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母亲讲故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没有什么文化,字也不认识几个。可母亲的记忆却相当了得,民间的和戏文里的故事,只要是母亲听过的都能牢牢地记住。
  小时候母亲总有那些讲不完的故事。在我那记忆深处,月色如银的夏夜和寒冬腊月的冬夜,我们总爱缠着母亲坐到禾坪上和火炉旁讲故事。
  母亲不管多累多忙,总是乐呵呵对我们说:“好,娘等会就给你们讲。”每每听到母亲这样说,我们真是高兴极了,兴奋极了,大声呼喊:“哦,娘又开始讲故事了。哦,我们又有好故事听了!”一会儿,母亲就坐到我们中间开始讲故事。虽说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但讲起故事时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我们认真地听着引人入胜的故事内容,仔细看着母亲丰富多彩的表情,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华山救母》《天仙配》《大闹牛郎织女》《刘海砍樵》《白蛇传》《岳母刺字》《风波亭》《四郎探母》《赵匡胤登基》《朱元璋起义》《田螺姑娘》《荷花仙女》等等这些故事都我们小时候最爱听的,其故事内容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我们姐弟四人,就在母親所讲故事中慢慢长大,也在母亲的教育和所讲故事中,我们姐弟四人慢慢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血性胆气,什么是胆小怯弱;什么是正直正义,什么是奸佞小人;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贪心怕死;什么是刚直不阿,什么是阿谀奉承。
  曾在网上看到一资料说人在成长中过程中的有三个关键时期:第一个关键时期是3岁左右,是人性格初步形成的时候,所以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0—6岁是人的情感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二关键时期:11—12岁左右,是人意志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人的青春期(性爱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三个阶段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那他将来会是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品质健全的人。

  我们良好性格的形成,我想无不与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和小时候母亲给我们讲故事,并用故事中的人与事去教育我们,去启迪我们,去引导我们息息相关。
  走过了几十年的岁月,曾经年轻力壮,青丝如黛的母亲,如今已是老态龙钟,白发苍苍。去年我回家探家时,谈到母亲给我们小时候讲故事的情形时,母亲的脸上露着笑容说:“人老了,不赶当年了,给你们小时候所讲的故事,有的想不起来是什么内容,有些故事里人物都记不住了,哎,脑子越来越记不事了,不中用了呢。”母亲说着说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去,话语也渐渐低沉。
  听到母亲失落的话语,看到母亲无奈的表情,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最是无情花落去,夕阳徐徐欲西沉。想到年迈的母亲,将有一日会离开我们,我鼻子一阵酸,眼泪在眼眶里打滚。
  选自《当代作家》
其他文献
古代文人中最喜者当属苏轼苏东坡了。不但喜欢他的才,更喜欢他的德,当然也喜欢他宠辱不惊的处事性格。苏轼之才是多方面的,作为诗人,他和学生黄庭坚早成了宋代诗坛的领袖,被人称作“苏黄”;作为词家,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他又居首位;他还开中国画“写意派”的先河,是“墨竹”首創者;生活中他研制出了“东坡肉”“东坡羹”等多种美味佳肴,是个名副其实的
文人卖字换钱,天经地义。但几千年来,文人在对金钱的态度上,始终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自命清高的文人往往受不了“铜臭”,甚至连“钱”字都羞于出口;另一方面,对大部分文人来说,衣食住行、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哪一样都需要钱。“稿费”是现代人的称谓,古时管这种作诗、文、书、画的酬劳叫“润笔”。据《隋书·郑译传》记载,有次隋文帝命李德林起草诏书。高熲在一旁调侃说:“笔干了。”郑译答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
9月,我送他去武汉。这样的日子盼了很久了,从3年前,从年初,从他高考结束,我曾无数地想这一天的到来,总以为到那时一切都会云淡风轻,一切都是结束或者开始。我盼,他也盼,有时候打嘴架,他总会有意无意地说,终于可以自由了。我能体会到他说这话时的心情,我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曾是这样的想法,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啊,可以不听父母的唠叨,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那是一个没有约束的世界,可以自由的飞翔。但我不给
有一次听一位心理专家的讲座,专家讲了一个实验。内容是把一只猴子放在一个铁笼子里,笼子用绝缘体分成了两半,当其中的一半通电的时候,猴子会用最快的速度逃到另外的一半去。当科学家把绝缘体拿掉,整个笼子全通上了电,开始的时候猴子还像以前那样逃到另外一边去,几次之后,它发现整个笼子全部充满电流,于是,它不再像以前那样选择逃避,而是绝望地、无辜地、老老实实地呆在笼子的角落里———它已经习惯了承受伤害。身边发生
我們世俗中人,基本逃不出一个规律: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可见佛印禅师有多厉害了。因此,一旦提起“平和”,很自然地,就是一套修身说教。首选例子,多是公案。禅宗公案短小精巧,语言机智,微言大义。比如要说“平和”,那榜样肯定是大含和尚。强盗都偷偷进屋了,大含和尚还稳坐案头读书,只轻轻一问:要钱还是要命?强盗答:要钱。大含和尚只把怀中钱袋甩了出去,自己依然稳坐读书。强盗正要离开,大含和尚又轻
我们如何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这并不是一件甚难的事。我们只要改变我们对工作的态度就行了。我们要以艺术的态度去工作!从前荀子曾说:“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这两句话把一般人厌恶工作的心理表示得明白无遗。“工作乏味得很!”“生活枯燥得很!”这是一般青年、中年、或者老年人口中常发的感叹,至少是他们心中常起的感想。工作既然乏味,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必不能够鼓舞精神,全力以赴。无形之中工作便受了不良的影响。在工作
“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我对很多人说。“好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没问题”,每天都能说出这种积极话语的人,他们的每一天都会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够度过难关。相反,每天听嚷着“太糟了”“太让人气愤了”“没办法了”的人,遇到的挫折也特别多,运气也显得特别糟糕。你自己或是你周边的人,是不是也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呢?如果你看不清自己,那么,就试着看一下周边的人与事,你一定会发现人们都
傻瓜成傻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他们成傻后的快乐却是相同的,喜欢游逛,喜欢笑。我童年生活的山村不过百户人家,但却有六、七个傻子,他们的存在,曾给处于游戏年龄的我带来无尽的快乐。在我看来,我们那个四面环山的村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乐园。我家的后一趟房,有一个傻子,他叫大肥。他也是那几个傻子中唯一不出门的一个。大肥长得又白又胖,整天躺在摇车里,除了吃,就是睡,连翻身也不会,别人说他出生后就没长骨头。夏天时,他的家
很多天以来,我都担心阿尔泰会起风暴,那样的话,被拴住的这只狼就要遭罪了。村子里的房子建得结实,而且暖气也好,就是刮再大的风,下再大的雪,人在房子里也无关紧要,但被拴住的狼往哪里躲呢?我担心它会在一场大风雪中丧命,但担心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发生,发生的,却是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中午的时候,一场雪又飘飘扬扬地下了起来,天色也很快转暗。我们把炉子加旺,把窗帘拉上,准备打牌消磨时光。这时候,地震了。几乎
星期天那天村口代销店那里来了一个卖瓮的汉子。这是七十年代某个年份的某个星期天。那时常来卖瓮的,有肩担两个的,飘飘摇摇,像担了两座山。很沉吗?不很沉,因为瓮是空的。也有用架子车拉着卖瓮的。这要轻松的多。一架子车拉五六口瓮,瓮与瓮间稻草垫着,放心,磕碰不到的。卖瓮的有的是办法。五六个瓮一起,架子车上也是一座山了。粗绳子绑定得极结实,即使再颠动也松不了。不管是担着山,还是拉着山,卖瓮的都辛苦的脖筋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