暂以地名来命名,群峰中东西各有一峰高度上难分仲伯,而从难度来看东峰更适合熟悉冰雪技术的爱好者。
  从左木达增折返回左果果后,我们在10日从河谷营地上升900米,到达海拔4610米覆盖高山草甸的山头,这里是每年四五月村民采虫草时的营
其他文献
现代攀冰技术诞生前的上世纪40-60年代,无疑是阿尔卑斯攀登的黑暗时期,那时阿拉斯加的攀登基本上只是穿越莽莽冰原的探险。你可以参考沃特曼在《高峻的阿拉斯加》中的描述:老杆子们知道如何顺利通过那些凶险的地形……  这就是我在2006年5月明媚的春日里,盘旋在Yenma冰川上空时的想法。此行是寻找阿拉斯加山脉最遥远的秘境之一——鱼鳍峰高差1200米的南壁。严格来说鱼鳍峰是福拉克山的卫峰,它仅有的攀登也
糗事发生的那刻,你是不是感觉到空气仿佛凝结,场面说不出的尴尬?如果你和我一样遇到友好幽默的路人,他轻描淡写一句话就能把你从这份沉重中解放出来,或是心里感觉暖暖的,或是爆笑到肚子疼忘了尴尬。  从小镇开往省会的班车是三天一班,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那天我是拼了命地挤上去,在司机旁边抢得个可以站立的地方,可是手却无处可扶,只好抓着装零钱的票箱保持平衡。突然,司机在一个转弯处紧急刹车,我就感觉抓起个东西倒
如果说音乐没有高低之分那么音乐节的优劣则有十分明确的判定标准。观众都是五感俱全的人,媒体的哄抬谁也骗不了。中国的音乐现状是堪忧的,民族的都被包装了,摇滚的全都跑调了,只剩个流行音乐还都网络化了。到底谁在搞音乐?  于是,当一个没有音乐可搞的国家开始搞音乐节了,一场劫难便开始了。  现在中国的音乐节兴起一股户外风从每年一度的迷笛到正在兴起的摩登天空音乐节,主办方都希望可以把场子拉到室外,天为幕地为台
数字    自2000年国内第一个业余爱好者阎庚华攀登珠峰以来,共有45名国内非职业登山者登顶珠峰(2000年1人、2002年1人,2003年4人、2005年2人,2006年5人,2007年12人,2009年20人),其中遇难两人。也就是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非职业登山者,通过商业登山,在珠峰的登顶死亡率为4.44%。这个登顶死亡率,之所以低于截至2004年的珠峰总体登顶死亡率,是因为这几年国
苗族刺绣是伴随着苗族服饰的出现、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装饰艺术,它那神秘而远古的气息和不可捉摸的感觉。令人着迷。苗绣不仅是苗族不同支系特征的体现,也是苗族女人情感的寄托,她们把自己的梦想与心事都融入到一针一线中,更是苗族社会发展历程的写照。    去往交通>>  施洞位于清水江畔、台江与施秉两县交界处,凯里客运站早上有长途车直达,车程大约两个半小时。台江县城台拱镇到施洞也有穿梭往返的中巴,约两小时到达。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路途中总有无数风景随之而过。曾经有一处别样的风景,它虽普通,却给予我勇气和力量,激励我战胜困难和挫折,在我心底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痕迹。  那天下午,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抬头仰望,那湛蓝的天空在我眼中是灰暗的;低头俯视,那碧绿的草地也是灰暗的。在我眼中,四周似乎都是暗沉无比的。因为下午的考试成绩让我的心坠入了海底。为什么就这样一次次与优秀擦肩而过呢?我也挑灯夜战过呀!我也有苦战题海
不知什么时候,家里的飘窗外多了一捧乱蓬蓬的鸟窝,就好似忽然出现的一般。傍晚时分,鸟窝的主人出现了,竟是一只灰色的野鸽子,它那圆滚滚的身子实在惹人喜爱。  自此,我的生活中有了一份期盼。希望它可以在我回家时也能够飞回巢中,彼此陪伴。相遇时,我们两个经常会隔窗互相观察,它总是转着那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我,踱着小方步,气定神闲。  一人,一鸟,一窗,就这么安安静静。  某天清晨,我惊喜地发现,窝里竟多了两枚
新娘:琦琦  新郎:排骨    缘起    我们是在2002年秋天认识的,那时候我们都在川西旅行,在旅行中还好啊,她在我眼里是个坚强的姑娘,不过,当时没啥感觉。2002年冬天,我们一起去了东北,一开始也是没啥感觉,但是东北天寒地冻的,我们都是南方人,不就都想相互依偎下嘛,然后,我也没求婚,就水到渠成了。我没给她写过情书,真的没有。   因为在户外结缘,我和琦琦就更频繁地一起旅行,从漠河、平遥、北京
  
如果你处理事情的能力超强,对琐碎不厌其烦,且乐于在繁琐中找到乐趣,恰巧你又是多血质,不是A型血,双子座,天秤座或白羊座,及自觉能对号入座者,那你不妨直接研读心得和方法,背包上路。  ●参加网络海选,用大浪淘沙后的幸存感支撵“600米沙滩跑,150米开放水域游泳,九公里自行车骑行,4.5公里爬山,1.5公里村庄穿越,六公里跑步,六公里自行车骑行,两公里沙滩跑。好像他们是被我一个个击倒”,这是路虎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