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语文的源头,它使得语文不再是刻印在书本上的死板方块字。作为教师,唯有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师,亲近生活这个大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消除对语文学科的距离感,使其享受学习的乐趣,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课标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并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的确,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母语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因此,为了“学好语文”“用好语文”,语文学习更应该放到生活实践中。语文注重“听”“说”“读”“写”,但其实动手“做”也不可轻视。这就像不能因为“不洁净、会杀生”,就“君子远庖厨”,甚至十指不沾阳春水。这不仅会让人“五谷不分”,更体会不到烹制美食的乐趣。所以在语文教学及课堂上,让学生投入生活、参与生活显得很重要。
  对于这一点,我一方面是让教学环境生活化。这里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教室。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学校有众多教室,但学生只有回到属于自己的教室、自己的班级才会有归属感,这就是“教室”和“家”的共同点。所以不仅教室要有学习氛围和知识气息,还要让教室充满“家”的温馨。我曾在低、中、高年级设立过三个试点班,要求教师带着学生们以“家”为主题,发挥创意布置教室。经过大家巧手改造,这三间教室从值日表到黑板报,从“卫生角”到“花草园”,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天真童趣。中年级的试点班甚至还设置了一个折叠躺椅,只有在课堂上表现好或有进步的同学才能有躺上去休息的“殊荣”。这三个试点班让其他年级的学生羡慕不已,我也从中得到灵感,不仅把班级这样的小“教学环境”生活化,还把校园这样的大“教学环境”生活化。在这样的宽松和煦的氛围中,学生们更加乐学、并能轻松表达,愉快交流,比之在传统课堂环境中学习不知要快乐多少倍。
  另一方面是让教学方法生活化。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些是为学生熟知的,有些则是接触较少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的。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与学生原有的日常、社会生活经验结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古至今,多少美好动人的诗词文字都是从生活中妙手偶得,有感而发。如果今天我们学习这些词句时不能将其放回生活中感受,那么便也没办法体会其中的真妙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一》一课中有不少优美的词句。要背诵,当然不难。然而要让学生体会“层林尽染”的美丽,“天高云淡”的惬意,“瓜果飘香”的欣喜,仅仅靠背诵是绝对不够的。于是我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感受飒爽秋风,拍下动人照片,捡拾彩色落叶,写下心中感悟。如此,词语被具象化,课堂被生活化,秋景秋情、秋词秋句便顺理成章地被学生们收入心中。
  二、课外实践生活化
  众所周知,语文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直到现在,也还有部分教师只片面强调注重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不那么重视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的封闭化。课堂上教授的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冷冰冰的理论,学生麻木接受,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不利于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
  曾读到这样一句话:“戴着面具的、其人格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的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由此可见,教育教学不可脱离实践与生活。在一次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课外实践中,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父母呵护儿女的小心翼翼、细致入微,我让学生们想办法保护一个生鸡蛋,要求是一天内必须完好。一旦破裂便算违规,得退出评比。大家开动脑筋想了各种办法保护它,时常进行查看。放学排队时,还刻意保持了同学之间的队伍距离,唯恐鸡蛋有所损伤。一天下来,大部分学生成功了,失败的学生自然是沮丧。有个到了最后关头却功亏一篑的女生,甚至急哭了。通过这样的一天,孩子们基本对为人父母的不易也感同身受了,纷纷表示,以后要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另外,我还提倡教师们开展以实际应用为主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做问卷调查、路访街采,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小组合作进行留弃、加工、处理,并总结出结论。虽然孩子们最后的调查报告都还稚嫩不专业,但这对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及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都有极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初级中学的女生处在由未成年人逐步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对自身生理现象以及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都很模糊。城乡结合部的女生处境尤其特殊,城乡交界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们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及文化的交互性,既向往城市化又深受农村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信心不足、交往能力弱、知识面窄、心理承受力差,有部分女生甚至由于对个人发展目标不明,受媒体或网络影响,对性别意识模糊,找不准方向,出现行为偏颇,严重的甚至耽误前途。我校
〓〓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好的文学作品,除了有具体而丰富的现实意义或历史意义的内容以外,还需要有承载这些内容的形式——文学语言。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鉴赏,重在一个“品”字。  〓〓一、着眼于词语运用,品味其精准传神  〓〓好的文学作品,其语言都是作者千锤百炼出来的精华,品味其中的关键性词语,就能感受出作品语言的精准传神。不同的作家在刻画不同的形象,或同一作家刻画不同的形
本刊讯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会议明确,在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
通过无公害西瓜栽培中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性技术措施的反复试验对比,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的无公害西瓜栽培技术,为当地的西瓜无公害栽培提供了强有
〓〓集体备课,一个凝聚集体智慧、合作文化的做法,日益受到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集体备课,教师间交流思想,取长补短,磨砺出智慧的火花,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素质发展积累、铺垫。  〓〓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作为学校一定要完善校本教研的制度,配备监督和检测系统,而科组则要策划好时间、地点、人物、备课的内容或问题。做到有问必提,有提必研,有研必思。  〓〓作为教师要彻底转变专业个人
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近日,由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形势分析与发展策略研讨会在沪举办。来自工程勘察设计行业71家企业的100多位企业高层出席了会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数学教学越来越着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由“教会”转化为“会教”,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给予学生探索的机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以下简称“电子工程院”)创建于1 953年,曾先后隶属于原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