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CO2地质封堵能力评价参数研究

来源 :石油化工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xi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对封堵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特征、突破压力等参数进行分析,最后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封堵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长4+5油层组主要以含泥岩屑长石粉砂岩和含泥极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黏土矿物含量高;孔渗物性差、排驱压力高、孔喉半径比大,属于中高排驱压力-微喉道型;突破压力介于7.92~12.5 MPa,突破压力高且长;封堵层厚度介于20~30 m,综上所述表明研究
其他文献
注CO2提高采收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采用注CO2提高采收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10%~20%。注CO2提高采收率通过降低原油的黏度,使原油体积膨胀,降低界面张力等方式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本篇文章针对塔河油田一区三叠系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和油藏工程理论,通过对注采井网优化、注入压力优选、注入量优化、注入速度优化、注采比优化和交替注入周期的优化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航海类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当前GMDSS理论课程教学存在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理论与实操脱节等问题,提出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课程教学.根据G
文章介绍了设备完整性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及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实施的必要性,同时根据中石化传统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详细叙述了中国石化炼化板块完整性管理的试点应用及推广情况。结果显示,该管理方法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文章还对今后进一步推广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提出了工作目标和希望。
文章对国产化大型生成气压缩机的设计选型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围绕温度控制对其配置和布置方案等设计要点进行理论分析。方案通过将两级压缩带中间冷却与压缩机腔体喷液冷却进行组合配置,将一、二级出口温度很好地控制在72℃以内,确保与最高上限温度80℃留有足够余量;同时,创新地提出两台压缩机共用一台汽轮机驱动的并联布置方案,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并降低整套机组的操作难度。最后结合机组实际应用后的现场运行数据来验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并提出优化方向。
低压气井管理是低渗气藏开发中后期保持长期稳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针对M气田气井低压影响因素多,开发对策制定困难的情况,在气藏地质特征分析及单井开采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将气井按照低压成因分为高采出程度、物性差、井筒积液、气井产水四类,并提出了不同类型气井治理对策,为气田持续稳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螺柱疲劳评定对于疲劳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JB/T 4732—1995(2005年确认)附录C中给出了对疲劳设备的螺柱进行疲劳分析的方法。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疲劳设备接管法兰用的紧固螺柱进行了疲劳分析,验证了工程中螺柱疲劳评定方法的合理性,同时给出了疲劳设备螺柱使用的合理化建议。
介绍井下电动取心测井仪井壁取心仪作业过程中检测岩心的一种方法,简称岩心检测模块,岩心检测模块是机械旋转井壁取心仪的主要模块之一,通过该模块,可以实时辅助操作工程师判断该层位是否获取岩心,使用该检测方法可以实时得知取心成功与否,本文介绍的岩心检测模块采用机械和电子模块共同实现其功能,主要原理为通过机械连杆结构的运动,以及力的转换,并且通过电路的采集上传至上位机,判断是否有岩心通过,经过电路处理,不但可以判断是否获取岩心,还可以检测该岩心的长度。本文针对该种检测方法的结构特点、设计原理及工作状态以及现场应用进
致密油藏资源量大,但储层物性差,单纯依靠衰竭开采存在采出程度低等问题,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典型致密油藏储层参数,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井CO2吞吐开采致密油藏的生产规律。结果表明:(1)CO2吞吐能明显提高日产油水平,最高日产油量提高近4倍,显著改善致密油藏的开采效果;(2)较高的CO2周期注入量和较长的焖井时间下,可获得较高的产油量;随注气速度增加,产油量有一定波动;平均周期产油量和CO2换油率随
油基钻井液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钻井液体系类型,其良好的井壁稳定能力和储层保护性能得到油田的广泛认可。然而由于油基钻井液作业后不可避免会有泥饼残留在井壁和井筒内,这些残留泥饼会堵塞储层孔喉通道、堵塞井下工具如筛管,进而影响后期测试生产。针对这一问题,室内构建了一套油基泥饼解除液,通过功能助剂的针对性设计,提供了解除油基残留泥饼固相伤害的技术手段,并且推荐了一套适合现场施工作业的施工工艺流程。油基泥饼解除液体系和配套工艺必然有助于改善油基钻井液的储层保护效果,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
主要针对无油螺杆压缩机在煤制乙二醇含DMC低压排放气回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并解决了压缩机工艺流程、螺杆压缩机选型、喷液介质选择以及循环喷液量、甲醇补液量、废液排放量、轴功率与排气温度的关系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采用仿真模拟软件ASPEN进行分析,得到设计条件下[入口状态为0.002 MPa(表)/45℃,排气压力为0.25 MPa(表)]的最优出口操作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为78℃),与实际运行装置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研究的可靠性。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螺杆压缩机在煤制乙二醇含DMC低压排放气回收领域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