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有独钟”,对古诗文的教学也颇有“感悟”,现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理性认识和有效性策略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古诗词意蕴深刻,情感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内容高度凝炼,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探究,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美也消失殆尽。
  我们经常发现以下几个教学误区:①一来一去式的问答;②面面俱到式的介绍;③不求甚解式的翻译;④侃侃而谈式的分析;⑤一路到底式的背默。
  笔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古诗词的教学也是茫然的。虽然很想有所突破和创新,却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之余,不禁哀叹“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茫然困惑之际,我翻阅《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7-8期,发现这期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专刊,里面刊登着许多名师的古诗词课堂案例、教学实录、教学心得等。深入地解读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教学實录,名师们高超的教学设计给我们以理性的启迪,他们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艺术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用凝炼而有诗意的导语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诗的情境,借助书上的插图和布景,让学生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诗人的生活情景。最后,教师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范读诗句,将静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体现出精神的力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探究的欲望。
  2.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
  3.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学习古诗也切忌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游园不值》时,就非常注重咬文嚼字、研词磨句。在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敲打研磨中,窦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了别有洞天的诗意画境,感受古诗词教学的巨大魅力。
  名师们先进的古诗词教学理念、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让笔者在探究古诗词教学的道路上犹如春风拂面。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
  有了名师的引路,又有对古诗词教学的新见地,近两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乐在其中,受益匪浅。笔者认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1.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整合相同资源的古诗词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会贯通,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
  3.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二)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①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②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③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④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启发想象,入境悟情
  诗重想象。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情要靠“象”去显。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四)联系生活,模仿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以景与情的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充分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赠汪伦》时,先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李白正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用桃花潭水来比喻他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之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仿照《赠汪伦》写写朋友、家人间的送别诗。一学生是这样写的:“宋捷乘车将欲行,忽闻身后告别声。高速公路长万里,不及胡垠送我情。”也有这样写的:“妈妈帮我缝衣服,一针一线密密缝。绵绵纱线细又长,不及妈妈爱我情。”
  古诗词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今后,笔者将一如既往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金光闪烁,励人意志,催人奋进。
其他文献
摘 要:波伏娃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之一,也是马克思女性主义的奠基人,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在世界女性主义运动中有重要地位。新时代下,我国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性别问题,波伏娃的马克思女性主义思想对我国当代解决妇女问题,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波伏娃;马克思女性主义;中国女性主义  波伏娃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性主义者,是马克思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女性主义思想是在批判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课程中主要课程之一,在高考之中的比重也是占了20%的比重,而数学又是学习理工科的基础学科,所以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到了高中,虽然主要还是学习初等数学为主,也会涉及一点高等数学的内容如:积分,但是学习的难度和学习的深度是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远远不能比较的。小学初中数学更多是学习运算能力,而到了高中数学已经在数量,空间,信息等方面都开始有所涉及了。  关键词:高中数学;
[摘 要:百年沧桑岁月,带走的是先辈远去的背影和足迹;百年血脉传承,留下的是回荡灵魂的使命和情怀。自曾祖父开始,到大爷爷、爷爷奶奶,再到新时期的第三代、第四代,他们都从各自的人生历程中,体会到了教育之难得、力量之巨大,与知识,与读书,一次相遇,一生再难割舍。他们以平凡角色,或培养师资,或办学兴教,或授业解惑,或润心育人。虽艰亦辛,但竭力为之,砥砺前行。  关键词:临西傅家;四代传承;情怀]  引言
区角活动,是在园孩子日常活动中的一种自主活动方式。在区角活动过程中既能充分体现孩子身心发展,还满足孩子在游戏和活动中的需要,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自由地成长,孩子以快乐为目的,以自主操作来学习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活动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在玩耍中开发了幼儿智力。因此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特点。  一、区角布置,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区角的布置是面向全体孩子的,小朋
摘 要: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上,很多教师会习惯性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单方面的为学生介绍物理知识、物理定理、物理实验。学生没有课堂参与感,自身的学习热情无法激发,学习思维也无法扩散。新课改教学理念提出后,要求高中教师转化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对此,高中物理教师便可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既能够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又不会让学生产生过高的学习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
[关键词:按图索骥;素材;构思]  农村小学第三学段学生令人担忧的习作现象不少:1.随意选材;2.记流水账;3.胡编乱套。由长期观察发现,我校第三学段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不懂得如何发散思维抓住生活经验的碎片,并将这些经验碎片有机整合,以表达自己所想(或者命题)的中心。“作者思有路”,学生构思路径急需得到有序发散与有效整合,使得表达有意图,“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如何突破写作构思缺陷这一瓶颈,
摘 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历届领导人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发展,指导党和国家的发展。而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在现实实践中却并非如此顺利,做到实事求是解决现实问题,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冲破束缚,做到理论结合现实,不唯上,不唯书。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我党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事求是;实际调查;解放思想;主要矛盾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及思想内
摘 要: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各行各业开始着眼于时代发展的进程,主动调整内部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其中会计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我国开始以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和依据,着眼于会计教育教学的现实条件,在进一步调整以及改进的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我国会计教育;会计教育研究;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实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老师不断的改变自身传统教学方法,采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该种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教学当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老师应如何将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激发阅读兴趣,展开主动阅读  爱因斯坦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