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发神经精神症状的病因及治疗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病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易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现将其常见原因及处理综述如下.1 肺性脑病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衰竭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综合征,是慢性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其神经精神症状特点是以意识障碍为主,轻者神志恍惚、淡漠嗜睡,重者昏睡、昏迷、反射消失或出现病理反射(文献报道肺性脑病患者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运动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91%~95%、30%~40%及40%~50%);血气分析主要表现
其他文献
近2年来,我们采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0例,治疗良好.现报告如下.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的本质是从基因失调开始,是基因表达异常、代谢异常、功能失调、结构改变的生化过程.以往的影像学检查是在临床出现症状、体征或形态结构改变阶段进行诊断,
过去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主要是在左前降支或右冠的单支病变行单支或双支搭桥,近年来因特殊器械的出现和技术的改进使对多支病变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成为可能
讨论了基于GRACE卫星星历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动力学法,给出了综合考虑估计加速度计尺度、偏差和卫星初始位置的算法。利用26天GRACE卫星精密轨道数据和加速度计数据解算出直到36阶次的地球重力场模型GRACE01S_OR。采用不同模型位系数差的阶方差和不同模型所表示的大地水准面的差值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外部检核。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精度优于相同阶次的EGM96模型和EIGEN2模型,而与同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