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瓶为什么“严禁油脂”?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氧气瓶里氧气是99%以上的纯氧,纯氧的性质和空气不同,纯氧的氧化作用比空气强烈得多,倘使油脂特别是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遇到纯氧,其氧化过程将大大加快,并迅速放出大量热量,一时来不及散发,温度猛烈上升,就会引起燃烧。
  如果氧气瓶口沾上油脂,当开启氧气瓶阀时,氧气急速通过瓶口向外喷出,除了提供纯氧外,高速气流还和瓶口油脂摩擦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更促進了氧化反应的加剧进行;同时,油脂在压力较高的纯氧环境中氧化更加迅速。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沾在氧气瓶口上的油脂会发生燃烧甚至引起爆炸。
  一般氧气瓶上都注明“严禁油脂”等字样,以引起大家的警惕,除了使用者应该坚决执行外,在运输氧气瓶时,也千万不要与油脂或带油污的物品同车装运;在氧气瓶仓库内不要存放油脂一类的物品;氧气瓶上应该旋上安全帽,以免碰坏氧气瓶阀门,被油脂或尘埃侵入;任何人都不可用沾染油污的工作服、手、手套及工具等接触氧气瓶和它的附件,如感压器、焊割炬等,,以免沾染油脂而发生燃烧。万一氧气瓶的某部分沾上了油脂,应该用四氯化碳及时地擦净,以安全地使用氧气。
  
  (编辑 郑钊萍)
其他文献
回首2006年,人们惊喜地发现:与2005年同期相比,福建省火灾重要指数全面下降,死亡人数、伤亡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分别下降22%、10.2%和3.1%,全省未发生特大亡人火灾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连续保持了全省火灾形势的稳定。  简单枯燥的数字背后,凝聚的是许许多多人的心血。可以说,这是各级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全省消防官兵奋勇拼搏、攻坚克难、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全社会
1.引言    美国安全管理专家塔兰茨曾给事故下了一个定义:事故是一种意外,但未必是致伤或造成破坏的事件。这种事件会妨碍任务的完成。事故发生前一定有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条件,或既有不安全行为又有不安全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物的因素,一个是人的因素。  从已发生过的众多事故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事故因果理论及亚当斯事故因果理论,可总结出如图
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辖17个镇,253个村(居),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79.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79.15%.1998年下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广乡村卫生组织一体
2007年7月9日凌晨2时20分许,仓山区盖山镇中山村一鞋厂仓库发生火灾,大火引燃隔壁一家塑料制品厂,中间着火点经历过一次复燃。到9日中午12时许,大火方被扑灭。据了解,大火将塑料制品厂三层厂房烧空,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钢架都被烧弯了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起火现场,见鞋厂仓库硕大的顶棚已烧塌,落到地上。顶棚靠墙处,成堆塑胶原料仍在燃烧,冒出气味刺鼻的黑烟。靠塑料制品厂一侧墙边,也有大
1、前言  大家知道,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涵盖着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设置、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一系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各级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防火防爆、交通安全、防尘防毒、劳动保护用品、现场管理、设备装置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整治等):保证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制订应急救援
献血是项伟大的行为,可能有部分人会认为献血有害健康,但事实上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好处多。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一、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RCM服务是建立在RCM模式理论基础上的,是针对目前设备管理部门技术力量不足、分散维修、维修费用过高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设备异体监护维修服务体系。借助RCM模式特点
最近,在电视新闻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某单位为了强化安全工作,开展了大规模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为了使演练活动能够营造氛围,深入人心,扩大影响,他们提前下发通知,要求与演练无关的人员早早撤离现场,在演练现场附近搭建了高大的主席台,邀请上级领导在台上就座观摩,在演练现场多处悬挂大幅标语,安装音响播放音乐,参加演练的人员统一着装,演练的组织工作十分周到和严密,宣传的气氛也很浓厚。然而,对这样的安全应急预案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