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平台用户体验之界面易用性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d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学习平台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载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教学的平台。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线学习平台的界面易用性,以及评估使用者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操作与认知,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未来在线学习平台界面设计与操作建议。本研究将针对三款在线学习平台: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和中国大学慕课进行比较,实验采用单因子组间实验设计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三款应用界面在课程添加至[我的课程表,我的学习]中(任务三)、下裁课程(任务四)之分析中具有显著差异。②三款应用界面在SUS系统使用性量表之分析中具有显著差异,网易云课堂和中国大学慕课优与腾讯课堂。
  关键词:移动学习平台;界面易用性;使用性测试
  移动学习平台主要通过在线培训课程、习题练习、培训交流等情况,实现企业对员工的远程培训,老师对学生的远程教学,学员对自我的提高等。移动学习平台因其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且大部分课程免费等特点,受大众所欢迎。
  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慕课是中国现有在线课堂中使用人数前三名的在线学习平台,其除具备了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全球的资源与学习者的大规模性;让学习者可进行讨论、问答与分享的强互动性;课程内容和环节以学习者为出发点的“以学生为中心”性。
  一、文献探讨
  移动学习平台的易用性研究是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已有的教育平台的用户体验研究中,易用性研究占据了绝大部分。易用性研究主要关注用户对产品功能性方面的体验,较早的研究并未深入探讨易用性的维度,较为笼统的对其进行了评估。
  总体来说,现有文献对易用性研究较为成熟,其中涉及的易用性维度主要包括有效性、效率、满意度、可记忆性、易学性、易理解性等,但尚未有研究形成对移动学习平台完整理论体系,对易用性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
  在我国目前的线上学习中,已逐渐开始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对交互进行了很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从交互方式、交互媒体、交互反馈等多个方面来研究如何提高学习质量等,希望能够通过对各类交互的提高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
  不可否认的是,在各类线上学习过程中依然存在回避者,他们较少或根本不参加在线学习,教学交互的实现水平也显著低于参与者( Taylor,2000)。此外,Karel通过分析研究也指出,目前在线学习中存在两个误区:①过分地相信学者能主动的实现各种交互;②过分关注教学内容,忽略了学习者的心里层面的社会性交互。Karel特别强调了在线学习中的社会性交互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Karel,2002),这一点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总之,我们应该更加充分的认识到在线学习中影响学习效果的交互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有效地提高学习行为的发生,是目前在线学习实践和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究移动学习平台交互界面的易用性研究,帮助学习者与在线学习平台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从文献探讨中了解在线学习、易用性研究等相关理论。在三款在线学习平台: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慕课设计操作任务观察实验,观察受测者对于操作的流畅性和所遇到的问题,更深入的分析使用者的操作行为。每个受测者进行5项任务操作,进行时间的绩效记录并填写“sus系统使用性尺度量表”,并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和实验得出的结论提出建议。
  (一)实验对象
  本实验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没有使用过此三款移动学习平台的受测者,共邀请30位受测者,每个受测软件10位受测者。受测者年龄分布在20 - 45岁的范围内;教育程度均在本科以上,其中博士10位,硕士16位,本科4位;男生18位,女生12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第一阶段采用单因子变异数组间实验,为避免受测者因熟悉实验样本而产生实验结果的偏差,从而邀请从未接触过此三款移动学习平台的30位受测者进行试验,在实验过程中均操作相同任务并记录任务操作时间,将试验结果数据通过SPSS进行分析,进而对移动学习平台交互界面易用性进行进一步研究。三款受测样本皆可满足以下五项操作任务内容。
  在研究后期采用访谈的方法,对受测者进行测试后的提问,发现其在使用移动学习平台中出现的问题,包含了对于受测样本之优缺、主观偏好、感受与建议,确定影响用户在移动学习平台中易用性的因素。
  (三)实验流程
  第一阶对受测者进行基本资料的询问,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
  第二阶段进行实验任务操作;
  第三阶段透过绩效量測法( Performance measures),以单因子组间方式进行任务实验,比较三款在线学习平台使用之绩效,再以系统使用性尺度量表( System Usability Scale,sus)做问卷调查,综合任务绩效与评量分数探讨三款在线学习平台之优缺点。
  第四阶段对受测者进行测试后的访谈。
  整体方法以量化分析为主,质性访谈为辅以利最后的结论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执行任务时间绩效分析
  任务操作绩效,以秒为统一单位,时间花费愈短,则表示绩效愈高。经由SPSS单因素ANOVA数据分析,任务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从结果可知,任务一、二和五P值大于0.05,表示实验样本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任务三和任务四P值小于0.05,表示实验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利用Scheffe事后检定逐一进行分析。
  1.实验任务一之分析与讨论
  任务一为“搜索复旦大学的课程”,其Scheffe事后检定结果(F=2.12,P=0.1408>0.05),没有显著性,说明三款在线学习平台在搜索策略上几乎没有偏差。搜索框是一种常见的交互控件,用于精准提取信息中的准确内容。经界面比对,三款软件的搜索框都位于APP首页的顶部,处于显眼位置,用于查找网站中的内容,且三款软件的搜索框都属于有提示搜索框。   2.实验任务二之分析与讨论
  任务二为“从学科分类中选择与‘互联网/计算机’相关的‘编程语言’中的Java课程”。此任务时间绩效无显著差异(F=2.63,P=0.090>0.05),即腾讯课堂(M=21.50,SD=13.42)与网易云课堂(M=32.58,SD14.72)及中国大学慕课(M=22.31,SD=6.18),三者间之操作绩效无显著差异存在。任务结果分析如下:
  从学科分类找到相应学科较为简单,只要点选页面内的设定符号,就能找到相应的课程。同时,在任务一时,已经有大概浏览分页,因此在进行功能设定时,能够较快找到相对应的功能位置。
  3.实验任务三之分析与讨论
  任务三为“添加此课程到‘课程表/我的学习’中,并到‘课程表/我的学习’中找到刚才所添加的课程”。此任務时间绩效有显著差异( F=14.52,P=0.000<0.05),即腾讯课堂(M=57.51,SD=27.23)与网易云课堂( M=19.75,SD=5.48)及中国大学慕课(M=21.42,SD=12.99),故受测者操作网易云课堂的绩效最佳,中国大学慕课居中,腾讯课堂操作最差。任务结果如表3。
  (1)腾讯课程中的课程页面,很多受测者无法将有下角的“立即报名”与“我的课程表”联系起来,而是误点击右上角的“收藏”,从而影响了此任务的绩效。腾讯课程详情页设有详情、目录和相关课程,其中详情包含课程价格、学习人数、好评度、课程讲师、课程详情、学员评论和机构详情。腾讯将评论放人详情页,余下的Tab变为相关课程,意在为平台其他课程提供人口,增加用户观看的频次。
  (2)网易云课堂同样存在此类问题。同时,网易云课堂的课程详情页面采用Tab页面切换的方式,在检查课程是否已经添加进“我的学习”中时,因下方的Tab栏消失,这就要返回到首页才能进行查看,从而需要经过三次页面返回操作,大大增加了任务操作时间,降低了任务绩效。
  (3)在中国大学慕课课程页面中,需要点击页面下方的“立即参加”按键将课程添加“我的学习”中,受测者在进行此项任务时,出现犹豫且很多误操作,并不能很快的完成此任务,究其原因,大部分受测者提到“立即参加”和“我的学习”在名称上不一致,并不能直观的将两者的操作关联起来。
  4.实验任务四之分析与讨论
  任务四为下载此课程。此任务时间绩效有显著差异( F=4.92,P=0.015<0.05),即腾讯课堂(M=21.88,SD=20.10)与网易云课堂(M=9.95,SD=3.81)及中国大学慕课(M=5.59,SD=3.81),三者间之操作绩效有显著差异存在,故受测者操作中国大学慕课的绩效最佳,网易云课堂居中,腾讯课堂操作最差。
  任务结果分析如下:
  (1)腾讯课堂中的课堂播放界面,“下载”任务在界面的最底部的Tab栏,与“联系老师”“评价”“提醒”功能放在一起,许多受测者往往忽略此任务。究其原因可能是用户在浏览页面时,视觉浏览动线往往是从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而左下角往往是用户会忽略的位置,这就导致“下载”功能会被忽略,从而导致此任务的绩效时间变长。
  (2)网易云课堂的下载端口有两个位置,一个是在页面的右上角,另一个是课程播放页面中下方的“缓存”功能,两个人口都能够让受测者快速的定位,从而提高任务绩效。
  (3)中国大学慕课的课程下载是三者软件中最直接的,直接在课程列表的右侧显示,故中国大学慕课的课程下载任务的绩效最佳。
  5.实验任务五之分析与讨论
  任务五为“分享课程到QQ空间”,其Scheffe事后检定结果,如表2所示,没有显著性,说明三款在线学习平台在分享策略上几乎没有偏差。分享功能是APP设计中最基础也是必备的功能,三款软件的课程分享功能统一都位列与界面的右上角,且都是统一的图标模式。故三款软件在课程分享功能上没有显著差异。
  (二)sus系统使用性量表之分析
  实验后请受测者填写sus系统使用性量表做问卷,针对实验样本整体的使用性、界面设计与学习性,做五阶喜好程度的回答,统计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F=3.711,P=0.03 8<0.05有显著差异。再者根据LSD事后检定,受测者对实验样本网易云课堂(M=82.25,SD=13.04)及中国大学慕课( M=75.50,SD=12.29)所得分数高于sus分数均值68分,以示平台之界面操作易用性被受测者认为使用性良好,对腾讯课堂( M=64.25,SD=18.63)的界面操作易用性则不满意,因此可推论受测者认为腾讯课堂的界面操作易用性仍有许多优化空间。
  四、结论与建议
  透过五个项目的实验结果以及观察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一)交互架构设计
  交互设计的好坏,可以充分体现出移动平台内容的层次关系,所以应按照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进行分别设计。在腾讯课程观看页面,若要添加课程到“我的学习,课程表”中,实现步骤较烦琐,且任务操作名称存在差异,容易让用户误点击“收藏”功能,同时用户在“我的学习,课程表”中查验所添加的课程时,因页面底部Tab栏的消失,需要返回上两级菜单查验,这样大大降低了任务的绩效。因此,需要设置醒目的“加入课程”功能,并保持名称的统一,方便用户准确的将课程加入到自身的学习计划中,并且有效的进行查看课程。
  (二)版式布局设计
  在第四个任务中,因“下载”功能位于页面的左下角位置,故用户经常会忽略。所以界面中的版式设计也需要进行合理的编排。界面中的版式设计、布局形式会直接关系到学习者使用平台的便捷性,是否能通过版式布局很顺利的找到平台的核心内容。尼尔森的F型界面浏览模式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用户都会不由自主的以F形状的模式阅读界面,这种基本恒定的阅读习惯也几乎决定了界面F形的关注特度。所以左上角是整个界面的第一视觉点,而左上方、上方和中上方便是界面浏览的最佳视角。
  参考文献
  [1]Taylor,J.C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 Lurkers.Shirkers and WorkersEA]. CRIDALA 2002. 2nd Conference onResearch in Distance and Adult Learning in AsiaECl. HongKong CRIDALA, 2002,
  [2]Kreijns,K. ,Kirschner,P.A.,&Jochems,W. The socia -bility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 -ronments EJl. 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02, 5(01):8-22.
  [3]曹良亮.在线学习中的交互设计一以交互结构为核心的交互设计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10(01):38-43.
其他文献
靠“朋友”打天下的臧天朔,依旧可以用质朴来形容。既做不到得意忘形,也不会因失意斤斤计较,自然而轻松地穿梭于都市之间,疲倦后的落脚点,便是味道颇为复杂的酒吧。渴望酒吧
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人要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在提高自身艺术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培养观众群体,科学的运用好学校、协会、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京剧艺术不断发
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novel polling algorithm to decrease the number of idle slots and collission slots during the polling cycle by evaluating the bandwidt
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的说课本文将从:教学背景、教学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改革成效这5个方面进行.
会议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本文在对其分类的基础上,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
随着冰雪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师综合力量薄弱,教学场地设施不完善,校园冰雪运动文化氛围不浓厚等,严重限制了校园冰
离写完这篇小说已有数月之隔,再次回望,反而有不知所措的感觉.rn那段时间,每天按部就班,背一个Nike的黑色小双肩包,吃完中饭就跑学校北区图书馆.找位置坐下来,发半小时呆,然
期刊
VOA即The Voice of America美国之音的缩写,而“VOA Special English”为美国之音特别英语即通常所说的“慢速英语”,是VOA专门为全世界非英语国家初学英语的听众安排的一种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各式各样的建筑中度过的,建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空心雕塑,它不像普通的雕塑艺术一样。人们可以进入建筑内部空间来感受它给人们带来的各种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