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意就错了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90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孕期就非常喜欢小巫、大李等前辈的书,很是认同“爱与自由”等新教育理念;女儿一出世,我更是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的新东西、新概念一股脑儿套用到她身上……不过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有一些可能是我理解有误,有一些可能是不适合我和女儿,总之不是所有的新理念都起了作用。
  尤其在下面这3方面,甚至还起了反作用。
  刻意防止“语言腹泻”,结果导致孩子说话慢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家长声讨“语言腹泻”现象,即家长话说得太多,孩子抓不住重点,养成注意力涣散、不爱表达等毛病。我本身恰好也不爱讲话,看到这种观念,觉得正中下怀。所以我在陪妞妞时,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坐在旁边,更多的是眼神和动作交流。结果呢?妞妞说话特别慢,而且会说的词汇也很少。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开始增加儿歌、绘本阅读的时间;陪妞妞的时候,也适时地进行语言引导,尽量发音清晰、语言简练。结果只过了一个月,妞妞就什么都会说了,而且发音很正确,说话很清楚,每天都有新词汇冒出来。
  想想之前的做法,我被吓出了一头冷汗。
  刻意控制玩具数量,结果导致孩子无聊
  有一次听专家建议要减少玩具,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很久都没给妞妞买新玩具,搬家时还把家里的毛绒玩具、摇铃等清理掉一大批;不过专家还说了,家长要尽量自制,还要选取大自然材料的,这就难倒我了——我自己会做的玩具根本没几样。
  没有了新玩具,我做的妞妞又很快玩腻了,结果一见到人家的玩具,她简直都要扑上去了。
  反思后,我改变了做法:
  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兴趣点,适当购买一些玩具,只不过同类型的少买一些;
  把专家要求的“自制”换成“改造”,将一些生活用品改造成玩具;
  把既有的玩具用活,以小游戏、小故事等形式玩出新花样。
  现在妞妞每天都玩得停不下来,玩腻了玩具就去拧盖子、开开关、开锁、择菜洗菜包饺子……毛绒玩具可以玩的更多,拿起狗狗就唱"一只大花狗"的歌,拿起兔子就唱"小兔子乖乖",还可以用毛绒玩具分角色讲故事。最近妞妞新迷上的一种玩法就是:我藏到门后或蹲到床下,只露出毛绒玩具,跟她一起表演情景剧。
  刻意共情略显矫情,结果导致孩子胆小
  现在不是很流行“全身心陪伴”“共情”吗?我一不小心又走极端了。只要妞妞碰到撞到,我都赶紧过去安慰一下,说上一些“你摔倒了一定很痛”之类的话,还絮絮叨叨地告诉她是什么东西碰疼、夹疼她了。
  我以为这是教她学会自我保护,谁知妞妞竟然越来越胆小,越来越怕疼,新的东西一律不敢碰。而且特别粘我,干什么都要拉上我,我不在她就啥都做不了。
  后来我开始努力变得“迟钝”。孩子摔倒了大哭,我就提醒自己放慢脚步,不像以前火急火燎地冲过去;到了跟前,也不讲那么多矫情话,只抱一下、吹吹,说些高兴的事情转移她的注意力。没想到我这么一调整,妞妞的情绪反而好很多:不小心摔了,不疼就直接爬起来,疼了就哭两声,实在疼才找我,找到了也是让我给吹口"仙气"就好了。
  所以,现在只要她情绪好,我更多是安排她一个人玩,留出时间自己看书或做家务;她情绪不好了,我才过去专心陪她一会儿,很快她就又可以自己玩了。
  跟很多新妈一样,我也曾经学到一点东西就往自己孩子身上套,发现效果不好又开始自责、怀疑自己。不过慢慢我也明白了:每次错误都是一个契机,只要认真反省,育儿路就会越走越轻松。
其他文献
借钱是一种帮助,帮助是双向的,借贷双方是合作关系而非对立状态。  家长们越来越关心孩子的“财商”,各类培训体验活动也层出不穷,但大多走马观花:要么是带孩子参观银行办卡、到证券公司敲钟,要么制定些孩子参与的家庭理财计划,内容大同小异,很形式化,没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我见过的欧洲人对孩子“最较真”也最实用的财商训练,是荷兰针对孩子办的学习项目:如何要回小伙伴借走不还的钱?“吃一堑,长一智”?这是最无
小C觉得挖土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发现泥土下面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似乎在寻宝一样,于是她开始不停地挖,结果真的找到很多惊喜。  在庞大的大自然教育体系里,有一个分支日益受欢迎,它就是森林教育。这些年,森林学校在英国发展尤其迅速。  上个星期,我跟小C参加了森林学校的半天课程。这是我第一次陪同她去上森林学校。虽然森林里的温度是零度左右,但我们还是很开心地全副武装去了。  跟大家分享一下课上的主要活动吧。“
1.小朋友先站好,准备变身小象。身体直立,吉手向前方伸出。  2.像不像小象那个大大的脑袋?头部微微低下,右手姿势保持不变。  3.看到小象的鼻子啦!  左手從下面绕过右手,捏住自己的鼻子。  小象脑袋大,小象鼻子长;长长鼻子甩甩,身体洗个白白;最后举起鼻子尖儿,空中画个甜甜圈。  天气开始热了,小象来到水塘边,想给自己洗个澡。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花洒。  怎么办?它想到了自己的长鼻子——  4.
我如果和那贼起正面冲突,万一伤到我的孩子怎么办?  前段时间,朋友圈流传一篇一位年轻妈妈患乳腺癌的文章。我看后内心很惶恐,因为自己全职的这两年,没有体检过一次。于是,我下决心抽空去医院,预约乳腺B超检查。  照理说,这只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乳腺检查。可那天我坐在B超室门外等待结果的时候,却异常紧张:万一乳腺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办?儿子还那么小。那一刻,被害妄想症大爆发。我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孩子可怜,直
宝宝就喜欢你“看不惯她又拿她没办法”的样子。  前段时间,好友和我聊到一件事:  她已经会上厕所的3岁女儿,有天在家看动画片的时候竟然尿裤子了,好友一边打扫地板一边碎碎念,让女儿记住下次记得要去马桶。当天晚上睡前,女儿又尿裤子了。好友这下有点抓狂了,和女儿讲了一通道理,嘱咐她下次千万记得要去卫生间,没想到,第二天同样的事又发生了,女儿好像根本无所谓,甚至还有点得意。  听了好友的描述我笑了,说,宝
让人意外的是,他悟出的不是“不能吃小孩”的真相,而是“吃好多好多香蕉,变强壮后,然后再去吃小孩”的道理。  “妈妈,我好想飞啊,你给我装一对翅膀吧。”  “妈妈,我想要去外太空,现在就想去。”  “爸爸,我以后也要当蜘蛛侠,那你现在就教我在高楼上跳来跳去。”  ……  当有一天你的乖宝宝也突然提出一些看似“不正经”“不可能”,甚至是“离经叛道”的想法,并执着地想去实现时,你会怎么回应呢?  《我想
寒假的一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谁的眼睛最好》。  文中介绍了各种动物眼睛的特点:鹰眼视力敏锐,翱翔于两三千米的高空也能发现地面上的小动物:虎豹等肉食动物的眼睛长在头部前侧,两眼的视野部分重叠,具有较好的立体感,能更好地分辨前后位置与距离: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两眼的视野互不搭边,视野比较宽阔,对活动的物体特别敏感:青蛙、海龟等水陆两栖动物的眼睛能水陆两用:猫狗等白天和夜间都活跃的
我做全职妈妈时,家里既没有保姆,也没有老人帮忙,更没有钟点工,别人总是一脸同情地看着我说:“哎,那你不是累死了?”事实上,我并没有很累,反而每天神清气爽,家务干得不错,还有时间看书写作。  一开始,我是想趁着豆豆睡着时写点文章,所以只好在他醒着的时候,带着他一起做家务,没想到他居然非常喜欢参与其中,不但极少捣乱,还会经常帮忙干活(虽然质量一般),有时即使他玩耍不干活,也总是比较愉悦。  因为豆豆喜
等彩虹
期刊
雪白的云团聚集在天边。没过一会儿,它们被镶起了一道道金边。  多好看的金边云!是谁干的呢?  联手表演这一出魔法的,就是水蒸气和阳光。  水蒸气从陆地和海洋表面出发,一路向天空飞去;飞得越高就越冷,冷到一定程度,水蒸气就变成小水滴;小水滴越聚越多,直到成千上万,最终组成了云朵。  这时,阳光就上场了。只见它高高在上,站在天空中央,热烈地照向云层。但是,由于云肚子里小水滴还在不断增加,阳光发现自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