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家庭的新“掌门”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in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加德·侯赛因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大女儿,在父亲入狱、两个哥哥被杀之后,作为长女的拉加德已经成为萨达姆家族的“掌门人”。熟悉拉加德的人称,拉加德脾气暴躁,作风强硬,非常像她的父亲萨达姆,因此周围的人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小萨达姆”。由于涉嫌为伊拉克反政府武装组织提供财政援助,目前拉加德已经成为伊拉克政府通缉的“要犯”。
  
  意志坚定成“接班人”
  
  本来,在萨达姆被美军俘虏后,萨达姆的结发妻子、拉加德的母亲萨吉达应该成为萨达姆家族的“说话人”,但萨吉达性情柔弱加上年事已高,根本无力承担这一重任。拉加德则跟母亲不同,熟悉她的人称,拉加德意志坚定、脾气暴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颇有乃父遗风,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家族的“掌门人”。
  萨吉达共有5个孩子,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在2003年7月死于美军枪下,此后大女儿拉加德和二女儿拉娜逃往约旦避难,而萨吉达则带着小女儿哈拉去了另一个跟萨达姆家族关系不错的卡塔尔寻求庇护。
  
  解雇律师团名声大噪
  
  在萨达姆“世纪审判”之前,拉加德接手成为萨达姆辩护律师团的负责人。据知情人透露,正是从那时候起,拉加德开始全面掌管家族事务。2005年8月,拉加德大刀阔斧地解散了原来的律师团,解雇了原来所有的律师,同时指定伊拉克律师哈利勒·杜莱米为萨达姆的唯一辩护律师。当时,拉加德雷厉风行的作风令她名声大噪。
  不过,一名萨达姆辩护团前成员对媒体说:“拉加德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她在同人打交道时显得十分傲慢,好像仍旧是伊拉克总统的女儿。”
  
  西方上流社会打扮
  
  现年39岁的拉加德有5个孩子。2003年她曾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采访。此后她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媒体上,其中包括英国和美国的时尚女性杂志。拉加德最初出现在电视上时戴着头巾,身穿阿拉伯女人的长袍。后来再出现在杂志上时,她已是身穿牛仔裤、黑毛衣的时尚女人,也不再戴头巾。拉加德曾表示,为了改善形象,她打算去做整容手术。
  因曾是伊拉克的“大公主”,高挑苗条、一头金发的拉加德受过良好的教育,现住在约旦的她完全是一副西方上流社会妇女的打扮,总是穿着最高级的时装。约旦人常常可以看到她带着女儿去安曼最好的美发店做头发。
  现在,拉加德和妹妹拉娜会定期到卡塔尔首都多哈去看望母亲萨吉达和小妹妹。虽然早已同萨达姆分居,但萨吉达仍旧十分关心丈夫的情况,她常常跟大女儿商量萨达姆的案子。萨吉达跟萨达姆是青梅竹马的伴侣,她是萨达姆的表妹,萨达姆9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是萨吉达的父亲将萨达姆抚养成人。其实萨达姆跟萨吉达从未正式离婚,尽管萨达姆在1982年、1990年、2001年又分别娶了3个妻子。
  
  29岁就成了寡妇
  
  拉加德前半生的祸福跟她的婚姻有着密切的关系。1982年,在萨达姆的直接安排下,15岁的拉加德嫁给了侯赛因·卡迈勒·马吉德。马吉德家族是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地区的望族,跟萨达姆家族关系密切,两个家族联姻不断。侯赛因·卡迈勒则是马吉德家族的青年才俊,在当时的两伊战争中表现出色。
  婚后,拉加德被侯赛因·卡迈勒的英俊潇洒与博学多才深深吸引,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男人。萨达姆对自己的女婿也极为关照,短时间内就对他委以高官,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成为伊拉克政府中的重量级人物,负责海湾战争后的重建工作以及违禁武器计划,军衔是中将。
  后来,拉加德的妹妹拉娜也嫁给了侯赛因·卡迈勒的弟弟萨达姆·卡迈勒。
  拉加德姐妹的婚姻本来是一件令所有伊拉克人都羡慕的婚姻,但世事难料,卡迈勒兄弟得罪了萨达姆的长子乌代。乌代是人人皆知的“混世魔王”,为了躲避乌代的威胁,1995年8月,卡迈勒兄弟带着妻子拉加德姐妹决定铤而走险,叛逃到约旦。当时拉加德一度面临两难抉择,一面是丈夫,另外一面是父亲,最终拉加德还是将天平倾向了丈夫。
  卡迈勒兄弟叛逃至约旦后,向西方透露了很多伊拉克机密,其中包括关于萨达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一些资料。次年,萨达姆以“原谅卡迈勒兄弟”为诱饵,引诱卡迈勒兄弟回国。谁知,就在卡迈勒兄弟回到巴格达的第三天,他们突然被乱枪打死。
  当时很多人都猜测,是萨达姆下令杀了这兄弟二人。不过,拉加德曾表示,真正杀死她丈夫和妹夫的凶手是人称“化学阿里”的马吉德。“化学阿里”是马吉德家族的首领,也是卡迈勒兄弟的叔叔。拉加德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一切都是那个“阴险毒辣的家伙”一手策划的。拉加德说,当时,她的父亲已经宽恕了她的丈夫和妹夫,甚至复兴党高层也颁发了一份赦免令,但这位“化学阿里”还是指使手下的人杀害了卡迈勒兄弟俩。
  
  父女情深:“他是一个好父亲”
  
  虽然丈夫是因为父亲而死,但毕竟父女情深,拉加德很快就原谅了父亲。
  2003年4月9日,也就是美军攻入巴格达的那天,拉加德和拉娜开始了逃亡生活,她俩带着9个孩子东藏西躲,整天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后来,在英国和阿联酋先后拒绝了她们的政治避难请求后,约旦接纳了她们。
  由于萨达姆家族拥有巨额财产,加上萨达姆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因此拉加德目前的地位非常重要。今年6月,拉加德表示,为了筹集辩护律师的经费,她准备在约旦首都安曼成立一家专门的基金会。伊拉克政府的通缉令上也说,前“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成员通过拉加德向武装人员转移资金。
  在2004年,拉加德还一度宣布自己将参加“解放”后的伊拉克2005年的总统竞选,她还打算寻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支持。不过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目前,拉加德跟父亲之间的“杀夫之仇”已经化解,在一次接受CNN采访时,拉加德曾用流利的英语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父亲,慈爱且有宽阔的胸怀。他爱自己的女儿、儿子、孙子、孙女。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父亲。”
  
  链接
  约旦拒绝将拉加德遣返回伊拉克
   约旦政府上月3日宣布,尽管伊拉克政府把目前在约旦居住的伊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长女拉加德列入通缉名单,但约旦不会把她遣返回伊拉克。
  约旦首相马鲁夫·巴希特在接受官方佩特拉通讯社采访时说,拉加德是约旦哈希姆王室的客人,作为寻求避难者受到保护,而且她遵照要求没有参与政治或媒体活动,并非像伊拉克方面所说是伊拉克反美武装的重要资助者。
  伊拉克国家安全顾问穆瓦法克·鲁巴伊2日公布一份通缉名单,拉加德和萨达姆的第一任妻子萨吉达榜上有名。鲁巴伊指责名单上的41人应该为“那些企图伤害伊拉克民众的爆炸和不分青红皂白的滥杀”负责,而且“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宗派战争也由他们挑起”。
  伊拉克表示,他们已与所有邻国进行接触,要求引渡藏匿在这些国家的“恐怖分子”。但巴希特表示,伊拉克此前尚未正式向约旦提出引渡拉加德的要求。
  另据报道,萨吉达目前居住在卡塔尔。卡塔尔很可能也会无视伊政府对萨吉达的引渡要求。
其他文献
周末下午,米多多去怪博士家,想去请教一下数学题。  在路上,他发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几十只老鼠正排着队走路。看样子,它们是去怪博士家的那个方向。  米多多大喊一声冲过去,那些老鼠受了惊吓,四散而逃。  到怪博士家了。  摁了半天铃,院门总算开了道缝。  怪博士探出一蓬乱发的大脑袋,有些不高兴地问:“有事吗?”  米多多说:“我刚才看到许多老鼠排着队走过来。”  怪博士若无其事地说:“是吗?”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正在向信息全球化时代迈进。为应对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挑战,作为摄影记者,必须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笔者以为除了要有正确的新闻观以外,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素质也是重要的。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    新闻知识。新闻摄影是一种新闻信息的报道,是新闻记者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所传播的首先是新闻信息,是有新闻价值的事物。因此,作为新闻记者,首先要有较为系统的
地方电视台在激烈的竞争搏弃中为谋求生存发展,在传媒业新一轮“洗牌”中为了抢占先机、赢得主动,都在原有频道资源中相继改革重组了一些面向市场、自谋生存发展的创收性频道,创办了一些创收性栏目。我们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法制·生活频道就属于这一类型。频道中设置两个主导创收的栏目《房产·家居》和《城市之家》,则是创收和服务市民生活的主阵地和主要平台。笔者从2004年起,通过竞聘承办这两个栏目,担任房产部主任和栏
英国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英国人愿意接种新冠疫苗。  在这项由英国《每日邮报》开展的民意调查中,受新冠病毒威胁最大的老年人最赞成接种疫苗。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86%的人表示愿意接受接种疫苗。老年人急于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56%的人表示希望能尽快接种疫苗。  民调结果显示,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令英国民众心中如释重负,充满期待和乐观,超过一半的人称,这是他们今年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  只有7
一封邀请函    1930年的伦敦是世界财富的中心,站在这中心的中心诺思韦别墅前,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收起了邀请信,他看了看表,指针正好指向二十一点三十分。诺思韦别墅雄伟且具有贵族特色,它的所有者本尼迪克特·法利是个喜欢穿缝缝补补已有二十八年历史的晨衣,并对猫讨厌之极的百万富翁。  “ 这样有权有势的人找我会有什么事呢?”波洛想着,走上前门的台阶,按响了门铃。  片刻,门开了,一个男佣出现在波洛面
今天的大会很重要
双面古堡  印度西部有一座古城,离城100千米处有一座名叫赫特斯的古堡。  这座古堡位于塔尔沙漠中,方圆几十公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只有古堡周围绿树成荫,生机盎然,宛如一片绿叶荡漾在沙海之中。由于古堡的建筑构思巧妙,墙上还挂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吸引了不少旅游者长途跋涉,前来观光游览。  然而,近段时间以来,古堡频频发生命案。在古堡里过夜的游客,十有八九都死于非命。白天,它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夜
大学好友为争美女反目成仇,情场角逐中云谲波诡:不敌者败北前撒手一锏,欲使对手永受“袴下之辱”;情知蒙羞,得意者怒不可遏、陡生杀机,为置情敌于死地,他策划执导一幕“邮寄死亡”的恐怖剧,不料却殃及无辜。2006年9月21日,身家千万的深圳市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龙泽生,因涉嫌13年前一桩爆炸杀人案而被提起诉讼。    醋海波生:挚友结怨“三角恋”    1991年,18岁的沈世安从安徽亳州市郊县考进淮
饭局将了,举座寂然,各怀鬼胎,就等那耐心差一点的向服务生叫一声“结账”。  我年轻的时候,心理素质差,关键时刻总绷不住劲。见一群人眼帘低垂,忍不住喊一声:“我来!”随后,一片“我来”,才声震四壁。在通往收银台的漫长道路上,我后面跟了一支不短的队伍,高喊着“我来”,但基本上都跟我保持一两尺的距离,从不越位。  一次,我忍不住开了个玩笑。靠近收银台时,我说:“我要上趟洗手间。”出来一看,我率領的埋单队
我一直觉得我和母亲是有隔阂的。  她是医生,最重要的是她的病人,我的记忆里,她永远在医院,或者随时准备着有人打电话来就走,我什么时候梳成了小辫子,什么时候来了月经,什么时候和男生有了第一次约会,她并不清楚。  母亲永远是忙的,她的忙让她忽略了我,我曾怀疑自己是个多余的小孩,如果不是有个耐心和温存的父亲,我真想离家出走了。  十七岁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个男孩子,他是个画家,比我大五岁。我是背着母亲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