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语篇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国生 编译
  
  摘 要:综合语篇分析就是试图揭示隐藏于语篇结构下的关系的一种语篇分析。它从四个层面去分析和理解语篇:语义层面、交际层面、情态层面和相关层面。综合语篇分析方法包含解释、压缩、规范及模式化四步。综合语篇分析中的语篇结构为不同语篇比较分析提供了有力基础,并且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综合语篇分析 语言学 语篇
  
  1. 前言
  
  语篇分析吸收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交际语言使用并涉及多学科的学问。英美国家对语篇分析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明显进展,而俄语语篇分析开始于1948年,中国学者对外语语篇的介绍和研究到80年代才有进展。综合语篇分析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初交际句法起主导地位,研究连贯文本中句子间词汇与语法的联系。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交际句法出现不能解释连贯而又无意义句子的缺陷,使得语言学家开始研究连贯与衔接的区别:衔接要处理相互影响的具体文本内各部分间的联系,体现句子间或话段间的深层次关系,解释这种联系,各种语言有不同的衔接方式;连贯是要处理语篇整体,而不是语篇部分或片段。本文就综合语篇分析的构成、分析方法和应用予以探讨。
  
  2. 综合语篇构成
  
  综合语篇分析就是试图揭示隐藏于语篇结构下的关系的一种语篇分析。不同于其他语篇分析,综合语篇分析从四个层面去分析和理解语篇,即:语义(semantic)层面、交际(communicative)层面、情态(modal)层面和相关(relational)层面。
  2.1 语义层面
  即命题本身。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从语义层面来讲,综合语篇分析分为15种不同类型的命题,即:⑴Introductive -existential(模式为:There is Х),⑵Conclusive -existential(模式为:Х exists),⑶identificational(模式为:X is Y),⑷taxonomic(模式为:X is Y),⑸qualitative(模式为:X Yed),⑹possessive(模式为:X has Y),⑺existential-locative(模式为:There is X in Y),⑻locative(模式为:X is in Y),⑼temporal(模式为:X is Тday),⑽relational-qualitative(模式为:X is Zen with Y),⑾comparative(模式为:X is Zer than Y),⑿relational-identificational(模式为:X is Z of Y),⒀relational-taxonomic(模式为:X is Z of Y),⒁Processional(模式为:X works),⒂actional(模式为:X makes Y)。这些命题又可分成状态(state)类和行为(action)类。语篇语义层面分析在于将自然语言语篇缩减为命题语义类型。该分析遇到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很多自然语言语篇的句子是多重述谓(poly-predicative),即表述的不仅是一个判断。这类句子可以根据谓词数量分解成命题。例如:He has a car是单一述谓并且符合属有(possessive)命题,而句子“He has a car and a summer cottage”则是多重述谓并且可以分解为两个属有命题:He has a car, He has a summer cottage;二是句子的句法特征经常与命题语义类型不符,即该句子表述的判断类型不符。
  2.2 交际层面
  表现为句子间的结构联系。结构联系可分成词汇与句法联系。词汇联系包含词汇重复、代名词替换、共同照应(co-referent)、上义(yponymic)和下义(hypernymic)。句法联系包含省略和句法排比。由结构联系与同一话题联结的句子构成一个超级短语单位。因此,语篇交际层面可由许多超级短语单位来表现。
  2.3 情态层面
  包含不同方法。方法是句子结构部分所表达、言者赋予的、由话段与情景所表达的判断间的情态关系。综合语篇分析对方法分成两类:(1)根据情态关系类型,分为:相信、假定、认知、事实确认、评价、必要性等方法;(2)根据方法在语篇中的表现方式,包含范例(exemplar)、显性(overt)与隐性(covert)方法。例如,相信方法的范例形式可以表现为句型I think he is decent (情态词think是主句的谓词,该方法提出了命题);显性形式可以表现为句型In my opinion he is decent (情态表达In my opinion是插入语);隐性形式可以表现为句型:He is thought to be decent (情态表达是同时表达述谓和情态关系的动词谓词)。
  2.4 相关层面
  包含三种语篇:描述(description),叙事(narration)和推理(reasoning),他们相应地建立在三种逻辑关系上:横向(synchronic)、纵向(diachronic)和原因连贯(causative-consecutive)。横向关系是关于同时发生的行为或状态间关系;纵向关系是关于行为或状态在时间上的连续关系;原因连贯关系是推论及其证明间关系。如:
  (1)(a)The local coherence between sentences is not signaled by connectives.
  (b)It is marked by various cohesion devices.
  横向关系可以由下列差异来表示:1)主位(theme)一致:对比(1) (a) the local coherence, (1)(b) It (local coherence);2)句法平行:(1)(a)与(1)(b)有类似句法结构:主语 被动语态谓词 介词宾语;3)不能提出具有时间意义的副词。作为深层语篇结构与表层、关系层面与交际层面相互关联;构成关系层面的逻辑关系在语篇交际层面的许多语言学特征(词汇和语法)中得以证实。总之,区分语篇交际层面与关系层面间的三种相互关系:1)非相关性(Non-correspondence),交际层面的连接词意义与关系层面判断间的逻辑性质之间存在矛盾。2)如果连接词意义符合判断间逻辑关系类型,两个层面间就存在相关;3)判断间的逻辑关系无法说明,在交际层面缺乏连接词。
  
  3. 综合语篇分析方法
  
  3.1 语篇解释
  包含三步:㈠情态层面,包括做出明晰的话段方式。方法即相信、假设、必要性、认知以及事实证明。由于情态可以由不同的句法结构(插入语、情态动词表达的谓词状语等)来表达,解释目的是作为主句提出由从句表达的命题的表达方法来表现它。㈡交际层面,包括对句子间的联系做出清晰的词汇和语法证明、通过宾语的标准名称替换共同照应语(代名词)、通过标准连词therefore和将句子(或复合句的部分)置于先后顺序而用原因连贯的意思替换词汇和语法单位。㈢语义层面,包括将有好几个谓词的句子分成单一述谓话段。这些句子包括:a)压缩结构,压缩结构是具有情态动词和情态表达的句子、名词化词组(名词化),例如,动名词、名词化分词、履行主语功能相关意义的名词;b)半述谓(half-predicative)结构,包括复合不可分的句子和限制性解释的简单句;c)多重述谓结构,包括复合句、复杂性不可分句、带有描述性解释的简单句。解释过程中,对带有情态动词的压缩结构使用方法将其减压成复杂性句子,名词化解释变成独立话段。如果可能,分词解释会变成名词词组。根据谓词的数量,多重述谓解释可以减压成话段。带有原因连贯意义的词汇和语法单位的使用可能是构成推理基础的原因逻辑关系的证明。根据综合语篇分析,当解释简单扩展句子的语义层面时,必须考虑几点:1)短语在句子交际结构中的位置;2)句子与语境的关系;3)短语的句法等级。如果被用作句子主题,那么向心短语不合适解压。
  3.2 语篇压缩(reduction)
  包括定义强制性及选择性的话段和消除选择项。强制性及选择性话段间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强制性话段具有主从句连接性、选择性和从属性。从属关系在话段的交际、主格和情态层面可以证实,并且根据下列规则得以确定。(1)语篇交际方面没有得到扩展与得到扩展的话段主位间是可选择的。(2)没有宾语性质与赋予宾语性质的话段间是可选择的。(3)表达单个判断与语篇结构中起辅助作用的话段间是可选择的。这些话段通常通过插入而被引入,如:for example, in particular。(4)如果句子或复合句的部分被具有等值判断的解释所连接(例如:that is, in other words),那该选择性话段是不明晰方式表达的判断话段,判断明晰度由语境决定。(5)如果句子或句子的部分被表明具有递进关系的解释连接(例如apart from that, besides),那该选择性话段就是被解释所引入。(6)括号里所给的话段(嵌入式解释)就是可选择的。(7)照应词是语篇所描述的宾语的一种或一部分与照应词是整个宾语的话段间是可选择的。(8)带有假设方法与以低级认识等级提出判断的话段间是可选择的(其真实性没核实的判断)。(9)有引用语的话段,与有事实证实的话段,以及与具有引证文件的话段是选择性的,如果没能做出相反推理。
  3.3 语篇规范(normalization)
  包括情态、交际和体裁方面的词汇和语法差异的消除;助动词的消除;强制性话段的深层句法结构的识别。
  3.4 语篇模式化(canonization)
  包括某言语类型相应的逻辑关系的定义和构造模式的合成。构造推理模式的合成由表示原因关系的要素(主要、次要前提及推论)组成。自然语言语篇中,通常不给出某些推论要素。本例中可能存在两个变体(variants):1)基于次要前提的主要前提和语篇结论的说明;2)基于主、次前提的结论的说明。
  
  4. 应用
  
  综合语篇分析中的语篇结构为不同语篇比较分析提供了有力基础,并且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研究,以及解决语篇概要的某些问题。语篇概要可以在高效的信息系统发展中为发布不同种类的语篇和多媒体数据库发挥关键作用。语篇概要的进步不仅能更好地发展修补系统,而且会以大量新方式对语篇为基础的信息提供分析。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语篇概要技术能得到有效使用,因为它们包括有如记忆和准确使用词汇单位、转换句法结构和定义句间联系的语言学技巧。有些国家要求学习外语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必须能够以该种外语提炼语篇以及要求参加学习外语入学考试的申请者以该外语给出语篇的概要或复述语篇。
  从语言学观点看,概要过程包括至少三要素:做概要的概要人;原始资料,即被概述的语篇;二级资料,即概要,概述的结果。概述语篇时,概要人必须研究原始资料结构,应用某些方法转换语篇以便创造反映语篇内容的二级资料。因此概要人应该知道:1)原始资料的语言学结构;2)二级资料的语言学结构;3)原始资料的语言学结构转换成二级资料的方法。
  概要方法特征是其目的在于确定原始资料包含的最基本的信息,并且在二级资料中以压缩方式再造该信息。确定和修补原始资料包含的最基本信息是概要的主要问题之一。综合语篇分析在理解原始资料与二级资料间的相关性、在揭示概要人使用的转换程序中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Apresian, Y.D.Integralnoe opisaniye iazyka i tolkovyi slovar. Voprosy iazykoznaniya 2. P.57-70. 1986.
  [2]Bach, Emmon. Informal lectures on formal semantics, Albany, 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3]Chomsky, Noam. Studies on 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 The Hague: Mouton.1972.
  [4]Dijk, T. Van. (ed).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Vol.1: Disciplines of discourse. London : Academic. 1985.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为社会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广告设计教育开展得如何呢?本文试图从艺术类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并借鉴国外广告设计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广告设计教育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广告设计 教育 革新思维 教育模式    一、概况    中国的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摘 要:白嘉轩是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主人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白嘉轩,是传统文化的化身,承载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性在他身上得以体现。  关键词:《白鹿原》白嘉轩 传统文化 矛盾性    白嘉轩是陈忠实在《白鹿原》中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他对于儒家倡导的立身之道及“仁义”思想情有独钟,同时几千年的宗法文化对他又有颇深的影响。他身上不乏优
摘要: 坐标变换是解析几何中一个有用的工具。任何一个二次方程,经过坐标轴适当的平移和旋转,都可以化成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或它们的特殊情形)。但方程化简十分烦琐 ,利用极坐标系可以使问题的解决得到很大的简化。  关键词: 数学 坐标变换 极坐标    首先介绍两个基本知识  1.极轴的旋转  如果极点的位置、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正方向都不改变,而极轴绕极点旋转一个角度,这种坐标系的变换叫极轴的旋转。  
摘 要: Daniel Gile于七十年代末提出了译员精力分配模式,认为同传是一个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听力理解精力、记忆精力和组织译语的精力,即:同传=听力分析 翻译 记忆 协调。这一模式揭示了同传的本质,既为同传技巧提供了理论基础,又为我们探讨影响同传质量的诸因素并对症下药提高传译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将在Gile的同声传译精力分配模式的启示下探讨影响传译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及对策:听
摘要:文化因素是翻译中一个难以忽略的障碍。为了克服这个障碍主要有归化和异化两种手法。本文以《老残游记》中的名篇《明湖居听书》为例,分析几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障碍和应对策略。异化能更好地保留中文的语言特点,有利于西方读者拓宽视野,吸收新鲜文化成分,同时也有助于中华文化时外传播:归化则便于英文读者理解,快速赢得他们的认同。二者互为补充,一味地推崇异化或者归化都不利于文化交流。  关键词:归化 异化 文
[摘 要]从农户的视角,在对国家扶贫开发的集中连片困难地区——江西罗霄山区样本农户满意度和需求度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数据统计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和需求度矩阵模型,对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优先次序深入地分析,并得出结果。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为农民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要义。  [关键词]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先次序  [中图分类号]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首先要突出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在教学中,笔者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努力尝试运用“问题教学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让“问题”从学生中来,最终再回到学生中去解决。让学生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其学习负有主要责任,而教师则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资源”、学生学习
摘 要:本文对黄自与青主两位大师在探索运用中西音乐的结合来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方面做了对比介绍,并对他们的代表作品作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西方音乐 中西合璧 民族音乐    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我国音乐界出现了两位重要的音乐家:黄自与青主。他们立足于发扬中国民族音乐,运用西方先进的音乐技巧、音乐形式来改进中国落后的音乐文化,使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相融合,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的发展。这
摘 要: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倡导研究性学习,但在其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中把探究活动变成以新方式呈现的灌输教学;课堂中夸奖、表扬毫无目的,失去其应有的激励作用;自主学习成了纯自由的放羊式的教学;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完全意义的形式;空洞而漫无边际的探究内容导致探究价值的贬损。为此,笔者建议遵循以下一些基本过程:坚定地明确阅读目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感知文本,提出合适的探究问题,
摘 要:利用学校网站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为师生构建一个绿色、和谐、学习型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学校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架构平台,使学校逐步跨入电子化、无纸化办公阶段。  关键词:(1)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种未经编译的,开放的应用软件,它使用户能够利用HTML和  ActiveX强有力的功能创建的功能强大的、与平台无关的Web应用系统。(2)SQL(Struct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