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评价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个性和社会性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的能力可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达到更好评价幼儿的能力发展,教师应该全面关注幼儿并且根据各种表现、从多元的角度、多维度来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能力发展;评价
  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围绕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理解、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体验、探索发现、主动讨论和合作交往的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适合幼儿习得知识、经验的活动方式。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与材料、同伴以及师幼之间的互动,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的能力可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达到更好评价幼儿的能力发展,教师应该全面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况,根据对幼儿的各种表现,从多元的角度、多维度来进行分析、评价。以下谈谈对幼儿能力发展的评价的几个方面:
  1 幼兒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
  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评价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否得以提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和分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在区域或活动中游戏的方式:是个人单独活动还是与同伴一起交流合作;在合作是领导者还在服从者,处于什么角色地位;活动中能否与同伴轮流分享、是否经常发生冲突,用什么方式解决冲特,不同的表现反应着幼儿不同的社会性发展能力。在全园小社会游戏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银行”、“娃娃家”、“医院”、“美味园” “圆玄超市”“警察”“消防员”“形象设计”等十多个大型活动区域,为幼儿创设了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游戏场所,让他们能够在一个真实的“小社会”情景与环境氛围中,与周围的同伴互动,共同游戏。如,在“医院”的游戏活动中,选择进去“医院”的幼儿需要在活动前共同制定游戏的约定、游戏玩法,分配好游戏角色,在组员认同的前提下,共同开展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大家扮演着医务人员中的不同角色,同时也牢记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具体职责,并自觉的遵守大家共同制定的游戏约定,学会与同伴、朋友交流、合作、协商等沟通技巧。又如:“娃娃家”中娃娃过生日,美工区的小朋友一起帮他做一个大蛋糕和一些糖果,美味园的哥哥姐姐也共同商讨一起运用红茶叶和炼奶一起泡成的香甜可口奶茶,然后送到娃娃家与大家一起品尝,唱生日快乐歌,分享过生日的快乐。在游戏中充分的体现出幼儿合具有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同时能有效的引导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激发积极的分享情感,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体验其中的快乐,提升并强化幼儿的合作分享意识。再如:沙水区域“建筑工程”的游戏活动中,选择当建筑工程设计师的幼儿需要通过商讨推荐一位总的策划师,在策划师的领导下讨论本次活动的主题内容,明确各自的分工等。在搭建“蓄水池”的过程中,孩子们分成三个小组(一组是挖沙坑、一组是搬运砖头、一组是在研究用水管引水到水池),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计划实施情况、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在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等情况,并且会发现在搭建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见不合或者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办法继续完成而导致中途选择放弃、不按照计划中的角色身份游戏、各自为政的现象。当出现这样的状况时候,教师就要思考如何介入指导会更适合,引导幼儿的游戏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引导幼儿互相沟通,学会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鼓励幼儿重新修改计划,围绕主题再次采取小组联合游戏共同完成。 因此,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参与指导、支持合作的方式指导幼儿的现场活动,评价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 幼儿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
  好奇、好问、好动是幼儿期的明显年龄特征中,同时想象是游戏中重要的成分,是发展幼儿想象的重要手段。在区域活动中,探索性的环境以及丰富的材料起到重要的作用。只要在充裕的时间里,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面临的问题,积累各种经验,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干预,幼儿可自由自主的选择材料,按照自己的能力、想法、意愿进行探索活动。如:在科学区里《神秘的磁力》教师提供磁铁、螺丝帽、钥匙、银币、纽扣、木块、 红活动布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等各种不同性质的操作材料让孩子进行探索。幼儿在游戏与实践中发现磁铁能吸引铁做的东西,探索出不同磁铁的磁极位置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现象;同时也了解磁具有穿透性。在生活中,幼儿还会经常好问各种为什么:蚯蚓是怎样生活的?蚕丝是怎样来的呢?番薯为什么发芽呀?……因此,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应该“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幼儿期是孩子们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游戏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在自主选择、自由探索活动中最容易诱发其创造力、发展创造力。在一些假象的游戏中,幼儿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历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加以组合。如:在小班的“娃娃家”厨房里游戏中,孩子们都在热宠于做饭,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就从玩具柜里领取了一些五颜六色的圆形的玩具,放在一个锅里用勺子不停的翻着,嘴巴一边不停的说:“这是我喜欢吃的汤圆,这个是香蕉味的、这个是苹果味的、这个是葡萄味的……”有的就领取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放在一个大的碟子里,一边摆放一边的说:“我做水果蔬菜沙拉,有西瓜、香蕉、苹果、葡萄、生菜、白菜、紫菜、萝卜……”一会又把各种形状的积木变成喜欢的蛋糕、三文治、枪、树等等。就这样孩子把游戏中的一种物体不断的变化成另一个事物,这些游戏情景的转变和以物代物的手段,都充分的体现了孩子想象能力的发展。
  3 幼儿动手操作材料能力的提高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的教育》一文中呼吁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材料是开展各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在不断的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发展的载体。如:在生活区里,小班级的教师投放不同粗细颜色的毛线、木棍、圆盘、夹子、珠子、硬币、汤匙等操作材料,让幼儿兴致盎然的不断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得到自我锻炼的机会,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从而获得相应的生活经验、自我服务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中班美味园——美食汇的工作坊里,教师根据幼儿的情感需要、兴趣以及实际的操作能力,与幼儿共同讨论喜欢的美食,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美食方案,于是与家长、幼儿一起准备相应的食材。幼儿通过做煎蛋、鸡蛋炒饭、包饺子、寿司、烘饼干……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体验分享的快乐,体会通过劳动获得的成功感,感觉到自己是个“有贡献的人”,从而培养了细致、认真的做事态度。在建构区,教师除了投放固有的不同形状大小的积木以及积塑这些基本材料以外,还根据需要投放大小不一的纸箱、塑料水管、牛奶盒、生活用品瓶瓶罐罐辅助材料等,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和基本材料来建构自己心中的伟大作品。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搭建技能获得搭建经验,以及大量数形空间的核心经验,而且在许多的数学经验与审美规则上运用:如对称、排序、均衡等形式美的体现,同时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提高。   4 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独立解决问题。”这是《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面对幼儿遇到的困难,我们都认为,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但不会给幼儿的学习造成障碍,反而能激发幼儿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提供探索条件和机会,通过关键性提问,促进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引发幼儿的探索,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幼儿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发现、了解世界,獲得经验,教师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结果,要在操作过程中让他们主动地发现,从而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如:在探究区里孩子们在研究着用水管衔接引水的游戏,在做的过程中,用水管的一头与水龙头接起来,在开水龙头的时候,发现水管会移动,水就不能流进水管里了,于是就找了瓶子把水管夹住,但是开水龙头水管又移动了,怎么办呢?孩子们在寻找原因,原来瓶子太轻了,压不住水管。于是他们根据一些已有的经验又找了一些砖头砌成一道刚刚可以放得下水管的渠道,,水管终于不移动了,这样当开水龙头的时候,水龙头与水管的接头刚好吻合,水终于流进水管里了。通过操作,孩子们一次次根据经验尝试,在错误中积累经验,在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发现,建构了新的经验,解决了自身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前瞻的眼光评估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 幼儿观察能力得到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投放的一些操作材料需要通过反复的动手实验来使用,在幼儿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如:在科学区里的“奇妙的镜子”中,让幼儿比较平面镜和放大镜的不同,还有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不同,用看一看、摸一摸、照一照的方法,比较其中的异同,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可以透过用手电筒分别照射在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上会出现什么的现象呢!同时用这几种不同的镜子看书上的文字,会产生什么状况呢?教师提醒幼儿分别表述自己观察到的结果。除此外,还根据幼儿游戏的的需要以及兴趣,继续的投放一些辅助材料:杯子、鸡蛋、小动物玩偶、白纸、以及就地取材各种不锈钢的勺子或者凹的小盆等一些生活素材。让幼儿通过游戏和实验活动中仔细观察与反复操作、比较感知并探索面镜、透镜成像的现象;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正确描述实验的过程,完成简单的观察记录。使幼儿把握各种事物的异同、现象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生态区“蚕的一生”的活动,让幼儿在养殖蚕的过程中,观察发现不同阶段蚕的变化,每一次变化所经历的时间以及蜕变,感受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并以图像、绘画的形式记录每天发现。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因此,教师在评估幼儿的观察能力时,往往会从幼儿的实验频率、观察后语言讲述以及做出的观察记录中获取信息,正确作出评价。
  因此,对幼儿的评价是区域活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不断提高区域活动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评价应该关注评价的方式多样化以及评价的内容的多元化,注意幼儿发展的差异性以及不平衡性对幼儿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对幼儿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客观的了解和观察幼儿,并为其发展提出适宜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转载学前教育研究,2003(09).
  [2]华爱华: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整体方案,[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12).
  [3]王微丽: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14(03).
  作者简介
  夏玉兴(1977-),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广州市花都区圆玄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圆玄幼稚园 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
其他文献
美工區的材料、工具较多,如果随意堆放就容易出现找不到、不好找的情况。为方便孩子们自主选择,我们会提前和孩子一起商量制作工具筐和材料筐的标记。比如,剪刀、胶布、彩笔、小刀等不同工具分别放在不同的工具筐里,张贴不同的标记,一目了然。不管是取用,还是整理存放,都特别方便。因为是大家一起商量过的,有些标记还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所以孩子们取放的时候特别清楚,整理起来也不会出现混乱,自然也就不存在“看不见”的
期刊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黎明、副秘书长毛予锋等一行于2011年9月23日参观了GILDEMEISTER公司位于比勒菲尔德的工厂。受到了该厂厂长LOWEN先生和上海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