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全麻技术在儿童龋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来源 :宁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牙科全麻技术在儿童口腔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牙科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119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患儿在牙科手术过程中采用全麻技术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浸润麻醉结合声音控制等强制措施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性并发症情况,随访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患儿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时心率、动脉压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合理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MNT)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2例,其中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9例为管理组(DM组),新冠肺炎患者13例为对照组(非DM组)。回顾2组研究对象入院前膳食营养状况,DM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由管理小组实施膳食营养管理,分析DM组膳食营养管理后效果。结果DM组入院前每日谷类、坚果类和油脂类摄入量较非DM组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鱼虾类、乳类和豆类摄入量较非DM组少,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uVEG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T2DM伴微量清蛋白尿患者90例(微量组)、T2DM伴大量清蛋白尿患者90例(大量组)、健康对象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uVEGF、α1-mG、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结果微量组和大量组的uVEGF、α1-mG及β2-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组的uVEGF、α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总结1250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经验,评价其临床实践应用价值,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信息通过细胞病理学及术后病理组织学进行诊断。结果本组1250例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已作出细胞学诊断者1142例,成功率为91.36%。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癌、可疑滤泡性肿瘤、髓样癌、滤泡性腺瘤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0%、83.3%、1
目的对比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高龄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高龄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动力髋螺钉(DHS)组、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组、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组,各组34例,观察各组临床指标、髋关节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DHS组与PF-LCP组(P<0.05);PFNA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
目的探讨中药康复新液联合微创引流治疗浆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方法169例微创引流联合康复新液为治疗组,同时期119例单纯微创引流为治疗组,86例手术切开为治疗组,从植管时间、坏死腔愈合时间、复发率、治愈后皮肤完整性进行对照分析;康复新液联合微创引流组治疗方法是对浆细胞肉芽肿性乳腺炎坏死腔通过辅助真空系统清洗后,在每1个乳腺坏死腔内留置直行留置针2根,建立腔内1进1出的互通关系后,再注入康复新液1~2 mL附着内创面。对皮肤有破溃者再喷洒在皮肤坏死破溃表面。坏死腔内保留外部喷洒结合使用。结果本治疗
目的探讨独参汤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足月单胎头位孕妇200例,依照预防产前出血所用药物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滴治疗(100例),治疗组给予缩宫素和独参汤联合治疗(100例)。对比2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治疗组镇痛效率为96.00%,产后尿潴留率为3.00%,剖宫产率为42.00%,产后出血量为(428.32±12.07)ml;对照组镇痛效率79.00%,剖宫产率为56.00%,产后尿潴留率为18.00%,产后出血量为(612.18±10.69)m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在改善围产期产妇心理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妇8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不良反应,围产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变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以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0%、2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后1周、产后1个
目的本文探讨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PCR检测结果,为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及预后提供参考的同时也为降低围生期孕妇感染和减少新生儿发病风险,提高母婴预后质量,采取积极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方法选取446例产检和待分娩的孕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实施细菌培养和B族链球菌PCR检测,分析B族链球菌感染对446例孕晚期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446例产检和待分娩的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17例,阴性429例;B族链球菌-DNA检测结果为阳性39例,阴性407例,敏感性100%,39例阳性中2例假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不同时机拔管后采用不同辅助通气工具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探讨更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拔管时机及通气策略。方法选取拟行腰椎手术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NA组:深麻醉拔管后放置鼻咽通气道;OA组:深麻醉拔管后放置口咽通气道;C组:正常气管拔管。记录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入PACU即刻、入PACU后10 min、离开PACU时的ABP、HR、SpO 2和BIS值。记录深麻醉拔管后至离开PACU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
目的探讨B群链球菌在孕晚期产妇围产期感染情况。方法选取分娩的637例单胎孕晚期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B群链球菌选择性显色培养法对围产期产妇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B群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并记录阳性感染产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637例孕晚期产妇中检出GBS阳性标本84例,检出率为13.2%。GBS对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均敏感,无耐药发现;莫西沙星耐药率为27.4%,克林霉素及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57.8%和48.8%。BMI、肥胖、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念珠菌病均为妊娠晚期孕妇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