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变化的分析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bo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两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探讨其参与的分子发病机制。

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于上海新华医院收治2例遗传性FⅫ缺陷症患者。经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Ⅻ促凝活性(FⅫ:C)和FⅫ抗原(FⅫ: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用PCR法对2例先证者的F12基因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排除多态性,103名健康人做对照。

结果

2例先证者,分别是34岁男性(先证者-1)和76岁女性(先证者-2),在术前检查时发现凝血时间延长,前者APTT是101 s,PT是11.6 s,FⅫ:C 2%,FⅫ:Ag 6%;后者APTT是143 s,PT是11.5 s,FⅫ:C 0.4%,FⅫ:Ag 4%;2例先证者的FⅧ:C、FⅨ:C、FⅪ:C和纤维蛋白原(Fg)均在正常范围内,狼疮抗凝物(LAC)检测为阴性;对先证者-1进行F12基因进行检测,发现c.1285C>T(p.Q429 stop)的基因纯合突变。家系分析表明该男性的母亲、父亲和儿子在该位点是杂合突变。对先证者-2进行F12基因进行检测,发现c.1556T>C(p.L519P)的纯合错义突变,其2位儿子在该位点为杂合突变。2例家系均发现F12 46C/T和619G/C多态性。

结论

c.1285C>T(p.Q429 stop)和c.1556T>C(p.L519P)是导致遗传性FⅫ缺陷症先证者FⅫ缺乏的原因。(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378-382)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弱视动物模式的弱视眼优势柱向非剥夺眼转移,后继出现了大量关于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动物实验、神经电生理、脑功能成像等多角度对弱视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索,为弱视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行为学研究发现弱视不仅存在初级视觉皮层功能的损伤,也存在高级视觉认知功能的缺陷。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弱视患者初级视觉皮层的功能异常尚不足以解释弱视患者在行为学方面所表现
目的分析抗苗勒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诊断及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A、B及C组;A组采用中医方案治疗,B组采用西医方案治疗,C组患者采用中医联合西医方案治疗;选择同期26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PCOS各组在治疗3个月时采用疗效分级法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及患者治疗前后的血
儿童检验指标参考区间对儿科临床的疾病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健康评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相对于成人,建立儿童参考区间面临更多的困难及挑战。本文结合儿童群体与儿科临床专业的特点,阐述了采用直接抽样和间接抽样方法建立儿童参考区间的流程与关键技术以及参考区间的转化与验证方法,以期为实验室制定儿科参考区间提供科学的方法学思路。(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 40:345-351)
目的探讨以不明原因眼眶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及自身抗体成分,分析血清IgG4及自身抗体检测在眼眶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以不明原因眼眶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366例作为眼眶疾病组,同时以同期就诊于该院风湿免疫科以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主要表现的患者2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IgG4含量,
目的探讨血清miR-21与CA199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胰腺癌诊断提供一种潜在的鉴别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陆军总医院263临床部检验科检测的134例胰腺癌患者、97例良性胰腺疾病患者及106名健康者中CA199的含量和miR-21的相对表达值,评价其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于胰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指标的诊断价值。受试者工作
目的分析2016年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并对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进行分子分型。方法单中心研究。采集2016年3至11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的手足口病临床病例标本327份,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CA16),采用RT-PCR法对104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衣壳蛋白VP1(VP1
期刊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miR-125b-5p表达水平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患者8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无狭窄组31例,冠状动脉狭窄组49例。所有患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