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造假与打假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ang123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假冒伪劣行为危害极大,尤其是药品、食品领域的造假行为更遭到人们的强烈谴责。而历代朝廷在打击这些行为方面也都出台了许多规定,有些规定相当严厉。比如,有人因造假灭三族,度量衡器须“年审”,刻石经应对“学术造假”……
  因造假被灭三族
  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造假现象的存在及其危害。早在西周时期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如果不合规格就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兵车如果不合规格,不准在市场上出售;织出的布帛,经纬密度如果不合规格、幅宽不合尺寸,不准在市场上出售;布帛染色达不到正常颜色标准,不准在市场上销售。总之,那些质量不合格、规格不达标的货品都禁止上市。这表明,在先秦时代已经存在制假售假的现象了。
  尽管官府对制假售假者屡有打击,但由于利益的驱使,仍然有一些人铤而走险。汉文帝时有一个名叫新垣平的人,就是一个造假高手,他伪造的东西是玉杯、周鼎,特意在上面刻了“人主延寿”几个字。他拿着这些东西跑去献给汉文帝,说是在黄河发现的,预示着传说中的“周鼎”将会在汾阴出现。汉文帝一开始相信了,派人在汾阴建庙祭祀天地,希望“周鼎”出现,而“周鼎”真的出现在了汾阴。其实这是新垣平预先埋下的,“周鼎”其实是他的杰作,此事最终败露,新垣平被夷灭三族。
  度量衡器须“年审”
  有造假就有打假,从国家立法层面打假是最有效的手段。据考证,中国最早关于打假的法律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主持制定的《法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内容非常丰富。在其中的《五杂法》中规定经营药材的人不得售假,要按医生所开的处方配药卖药,如胆敢制假售假,一经发现将受笞刑处罚,因此而造成人员伤亡的要被流放。
  到了秦朝,相关法律规定更加严厉,卖假药者将会受到墨、劓、刖、宫、大辟等刑罚。唐朝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商品也日趋丰富,造假行为也更加普遍和专业化,打假的法律规定也必须适时跟进。唐律中关于打假方面的规定十分具体,对假冒伪劣商品,唐律将其认定为“行滥”“短狭”。“行滥”就是质量不合格,“不牢不真”; “短狭”就是尺寸短缺或缺斤少两。制售以上不合格商品的,一经发现要受到“杖六十”的严惩。
  为杜绝市场上的“黑心秤”,唐朝规定商户使用的度量衡器必须定期进行检验,其中京城的商户每年8月到太府寺查验,外地商户则到州县衙门。大家带着所使用的度量衡器经检验合格后可领到合格证。只有经过这种“年检”的度量衡器才能在商品交易中使用,否则将处以“杖七十”的刑罚。
  茶叶造假花样多
  唐宋以后,人们饮茶的习惯越来越普遍,茶叶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好茶、名茶,往往供不应求,于是有些不法商人开始了这方面的制假售假。在宋朝,最常见的茶叶造假手法是在劣质茶叶里添加各种香料,可以调配出类似于各类名茶的味道,或者在散茶里掺杂枯草、在茶粉里掺杂米粉。当时人们很喜欢茶砖,有些商家制茶砖时在外面用好茶叶,里面用劣质茶叶,从表面看根本看不出好坏。不仅普通百姓喝的茶有人造假,就连专供皇家的茶叶也一样敢假冒。
  为了制止市场上的制假售假、尤其是食品领域里的造假行为,宋朝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宋朝颁布《关市令》,借鉴唐朝的做法,对商户使用的秤、天平、布尺等进行定期审验;同时要求市场管理人员每月抽查一次,检验、抽查不合格,或者被人举报缺斤少两的,处以“杖六十”的刑罚。对于其他制假售假行为,根据情节以及所造成后果的轻重,分别给以不同的惩罚。
  打击假药重在统一标准
  药品是医病救命的,俗话说“人命关天”,按理这方面的造假行为应该相对少些,但出于逐利的本性,不法商人也打起了药材造假的主意。
  《本草经集注》《唐本草》《本草蒙筌》《本草纲目》等古代著名医药著作中大量记录有药材作假的方法。有人经过梳理,发现这些药典中所记载的假药种类,魏晋南北朝及之前有24 种,唐宋有34 种,明代52 种,清代187 种。
  相比其他造假行为,假药的危害无疑更大,所以这也是历朝历代重点打击的对象。制售假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打击这类行为也需要专业化指导,所以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制定统一的药材标准十分重要。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就被医家奉为本草指南,也是辨别假药的主要工具书。
  到了唐朝,新的药材不断增加,朝廷命人重新编订本草药典,最终编成了一部《新修本草》。全书共54 卷,载药物850 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到了宋朝,朝廷曾下令各郡县将本地所产药物绘图,连同样本送往京城,在此基础上编成了一部《本草图经》。全书共21 卷,收录药材780 种。更为难得的是,该书还附有本草图谱933幅。
  刻石经应对“学术造假”
  在古代,还有一种造假行为也时常出现,那就是学术方面的造假。汉代的读书人喜欢辩论,涉及到典籍的版本问题,大家都认为自己手里的才权威,于是互不相让。争论无果时,大家纷纷去找依据,结果朝廷的国家图书馆兰台就经常被一些无聊的文人打扰。不过,输了的人也有不认输的,他们的办法是篡改兰台里的权威版本,把它们改成与自己手中版本一样的,于是兰台收藏的经籍被改得面目全非。
  汉灵帝时,著名学者、书法家蔡邕实在看不下去,就向汉灵帝提出建议,组织权威学者,考据出这些典籍的最权威版本,把它们一一刻在石头上,今后谁都不能再篡改。汉灵帝批准了这项耗资巨大的文化工程,命蔡邕负责这项工程并亲自撰写碑文。在蔡邕的主持下,一批當时最优秀的学者参与到此项工程中,校订出《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孝经》《公羊传》等七部儒家经典,共20.9 万字,全文刻制在46 块石碑上,每块碑石“高一丈许,广四尺”。由于它们被刻制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史称“熹平石经”。
  其后,历史上至少还有过 6 次这样的刻经行为,如曹魏的“正始石经”、唐朝的“开成石经”、五代的“蜀石经”。这些刻在石头上的石经,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图书编辑出版活动,目的是保存经典、统一版本,除弘扬儒家经典外,“学术打假”也是刻制它们的重要动机之一。
  (《文史天地》 陈忠海/文)
其他文献
如果你想搬迁,得去办理“路引”出行证;如果想出国,得经过官府同意,并办理“通关文牒”;如果你成外交官了,还能持节出使……生活在古代想要出远门,手续也是必不可少的。  曾经,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过是带着行李、身份证、车票出发。然而今年的春节旅行及往返外地工作的人们体验到了疫情时期的严格管控:从不少地方要求返工人员开具健康证明、填写纸质记录单等举措,到后来“健康码”横空出世,绿码验证才能顺利出行,要出门的
期刊
张难先立即拿出宋美龄的花销单据摆在蒋介石面前,对蒋介石说:“这是半个月前夫人来浙的花销,共计13780元,您看怎么处理?”蒋介石很是尴尬,只得说:“谁开支,谁负责。”幸好后来有人打圆场,才没让蒋介石在欢迎大会上出丑。  在尔虞我诈、蝇营狗苟的民国官场,张难先算得上是一个政治另类。他特立独行,不与污浊势力同流合污,敢说敢为,为恶者忌,为清者敬。  两袖清风无所畏惧  1928年张难先在担任湖北省财政
期刊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这句经典台词影响了几代人。只是,这一次,“胡汉三”再也回不来了。前不久,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江病逝,享年95岁。观众评价他:演了一辈子坏蛋,做了一辈子好人。  “俩大眼珠子冒的全是凶光”  经典电影在人们的记忆中是抹不掉的。有两句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影响了几代人。一句是电影《地道战》中汉奸汤司令的:“高!实在是高!”另一句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胡汉三的那句:
期刊
公元前88年,罗马最著名的将领苏拉将一个猪膀胱充气后,用墨水和胶水的混合物在上面书写军情。收信人拿到瓶子后,取出膀胱,充气后再阅读。通过这种方式,苏拉的军队一举杀死数千敌军,奠定了在希腊的胜利。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审议通过,密码管理踏上了法治化新征程。密码工作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特殊重要工作。  在古代,文字密碼就是当代密码学里的隐
期刊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治理境界:为政“不能欺”“不敢欺”“不忍欺”。通过为政以德达到“不忍欺”的治理境界,是中国之治的标志性特点之一。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治理境界:春秋时子产治理郑国,严密的法律和监督机制使人不能作恶,达到了为政“不能欺”的境界;战国时西门豹治理邺县,通过设置严厉的法律制度,使人不敢作恶,达到了为政“不敢欺”境界;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宓子贱
期刊
不论从最早的《金瓶梅传》手抄本之流布,还是《新刻金瓶梅词话》《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之刊印,《金瓶梅》的出版之路,备受艰辛。而其研究价值,目前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文学范畴。  《金瓶梅》乃是成书于明代中晚期的长篇小说,共100回,虽说写的是市井之事,但描述各色人物2000余名,号称“四大奇书”之首。  然而不论从最早的《金瓶梅传》手抄本之流布,还是《新刻金瓶梅词话》《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之刊印,其出
期刊
民国报刊围绕溥仪第三次“登基”前后的新闻报道活动,较为全面地记录了这一事件。这些报道,主题鲜明,对溥仪、伪满洲国的报道不留死角,是溥仪一生的大事记,这些报道向后人展示了他复杂、灰色的人生轨迹。  报刊报道曝露溥仪的“傀儡”本质  1932年3月9日,侵华日军让溥仪在长春就任“满洲国”的“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3月1日,“满洲国”改为“大满洲帝国”,改年号为“康德”,溥仪正式“登基”称帝。
期刊
古代,人们将海底想象为幽冥世界。为防止死在海中的亲人堕入苦役,吴越地区会用稻草人在海滩上举行招魂仪式。还有一些有名的人物,在海中溺死后被人们尊为神明。比如唐代诗人王勃,死后被人们尊为“水仙尊王”。  如今随着科学发展,鬼似乎只是一个带给我们感官刺激的形象,用来挑起人心中的恐惧。  但在古代文士圈里,鬼之有无曾作为严肃话题被讨论。古人为何会对鬼有如此执念,以至倾注笔墨,让它变得真实可信?  什么是鬼
期刊
1952年,日本战犯的所有指控均被取消。这时,渡边睦弘冒头出现了,他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保险推销员,并且变得富有。4年后,他公开接受一家日本杂志采访,声称自己“不想被美国人评判”。  二战结束后,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列了一个最想抓到的日本战犯名单,一共40人。这些战犯大多是政治家和军队高官,唯独有一个日本兵赫然在列,而且名列第23位。这个日本兵就是渡边睦弘,军衔是陆军下士。他究竟做过什么坏事,惹得
期刊
慈禧太后“钦点”甲第时,一眼看见“王寿彭”三字,“龙颜”大悦,为取“寿齐彭祖”的吉祥之意,毫不迟疑地点了王寿彭。光绪二十九年的状元就这么诞生了。王寿彭中状元真的实属偶然吗?  自顺治三年丙戌(1646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停止科举,258年间,山东共出了6个状元。他们是聊城的傅以渐、邓钟岳;济宁的孙如谨、孙毓桂;潍县的曹鸿勋、王寿彭。其中,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状元,而王寿彭则为光绪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