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策略——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 :化工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评价体制和考核指标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差强人意.文章分析了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并基于新形势下工科教师面临的新要求,从管理层面、专业层面、教师层面出发,提出了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策略.
其他文献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对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探究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途径,提供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可为其他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课程思政是全面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目的 在于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使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相融合,满足人才培养需求.郑州大学化工热力学课程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工程伦理(环保与安全)、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探索了化工热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应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挖掘,并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文章以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为例,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及将其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并以“黏性流体绕曲面流动及边界层分离”章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旨在使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工程教育人才的重要保证.工程能力分为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两类,其中非技术能力涉及范围广、衡量标准欠完善,是工程人才培养的短板.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非技术能力,为其他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为工程教育及工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根据化工传递过程课程的特征及其教学现状,围绕学生毕业要求达成,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持续评价机制及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工程认证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
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指出,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科研创新人才.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应注重强调应用性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针对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评体系出发,阐述了教学过程中优化课程体系、结合科研前沿、注重综合能力训练的必要性,介绍了面向问题学习和面向课题实验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及其效果.
高等学校化学工程领域本科生是未来化工生产、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主体,加强工程伦理意识和能力培养,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化工人才的内在需求.北京化工大学结合本校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伦理教育经验,总结了在工程伦理学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方面颇具特色的实践.该校工程伦理学课程旨在引导本科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实现从“工程知识传授”到“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转变.
化工专业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类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课程组针对专业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通过调整实验项目内容、增设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革新实验教学评价方法等举措,对化工专业实验进行了改革.实践表明,此次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将三维参数化设计理念和CDIO教学模式融入化工设备设计教学中,能够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以化工典型设备换热器的设计为例,介绍三维参数化设计的一些特色操作,提出基于CDIO教学模式的三维参数化设计框架.实践表明,CDIO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本专业的设计技能、激发对工程设计的兴趣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有效改正设计错误.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为高等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也促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加速发展.远程实验作为工科在线教育的有益补充,可超越时空限制提供交互式实验平台,实现软硬件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型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文章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在研究远程实验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交互式实验教学体系,并对教学体系进行了创新设计,同时探索了远程实验设计过程、交互式教学体系和研究型教学体系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