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顺延艺术的运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而学生在课堂上偶尔“走神”属正常心理现象,教师可运用顺延艺术“艺术地加以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回课堂。课堂顺延艺术是一种曲径通幽的实现最终教育目标的最优化教学手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顺延 观察判断 联想 因势利导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8.039
  
  顺延,《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顺着次序向后延期”。一般用于时间方面。为了表达简洁。笔者在这里借用这个词,用于思维方面,意为“顺着次序向后延伸”,即顺着学生思维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增强技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外界环境、学生心理、教师个人因素等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的因素。笔者多年的教育经验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特别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有的学生甚至存有“注意障碍”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偶尔“走神”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走神”频率与强度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就可能不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因此,当在课堂上出现学生因为走神或其他突发性意外情况而扰乱教学秩序影响教学效果的时候,教师应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对学生艺术地加以引导,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回学习天地中。“艺术地加以引导”的手段,就是本文中所说的“顺延艺术”。
  顺楚艺术适用于应对意外的突发性情景,因此,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良好的心理状态、丰富的知识储备、敏捷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教师成功实践顺延艺术的前提条件。保持清醒的头脑,淡定从容,才能审时度势,急中生智,设计出合适的应对策略;储备有丰富的知识,可在课堂上随时启用;敏捷的思维和充满智慧的教学语言则是从不良局面抵达另一教学佳境的桥梁。
  具体而言,课堂教学中顺延艺术的实施,可分兰个步骤进行:
  
  一、观察判断
  
  当“意外”发生时,教师切忌武断行事,而应仔细观察当时情形,综合各种因素,判断情况发生的真正原因,推断当事者的动机。一般来说,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不是有意而为之,即使他们是有意“挑衅”教师,教师也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善待他们,以自己的智慧赢得他们的尊重,树立正面的“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此情此景,类似中医“四诊法”中的“望、闻、切”:望——甩眼睛看整体和局部情况;闻——用耳朵听声音,用鼻子嗅气味;切——为当时情形把脉,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观察判断是后面实施“顺延”的基础。
  
  二、发挥联想
  
  联想,就是由此想到彼。观察判断之后,教师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形,顺着事件发生的轨迹,发挥联想与想象。“具体情形”囊括发生“意外”时的所有现场元素:学生的言行举止、环境气氛、教师的心情等。这些现场元素,教师皆可以“为我所用”,信手拈来,并以此为基石,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临时设定新的教育主题。这一主题不一定是原来计划好的,但要把课上得生动,让学生容易接受。有时就应不拘一格。
  例如,某位语文教师有一次上课,本来是打算讲解课文的,但当时天气骤变;乌云滚滚,电闪雷鸣,接着便刮起大风:下起大雨,学生们的注意力都被窗外景象吸引过去。该语文教师意识到与其强行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不如让学生仔细观察窗外景象。然后写,二篇观察日记,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结果证明。这一次作文写作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语文教师就是根据当时课堂的实际情形发挥联想,同时也引导学生联想,从而使顺延艺术的运用获得了成功。
  
  三、因势利导
  
  顺延艺术中的因势利导,是在通过联想与想像设定新的教育主题后,离开原来的教学思路,顺着当时发生的事情和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从另一角度切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回学习的轨道上。因势利导要讲究技巧,做到收放自如,否则,会适得其反,成为“因势误导”,不仅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教育目标,而且会干扰课堂教学秩序。
  放,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解放患想,具有开放性思维;收,就是让思维安全蜊软着陆手课堂,回到课堂。一放一收,教师个人的机智、素养、经验尽显其中。这时,教师不再是一个专事灌输的“传授者”,也不是一个对学生放任自流的消极“管理者”,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钻研思维的“媒介”。这个“媒介”要“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收放自如,实质上也是—种控制的艺术,包括对场面的控制(课堂教学场面)、对学生心理的控制、教师的自我控制等。
  笔者曾在课堂中实施过因势利导的教学。一年冬天,北风刮得很猛,笔者把教室大门关起来上课。突然,一阵强风把大门吹开了。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男生大声喊:“门被风吹开了!”学生哄堂大笑,课堂秩序纷乱起来。见此情况,笔者因势利导,向学生说:“我觉得他这句话说得不够准确生动!下面我说一句,你们比较一下,看是他说的那句好,还是我说的这旬好。”学生立刻安静起来,笔者接着说:“风一脚把门踹开!”学生都认为老师的句子好。笔者问:“为什么这句比刚才那位男生说的那句好呢?”学生答:“因为‘踹’字用得好”、“因为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纷纷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笔者说:“不错,你们分析得很对!记住,以后说话和写文章,要特别注意用上生动准确的词,最好能用上修辞手法。”
  综上可见,顺延艺术回避了“意外”生出的锋芒,规避了其有可能造成的伤害,达成最终教育目标。顺延艺术是一种优化的教学手段,通过使教育内容适应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来实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顺延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轻度而有节制的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迁就。顺延艺术是一种主动的艺术的迁就。适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使素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占主导地位的开放式教育。顺延艺术的具体作用,可归结为:调节课堂气氛,扼制不良发展趋势,扭转不良局面,消解由于学生分散注意力而有可能引发的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对课堂纪律和教学节奏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把控,把学生牵引回教育教学体系中。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综述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能、合金化以及提高强韧性的方法,并对NiAl合金的制备方法作了介绍,特别是利用电热爆炸超高速定向喷涂技术可原位生成亚微米晶NiAl金属间化合
【摘要】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应当着眼于和谐校园建设,更新观念,坚持方向;转换角色,以人为本;围绕主题,提升品位;创新手段,抢占阵地,从而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 和谐校园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11.028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第二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评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以人为本、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这几乎是每个参与评课者的心理需求。纵观诸多的评课活动,似乎从教学的目标、结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关注得多一些,从心理需求层面关注似乎少了点儿。然而,如果评课者既细心关注其他评课参与者的心理需求,又满足执教者的心理需求,努力使个人的评议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那么评课就能更好地实现其切磋教艺、提炼教学经验的目的。而要从执教者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还比较差,导致一些实验课停开。有部分农村偏远学校,即使是达标校,也无法达到每人一(实验)桌的要求,更多的是两人一桌。非达标校也只能四人一桌,甚至是六人一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率在25%~30%,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学生动手率甚至接近于零。长期以来,化学实验操作知识,不是由学生通过实践去体验、去思考,商是由老师来“表演”,或由课本和老师
研究了Mo对新型空冷低碳Mn-Si-Cr系列贝氏体钢CCT曲线的影响.针对低硅和高硅情况,研究了少量Mo对新型空冷低碳Mn-Si-Cr系贝氏体钢不同温度回火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