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肤健康6大“热词”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355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正值炎热的夏天,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受到严峻考验:高温、出汗、日晒……皮肤也在这个季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变油腻、发疹子、长“痘痘”,甚至产生异味,等等。
  夏季的皮肤问题会带来烦恼和痛苦。但医生特别告诫:很多夏季皮肤问题,根源并不一定就在夏天。不要以为夏季一过,所有夏季皮肤问题都与自己无关。那样只能导致来年不得不重新面对同样、甚至更严重的问题、疾病。
  如何正确处理好夏季出现的各种皮肤健康问题呢?本刊根据对皮肤科医生的调查,评出夏季皮肤健康6大“热词”。并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围绕这些“热词”讲述他们的见解、看法,提出行之有效的维护皮肤健康的忠告,以便大家一年四季都能维护好皮肤健康——
  关于皮肤的数字
  皮肤是人体重量最大的器官,约占人体重量的16%。它保护着内脏器官,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因素的损害。
  皮肤贮藏着占体重12%的水分,占体重3%~6%的脂肪,容纳人体8.5%的血液。
  皮肤含有约200万~500万个小汗腺,通过汗管到达皮肤表面,不断蒸发汗液。
  皮肤自身恒温在28℃左右。皮肤出汗,是为了保持体内器官正常运转的恒温(37℃左右)。
  专家简介
  郑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擅长以“个体化原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以非化疗方法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制定白塞病和口腔溃疡治疗新方案,采用联合治疗方法治疗结节性痒疹,银屑病“针对皮肤的治疗”等等。
  王学民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技术负责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机构技术负责人、上海市化妆品监测中心负责人。擅长变态反应与环境性皮肤病、化妆品皮肤病、毛发病、碍容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皮肤、毛发保健与美容等。
  汤依晨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皮肤外科学组组长。擅长各类皮肤外科常见及疑难病例的手术治疗。对皮肤良恶性肿瘤,如黑素瘤、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角化棘皮瘤、日光性角化、脂溢性角化病、扁平疣、汗管瘤、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等疾患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拥有皮肤美容外科(白癜风表皮移植、重睑术、隆鼻)的治疗经验。
  骆丹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皮肤性病学学科带头人。任中华皮肤科分会实验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美学分会皮肤美容技术学组副组长。对光医学、皮肤光损伤及光老化防治以及性传播疾病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擅长多种皮肤病疑难杂症诊治,包括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皮炎湿疹、痤疮、白癜风、银屑病、过敏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等。
  车雅敏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性科学协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皮肤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皮肤性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皮肤病诊疗经验。
  1.热词:出油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 车雅敏
  典型问题:化妆品能否改善肤质
  我的皮肤属于油性,这给我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周围朋友经常说我的衣领是脏的,可我每天都洗衣服的。现在到了夏天,感觉问题更严重。身上经常感觉黏乎乎,很不舒服。为此,我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洗澡,那样感觉会好些。但是,洗澡时都要用到洗发露和沐浴露,最近微信朋友圈里发消息,洗发露和沐浴露含有防腐剂等物质,经常用对皮肤和身体健康不好。请问专家:像我这种肤质的人夏天应该怎么办? 有没有好的化妆品能改善肤质?
  油性皮肤多见于青年人
  人体皮肤根据皮脂腺分泌状况、含水量、酸碱度(pH值),分为中性皮肤、油性皮肤、干性皮肤、混合性皮肤等。但是,这种人为分类不是绝对的,更不是疾病分类,也不是终身不变的。 “油性皮肤”一般多见于青年人。他们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量多,皮肤表面(尤其是面部),总像“涂了一层油”一样。医学检查发现此类“油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低于20%,皮肤表面pH值<4.5,毛囊孔常扩大。另外,油性皮肤者头皮“出油”也多,(头发也可能像“擦了油”一样)。身上,特别是颈部和前胸也好“出油”,衬衣领子很容易脏。到了夏天,这种“出油”“出汗”现象更加明显。此外,油性皮肤的人面部还容易出现“粉刺”“小疖子”“红鼻头”“毛囊炎”等。
  皮肤“自制化妆品”最护肤
  很多人都渴望通过高级化妆品来美化皮肤、改善肤质,让皮肤更健康。不过,在皮肤科医生看来,皮肤自己生产的“护肤品”远比市场上高价买来的化妆品好得多。
  皮肤昼夜在工作着,皮肤中的皮脂腺不间断地向外分泌皮脂,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出油”。皮肤温度每上升1℃,皮脂分泌增加10%。另外,为了调节体温,汗腺也不断向皮肤表面排汗,这就是“天气越热,出汗越多”的原因。这些“油”和“汗”在皮肤表面混合,其中的成分很复杂,包括甘油三酯、单酸甘油酯、二酸甘油酯、脂肪酸、蜡酯、鱼鲨烯、胆固醇、氨基酸、尿素、乳酸等。其中乳酸、胆固醇都是乳化剂,“油”和“水”经过乳化形成一层薄膜,医学上把这层膜称作皮脂膜。
  皮脂膜无声无息地均匀涂在每个人皮肤表面,保护着皮肤健康,其作用比市场上买的任何“高级化妆品”都好很多。皮脂膜中含有脂肪酸、乳酸、氨基酸等酸性成分,可抑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生长,是既没有致敏性也没有抗药性的“天然抗生素”,正好防治“疖子”“毛囊炎”等皮肤感染。皮脂膜中还含有少量的十一烯酸,是抑制真菌(棒状杆菌、糠秕孢子菌等)的有效制剂,对预防和治疗“粉刺”有益。皮脂膜中的脂质能防止角质层水分过度蒸发,保持表皮细胞含有10%~20%的水分,并润泽角质层,延缓皮肤老化,防止干裂,是保湿护肤的绝佳“化妆品”。   由此可见,皮肤本身会自制生产皮脂膜这种“高级化妆品”,它能起到保护和滋润皮肤的作用。而且,这种“化妆品”是纯天然的,不会有副作用。因此,医生一般并不建议额外购买化妆品去刻意改善肤质。
  避免过度应用洗发露和沐浴露
  现实生活中,空气里的尘土、雾霾、杂物,各种细菌、病毒、真菌、螨虫等微生物,工作车间里的粉尘、油污和其他多种污物,以及计算机辐射产生的静电吸附的空气中的粉尘,都会破坏皮脂膜。另外,每天不断地洗手、洗脸、洗澡,更可使这层保护膜受到损伤。因此,油性皮肤的人,即使在夏天,也不要每天反复洗澡。此外,洗澡时宜用温水(35~38℃为宜)。水过热或过冷,都会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
  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现在很多人洗澡时喜欢用各种洗发露和沐浴露。但从皮肤健康的角度讲,一定要避免过度应用洗发露和沐浴露。这倒不是因为防腐剂的缘故(一些人担心洗发露和沐浴露中含的防腐剂长期用有“毒性”),而是因为这些产品会不同程度地破坏皮脂膜。
  TIPS 油性皮肤者护肤建议
  关于洗脸 油性皮肤者夏季洗脸、洗澡时宜用温水(35~38℃为宜)。注意清洁毛孔内的尘土或污物,可以适当用些弱碱性的洗面奶和沐浴露,但不宜过多过频。每天清洁的次数一定要根据个人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皮肤情况而定(绝不是次数越多越卫生)。由于面部皮肤暴露在外,一般早晚各清洁一次,
  关于化妆品 油性皮肤的人,夏季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妆品。如果要用,建议用含水量高的“奶蜜”“乳剂”等剂型,而少用含油量高的霜剂、油剂等。
  此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全身体质。因为皮肤的健美与全身的健康密不可分。还要睡好觉,因为睡眠也是皮肤最好的美容剂之一。
  2.热词:腋臭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外科 汤依晨
  典型问题:腋臭带来严重心理压力
  我是一名腋臭患者,平时虽然比较开朗,但一到夏天,我就感觉自己很不自在。主要是因为有腋臭的问题,味道一到夏天就比较严重,我生怕别人闻到,为此一整天心情压抑,严重影响到了学习。请教专家,腋臭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腋臭:生理问题 心理问题
  腋臭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狐臭”,指腋窝部位发出的一种特殊的骚燥臭味。常与之相伴随的是局部多汗,严重者汗液可呈淡黄色。腋臭与一般的汗臭相比,其气味刺鼻浓烈,难以在清洗后彻底去除。往往会给患者心理造成负担,影响其社会交往。每年夏季来临,腋臭患者往往会更加焦虑,担心被周围的人发现自己身上的异味,可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造成自卑的心理。
  如何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呢?首先要科学、客观地从医学角度认识腋臭。从生理上讲,人体内有两种汗腺:大汗腺和小汗腺。前者分布范围较窄,仅分布于腋窝、外耳道和外阴等部位,后者在全身各处(除极少数部位外)均有分布。大汗腺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被皮肤表面存在的细菌(表皮葡萄球菌、格兰阴性杆菌等)分解后,即可产生具有异味的小分子有机物;相比之下,小汗腺的分泌物主要为各类盐分及水,并无异味。腋臭气味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体表细菌和大汗腺的分泌物,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腋臭的气味在夏天出汗较多时明显,卫生习惯不佳的人尤其严重。知道腋臭产生的原理,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和治疗措施;客观认识腋臭的问题,就不至于心理负担过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韦敏
  延伸阅读
  腋臭具有一定遗传性和种族性。研究发现,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约80%是父亲或母亲传给子女的,其遗传方式属于显性遗传。
  在我国,汉族人群中腋臭发生率为6%,南方人多发,北方人少发;在西方,约占半数以上有腋臭,白人和黑人发病率较高。
  腋臭一般在青春发育期后产生,可持续到40~50岁。之后大汗腺一般可以自行萎缩,气味明显减淡。
  气候变化、生长发育时激素的分泌失常、疲劳等可以成为腋臭的发作诱因。
  在青春发育期前,如果外耳道分泌物油性较重,则腋臭发生概率较大。因为外耳道亦为大汗腺分布区域,所以绝大多数腋臭患者伴有“油耳朵”。
  “四字诀”应对轻中度腋臭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腋臭患者前来咨询。我都会一一和他们沟通。其实,这涉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腋臭轻重程度,另一个是个人心理承受能力。
  腋臭有轻、重度之分。一般认为,轻度的患者,只有自己最亲近的人,如家人和朋友,才能闻及其身上异味;而重度患者,即使穿较厚衣服,周围的人也能很明显闻到异味。有时,有的患者只是觉得腋下时有异味(轻度),就要来做手术。事实上,这类患者并不是腋臭手术治疗的适应对象。一般地说,轻度的患者,可重视日常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局部用药即可。在夏季,以下几点生活上的调整非常重要。
  1.晨起洗澡:夜晚睡觉时,汗液分泌、细菌分解,可造成腋窝局部微环境产生异味。早上起来就洗澡,能改善腋窝微环境,让白天工作生活中少受这一问题干扰。
  2.清淡饮食:不恰当的饮食会增强局部大汗腺的分泌,加重腋臭问题。饮食清淡,多食瓜果蔬菜,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
  3.衣服透气: 穿衣方面要考虑到散热的效用。宜穿着全棉透气性好的衣物,忌穿让人感到闷热的衣服。
  4.动后勤洗:运动以后,往往会出很多汗水,要及时洗澡及换洗衣服。
  5.良好睡眠: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良好运行,疲劳可成为腋臭的发作诱因。
  腋臭治疗:两大类方法的比较
  从腋臭发病机理看,治疗办法是抑制腋部汗液排泄或防止汗液成分腐败。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局部药物(如肉毒素注射)、激光、超声波等治疗手段。目的在于抑制细菌活动,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从而减轻臭味。但是,这些治疗往往达不到根治目的,且长期使用药物,会对腋下皮肤产生刺激,导致局部出现皮肤增厚及色素沉着等表现。   手术治疗:指通过外科手术的手段,彻底去除分布在腋下的大汗腺,从源头上解决汗液分泌过多的问题,从而达到彻底根除腋下异味的目的,适用于中重度腋臭患者。
  总结:不管是手术还是非手术的方法,虽都有效,但同时都有一定的有效率、复发率,且有效率或复发率与患者个体差异、医师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治疗彻底性有关。总体上讲,同样条件下,非手术治疗复发率高,有效率低,手术治疗效果好,但创伤较大,可留下瘢痕。
  腋臭手术20岁后再做
  腋臭患者接受手术时的年龄应该大于18岁,最好20岁以上。因为年龄小于18岁者,即使手术切除后,大汗腺还可再生,腋臭就可能复发。20岁以后手术,大汗腺一般不会再生,从而能避免腋臭的复发。
  3.热词:痘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 徐涵 郑捷
  典型问题:夏天脸上痘痘发得快
  天气越来越热,我脸上的痘痘也开始疯长。我看了网上一些帖子,就找了不少东西往脸上涂抹,好像没什么作用。其实,往年夏天也是如此。我非常困惑,为何夏日一到,皮肤就会状况频发,而且吃啥喝啥都不能压制住痘痘的生长速度?
  天热和阳光照射都“致痘”
  “痘痘”即青春痘,在医学上也称为“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的发生是有一定原因的,从医学上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因素:①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②雄激素与皮脂分泌水平增高;③痤疮丙酸杆菌感染;④皮肤炎症反应。
  每当夏季来临,皮脂腺分泌皮脂会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细菌的感染和繁殖,也使得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的概率大大升高,因此容易导致痤疮。另外,夏季因为备考、工作压力等而精神紧张、熬夜,可使体内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皮脂腺分泌增多,加重痤疮炎症。夏季强烈的紫外线可以导致皮肤增殖、角化。当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时,皮脂分泌受阻,可引发或加重痤疮。另外,皮脂在经紫外线照射后,还会产生较多游离脂肪酸,易引起皮肤炎症。
  TIPS
  长痘痘就是因为皮肤过油吗
  很多人误为:长痘痘一定是因为皮肤过油,多洗洗脸就行。其实不然。虽然油性皮肤容易长痘痘,但长痘痘并不都是皮肤过油引起。因为内分泌功能异常,如雄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时,均易导致痘痘的产生。例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可因雄激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痘痘和脱发。患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容易长痘痘。在这些情况下,增加洗脸次数并不能解决痘痘问题。因此,在出现痘痘时,首先应查找发病原因,再给予相应治疗。
  4个建议对付痤疮
  首先,应该保持皮肤的清洁。夏季温度、湿度高,皮肤出汗出油明显增加,如不注意及时清洁,过多皮脂不仅容易淤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加重炎症。
  其次,应选择质地轻薄透气的护肤品或化妆品,避免使用厚重的粉底或油膏类化妆品,以免皮脂分泌受阻,产生痤疮。
  再者,应注意防晒,因为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同样会引发或加重痤疮。
  最后,在生活上还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上,宜口味清淡,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纠正便秘。
  “长痘”切忌自治、乱治
  当前市场上治疗痘痘的药物或产品铺天盖地,一些人觉得看病太麻烦,就自己先按产品广告或说明书选几样试疗效。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治疗痤疮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皮损表现、痘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选用不同的方法。如选药治疗不当,不仅疗效差,而且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药物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不仅使治疗更为棘手,也加重了患者经济、精神上的负担。所以一旦患病,应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情准确用药。
  4.热词:癣病
  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骆丹 许阳
  典型问题:为何冬天自愈,夏天又复发
  我若干年前不知什么原因染上了股癣、脚癣。当时在药店买点药膏涂上,感觉是缓解了。但时不时还会感到局部痒,脚趾间有破皮。症状春夏季严重些,冬季就自然痊愈了。正因为只是有时发作,所以一直没好好治。前两月天气开始变热,脚部时有痒感,我终于下决心要彻底治好脚癣。在社区医院,我配了药膏和药粉(达克宁),并且按医生嘱咐一直涂。用了两个月药,有时仍然会感觉脚趾间发痒。我很纳闷, 这是怎么回事呢?脚癣难道不能彻底治好吗?最近,根据网上病友介绍,我还尝试使用了药粉泡脚,但掉皮很厉害,不知道这种泡脚的药到底是否有效……
  冬季治愈其实是假象
  足癣、股癣都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真菌病,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读者所述的局部痒、有点破皮,这些都是相关的皮肤表现。
  股癣好发于腹股沟部位,单侧或双侧发生,亦常发生于臀部。由于患处透气性差、潮湿、易摩擦,常使皮损炎症明显,瘙痒显著。其实股癣和脚癣是一回事,只是根据不同部位命名的,它们都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而且通常发生在潮湿温暖的季节。有的患者会感觉到了冬天就“不治自愈”。其实是一种假象,来年入夏后,癣病往往会“死灰复燃”。
  患处恢复正常不能立即停药
  股癣、足癣的治疗,原则上以外用药为主,如1%克霉唑霜、1%特比萘芬软膏、复方雷琐辛搽剂等。一般症状消失后(通常需2周左右),即使患处皮肤看来已恢复正常,也要继续坚持用药半个月到1个月。事实上,任何对真菌有杀菌、抑菌作用的药物都有效,包括泡脚的药粉。泡脚后脱屑与药物作用有关,且寄生在皮肤角质层里的真菌也随着脱屑被消除。
  除了外用药物,也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内服外用双管齐下,起效更快,效果更好,特别是对有些范围大、炎症重的股癣及足癣,或有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更有必要性。很多患者害怕口服药物,其实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治癣用药的2条特别提醒
  不能随便买药涂 很多患者夏季癣病发作,就会自行购置皮炎平、肤轻松等药物治疗。其实,这些药物中都含有激素,会导致真菌感染愈来愈重,以致癣病久治不愈。
  涂药范围广一些 夏季癣发作,很多患者会主动涂药,但很多人涂法不当。用药过程中,应略扩大涂药面积,一般超出可见皮损范围的2~3厘米,因为皮损边缘的“正常”皮肤可能已经被真菌感染。
  阳光晒一晒:防癣要讲细节
  无论是股癣还是足癣,夏天都要特别注意局部保持干爽。足癣患者,特别是需要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容易形成温暖潮湿的鞋内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所以应尽量穿着轻便透气的鞋子,夏天尤其如此。另外,要勤换内衣,保持内衣干燥清洁,有利于控制股癣。及时清洗内衣鞋袜后,要尽量将其置于阳光下暴晒,这样可有效预防真菌交叉感染。
  另外,不宜交叉使用鞋袜。特别是拖鞋,很多家庭喜欢进门脱鞋换拖鞋,但进门换的拖鞋是很多人反复使用,即使主人时而清洗,也起不到多大效果。因此,建议尽量使用一次性的拖鞋或者穿鞋套。
  最后,现代人出差或者在外旅游的机会较多。在外住宿时,尽量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酒店,避免使用公用毛巾等物品。如在公共浴室等场合也是如此。此外,不要光脚涉泥涉水,家中养的猫狗等宠物也要做好卫生工作。
  5.热词:痱子
  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骆丹
  典型问题:痱子粉带来的困惑
  夏天到了,孩子身上长了些疹子。我看了些书,觉得是痱子。我打算给他买点痱子粉涂上预防一下。但朋友告诉我,他家孩子因患痱子而用了痱子粉,结果孩子总吃到手上的痱子粉,告诫我多注意一些。请教专家,孩子长的肯定是痱子吧,有没有自我判断的好方法?另外如何防止孩子吃痱子粉呢?
  痱子:“捂出来”的问题
  夏季来临,常有家长抱着宝宝,头上戴着帽子,身上裹着毯子,里面也穿得严严实实。里三层、外三层一打开,头面部、颈子、腋窝、背部都是密集的红色小丘疹。这就是典型的痱子,是由于环境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致使汗腺导管口闭塞,汗液不能顺利排出、发生潴留,最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渗入并刺激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于汗孔处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人们常说“痱子”是捂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痱子一般多见于儿童(也可发生于成人),出现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皱襞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多汗部位,特别是像上面那种小婴儿,夏天本来就热,加上宝宝排汗不畅,妈妈又担心其受凉盲目添加衣服,就更容易发生痱子了。
  长痱子后莫搔抓
  一旦发现宝宝长痱子,妈妈们也不必惊慌,主要是局部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清凉粉剂,如痱子粉外扑,或用清凉止痒洗剂,如1%薄荷炉甘石洗剂、1%薄荷酊;脓痱可外用2%鱼石炉甘石洗剂、黄连扑粉。瘙痒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脓痱感染时,选用抗生素。需要提醒的是,痱子发生后,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夏季“防痱”忠告
  保持清凉干爽 首先,要保持室内通风、凉爽,以减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发。衣着宜宽大,便于汗液蒸发。及时更换潮湿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常用干毛巾擦汗或用温水勤洗澡。出汗多的宝宝,家长可以随身携带汗巾,随时更换、擦拭。
  注意消暑 多食用清热解暑、化湿的食品,如西瓜、苦瓜、绿豆汤、金银花露等。
  试用玉米淀粉代替痱子粉
  痱子粉有助保持局部干爽。但很多家长反映,孩子手上搽了痱子粉后,总是不注意就被舔到了嘴里,妈妈会担心影响孩子健康。一般来说,痱子粉99%以上的成分是滑石粉,温和安全,不具有毒性,所以少量摄入不会有太大影响。家长也可以尽量选择在孩子熟睡的时候轻轻搽一点在手上。另外,还可以在手上局部抹一些玉米淀粉等可以食用的干粉代替痱子粉,既可以保持局部干燥,孩子不小心食入后也不会影响健康。
  TIPS
  成人和儿童痱子粉不能混淆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痱子粉有适用成人和适用儿童之分,千万不要将成人用的和儿童用的混淆。因为成人痱子粉中一般含有硼酸,而在小儿痱子粉中是禁放硼酸的。另外,成人痱子粉与小儿痱子粉所含的药物、剂量都不相同。宝宝用的应该是专供儿童使用的痱子粉。
  6.热词:光敏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王学民 袁超
  典型问题:每年夏天都“光敏”
  我是一位体育工作者,平时室外工作时间较长。每年夏天一到,我总会犯愁。倒不是因为天热的原因,而是我感觉自己皮肤总是特别“脆弱”:一到夏天(春天有时也会),面部、耳部、双手背、双前臂等被阳光晒到的部位,会出现红斑,感觉特别瘙痒,有时是刺痛、灼热感。到当地医院诊断,医生说可能是光敏性皮炎,叫我注意防晒。可是一方面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在室外工作时间较长,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注意防晒了,但效果就是不佳。听说有一种光贴试验,可以治好这种病,但听说会比较麻烦,所以一直没有去做。请教专家,光敏性皮炎怎么才能治好呢?
  找出光敏物质
  夏天里,由于阳光照射等原因,一些人会患上相关的皮肤病。在医学上,这类皮肤病一般称为光敏性皮肤病(也称光线性皮肤病),是指那些因为光线照射而引起的皮肤病。这类皮肤病具体包括多种,比如日晒伤、多形性日光疹、光敏性皮炎等。
  临床上发现,现在人们由于摄入药物、食物或者外用防晒霜、抗炎药物等机会很多,所以患“光敏性皮炎”的人越来越多。光敏性皮炎,就是指日光晒身体暴露部位后导致其发生皮炎,其病因与人体接触光敏性物质密切相关。常见的光敏性物质有防腐剂、杀菌剂、香料、染料、荧光漂白剂、防晒剂和口服药物(氢氯噻嗪类降压药、喹诺酮类抗生素、磺胺、氯丙嗪)以及食物(黄泥螺,紫云英、油菜等某些蔬菜)等。光敏性皮炎在患者停用这些光敏性物质后数日至数月后可好转。所以,患光敏性皮炎之后,找出光敏性物质非常关键。   延伸阅读
  门诊中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春夏季出游后,会因为“晒伤”或皮疹前来就诊。医生检查后,一般诊断为“多形性日光疹”,就是日晒后暴露部位发出成群瘙痒性的皮疹。这类由光照引起的疾病好发于16~40岁的中青年女性,多于日晒后2小时至5天发病,但最常见的为数小时至1天;若不再暴露于日光,则数天内皮疹可渐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避免日光强烈照射
  众所周知,太阳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其中紫外线又分为短波紫外线(UVC, 波长180~290纳米)、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90~320纳米)、长波紫外线(UVA, 320~400纳米)(电磁波谱见图)。UVC往往为臭氧所吸收,不能到达地面,而UVB和UVA对人体影响最大,是引起光敏性皮肤病的主要作用光谱。
  UVA可穿透表皮而直达真皮浅层,强烈照射后可引起皮肤光老化、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而UVB则主要达到表皮基底层,主要引起红斑反应。另外,紫外线到达皮肤后,使得DNA结构发生变化,还可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
  夏天到来,紫外线相对秋冬季较强,阳光照射皮肤后,如果患者接触了光敏性物质,就会发生光敏性皮炎。
  TIPS
  来年春季要“防晒”
  夏天气温高,短波紫外线UVB能量增高,UVB穿透能力不如UVA,造成损伤大多限于日晒红斑,而且皮肤在经过春季“锻炼“后,有明显的日晒适应,因此夏季光敏发生率实际上要稍低于春季。春季长波紫外线UVA是冬季10倍多,且春季UVA之能量为四季之首。光敏性皮肤病(如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等)在春季有一个相对较高发病率,即便阴天下雨,UVA也可穿过云层来到地球表面。
  2种检查:光试验和皮肤光斑贴试验
  当患者在面部、耳部、双手背、双前臂等光暴露部位出现皮肤损害,均需要怀疑光敏性皮肤病。典型的皮疹有红斑、丘疹、丘疱疹或者斑块等,患者会有明显的瘙痒、刺痛、灼热感等不适症状,日晒后加剧更要高度怀疑。
  很多患者在临床初步诊断为光敏性疾病就不再做检查了。事实上,很多光敏性疾病的确诊,相关的诊断试验是必须进行的。现在光学仪器发达,易确定致病光谱,为防治提供有效的依据。
  首先要做好光试验。做光试验要有合适的时间:应该是疾病基本控制,且停用相关药物一段时间(抗组胺药物1周,系统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3周)后。检查时,患者前臂部位进行光暴露,照射后24小时观察皮肤反应,得出是否对光敏感的结论。
  其次还要做皮肤光斑贴试验。事实上,为寻找光敏性物质进行的皮肤光斑贴试验是必须的。检查中,将一些可疑致敏物放在UV 照射的条件下,观察是否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事实上,一些“东西”仅仅接触并没有问题,但一旦再经UV光照射了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反应。此试验一般需耗时一周左右,患者需要多次来医院,很多患者嫌麻烦就不做了,这样导致疾病不能明确诊断,最后也就很难治好或预防。
  总之,关于光敏性皮肤病的治疗,需要专业的皮肤科医生来进行相关的治疗和诊断,千万不要听信偏方或根治妙法,那样只会耽误病情,甚至加重、激发病情。
  在明确诊断后,除了在医生指导下针对病情适当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外,更关键的在于以下两方面。首先,在相关诊断试验结果中找到的可能的光敏性物质,要尽量避免接触。其次,防光非常重要。如避免UV辐照最强时段出去(早上10点到下午2点),选择合适衣物防晒,能长袖不要短袖,能有立领不要圆领,等等。
  特别提醒
  潮湿衣物防晒能力差
  不同质地和厚度的衣物紫外线防护系数不一:聚酯>羊毛>丝绸>尼龙>全棉。另外,潮湿了的衣物防晒能力明显变小,要注意这一点。戴宽边帽、太阳镜、遮阳伞都是防晒的有效方法。另外,还需要常年使用不过敏的防晒霜等。
其他文献
生鱼片也被称为刺身,是将鱼(多数是海鱼)、虾、蟹、贝类等肉质部分切成片、条、块等形状,蘸着佐料直接生食。因口感绵软嫩滑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它原是日本的传统食品,近年来在我国也流行起来,无论是高档的日式料理店,还是自助餐店、超市、甚至小作坊都有生鱼片供应。由于生鱼片是未经加热处理生食的,对原料选择和加工过程要求非常严格,除了保证原料的新鲜、洁净、无污染外,加工的卫生条件也有规定,处理不当会带来健康隐患
专家简介  王兴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恶性事件。这让作为医生的我们很纠结、受伤;许多医务工作者心中也积累了许多怨气。这种现象有复杂的原因和背景,是作为医生群体的个人所无能为力的。这里,我只是想从医生这一单方面,说一点个人的看法。 
快节奏下的睡眠问题  现代生活方式带给人们的是快节奏的格局,于是,高强度的工作之下,加上对生活的高水准向往,导致很多人睡眠出现问题。很多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当大喜大悲大累等等诱因消除,失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但是,如果没有明确诱因,出现持续性失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似睡非睡、眼睛困得直流泪就是睡不着等,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国家权威居民睡眠健康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隐藏着庞大的
方名:滋肠五仁丸 《济阴纲目》(明·武之望)  组成:杏仁、桃仁(各)30 柏子仁15 松子仁45 郁李仁30 化橘红120克  古制法:前5味研末杵膏,橘红研末。共搅匀,蜜为丸。  功能:行气活血通便。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者尤宜。  改良制法:自制丸剂不便,故多可自制成膏滋药,服用亦方便。方法是:先把以上6味药分别研末,然后在锅中放适量水,于火上烧沸,逐一调入6药,以文火熬稠,调入蜂蜜,停火,
深秋的细雨中,记者来到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进门诊大厅一侧的“陈华工作室”。在这样一个萧瑟雨天的下午,来找陈华医生看病的居民并不多,却也一个接一个。于是,为了不打扰他们,在陈华医生每看完一个病人后,记者就对病人展开第二次“问诊”。  “陈医生帮我解决了2个大问题”  陶先生今年80岁,说起陈医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自从陈医生当了我们小区的家庭医生,我们看病、检查、开药方便多了,因
牵牛子是常见的通下药物,在治疗小儿宿食的验方里常用。用得恰当的话,患儿厌食、腹胀、口臭、便秘等症状能很快改善。但是,牵牛子的通泻作用很强,生用或用量过大会引起小儿腹泻脱水。怎样保证安全呢?  一、炒熟。炒牵牛子炒后毒性较小,因此稳妥的制法是取牵牛子1千克,小火炒焦后,研成细粉。1千克只取600克左右初粉,剩余400克尾粉不用。  二、拌糖。用法上,将药粉与白砂糖(红糖也可以)拌匀后,加少量开水调匀
专家简介  尹有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主任医师,曾任感染科副主任、肝炎免疫室副主任、肝病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委员、特需预约专家。  专家门诊:周二、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临床病例  68岁的王先生两年前因腹胀、右上腹不适在当地传染病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白蛋白低,“乙肝两对半”仅抗HBc(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其余病毒性肝
生活实例  马先生读小学的儿子因为迷恋上了武侠小说,整天和小伙伴们“打打杀杀”的,很让人担心。一天,儿子和小伙伴一起又买了一支新式的玩具手枪。看到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枪了,马先生觉得应该说点什么。当然,他并没有对孩子没完没了地唠叨或大声责骂,而是微笑着对他说:“儿子,你的军费开支也太大了,现在是和平时期,你看美国都裁军了,咱们也减少点军费支出,如何?”儿子明白了爸爸的意思,于是像模像样地敬了个
专家简介  尹有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教授,曾任感染科副主任、肝炎免疫室副主任、肝病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委员、特需预约专家。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它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血液途径、性途径和母婴传染。目前,我国患有丙肝的人数达1000余万例。而一些机构和个人为了谋取暴利,经常做一
“妙笔”书写着医者之心  “仁心”跳动在笔下字间  大众医学:更多科室的更多好医生,在《大众医学》微信中。登陆微信打开下拉菜单“好医生”版块,收看、收藏更多的“好医生”。  TA的擅长  出生缺陷,子痫前期,早产,双胎。  TA的文摘  孕产妇的纠结  孕妇该吃多少,动多少  管住嘴 原则是适量、均衡。适量指不吃“十分饱”,饿了可以吃既有营养又含糖少的黄瓜、番茄、胡萝卜等。均衡指荤素搭配、食物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