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用多元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因素,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进行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法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情,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思,大胆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演示实验启发学生巧思,为学生搭建独立思考平台。设计问题要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激发探究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探索氢气的制取装置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进行一步步设问推进,完成实验室制取氢气简易装置):
1.在进行锌与酸的反应时需要哪些仪器?(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如下问题)
2.你能否设计一种装置,在酸反应不够时,不需要拔掉胶塞也能随时加酸呢?
3.长颈漏斗可以随时加酸,反应能否随时停止吗?同学们有什么办法随时使反应停止?
4.如何将锌与酸分开,你用什么方法?
5.控制反应是否是锌放在隔板上呢?你如何控制?
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同学们既熟悉了简易制取氢气的装置,又逐步了解了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提出新看法,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提出新途径,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激发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优化课堂结构,培养自主探索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着单一被动地接受学习的问题,学生缺乏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独立获取如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优化教学结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下学习,使学生探究心理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将学习得更好、更扎实。
例如:在教学酸时,为了优化教学结构,我把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和酸的通性作为一个板块,设计了一组相关内容题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来完成。题目如下:
(1)你作为某钢铁厂的厂长助理,该厂有大量生锈废铁,请你提出除锈的方案。
(2)王礼发现家中热水瓶底部沉积了较多的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想起所学的化学知识,于是向实验老师要了一瓶稀盐酸倒入热水瓶内,不久水垢消失,有气泡冒出,最后发现热水瓶底有液体流出。你能告诉王礼这是为什么吗?
(3)我们班要在春节晚会上制取氢气填充气球,请你提出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
(4)小红妈妈经常胃反酸,你知道为什么吗?请你说出根据什么原理治疗?
面对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地看书探索、讨论、合作、寻求答案。学生乐于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指导演示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演示实验是辅助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个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正确指导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
例如,在演示“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各步操作的要领与原因,力争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使教师的演示示范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又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示范性演示,以避免学生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后,通入石灰水中检验,没有看到预期的浑浊现象。这时是引导学生讨论的大好时机,教师不能放过,应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两个,究竟是带有什么杂质?还是二氧化碳不纯?是否是石灰水已变质?
四、挖掘教材资源,品尝实验快乐
对实验的好奇心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探索行为,因为化学实验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鼻、耳、手等感官协同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情,充分挖掘教材,创设有效的演示实验,丰富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体验到探索自然的快乐、实验的快乐,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更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硫时,我这样挖掘教材,引入新课: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之后让同学们根据所看录像总结酸雨的危害:鱼类死亡;酸化土壤,绿色植物变枯黄、致死;工业设备、文物等腐蚀加快;影响人体健康。然后设计三个创新试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让同学们在探究中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为什么虫子会死呢?(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2:怎样形成酸雨的?(启发同学们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探究实验3:为什么花儿会变白?(学生探索发现: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同学们经过探索,很快提出一个探索问题:二氧化硫与氯气漂白原理一样吗?同学们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提升。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运用资源,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演示实验中,品尝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法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情,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思,大胆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可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演示实验启发学生巧思,为学生搭建独立思考平台。设计问题要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激发探究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探索氢气的制取装置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进行一步步设问推进,完成实验室制取氢气简易装置):
1.在进行锌与酸的反应时需要哪些仪器?(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如下问题)
2.你能否设计一种装置,在酸反应不够时,不需要拔掉胶塞也能随时加酸呢?
3.长颈漏斗可以随时加酸,反应能否随时停止吗?同学们有什么办法随时使反应停止?
4.如何将锌与酸分开,你用什么方法?
5.控制反应是否是锌放在隔板上呢?你如何控制?
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同学们既熟悉了简易制取氢气的装置,又逐步了解了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提出新看法,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提出新途径,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激发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优化课堂结构,培养自主探索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着单一被动地接受学习的问题,学生缺乏合作学习、自主探索、独立获取如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优化教学结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下学习,使学生探究心理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将学习得更好、更扎实。
例如:在教学酸时,为了优化教学结构,我把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和酸的通性作为一个板块,设计了一组相关内容题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来完成。题目如下:
(1)你作为某钢铁厂的厂长助理,该厂有大量生锈废铁,请你提出除锈的方案。
(2)王礼发现家中热水瓶底部沉积了较多的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想起所学的化学知识,于是向实验老师要了一瓶稀盐酸倒入热水瓶内,不久水垢消失,有气泡冒出,最后发现热水瓶底有液体流出。你能告诉王礼这是为什么吗?
(3)我们班要在春节晚会上制取氢气填充气球,请你提出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
(4)小红妈妈经常胃反酸,你知道为什么吗?请你说出根据什么原理治疗?
面对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地看书探索、讨论、合作、寻求答案。学生乐于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三、指导演示实验,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演示实验是辅助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个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正确指导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
例如,在演示“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各步操作的要领与原因,力争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使教师的演示示范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又如,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示范性演示,以避免学生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后,通入石灰水中检验,没有看到预期的浑浊现象。这时是引导学生讨论的大好时机,教师不能放过,应引导学生探索讨论: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两个,究竟是带有什么杂质?还是二氧化碳不纯?是否是石灰水已变质?
四、挖掘教材资源,品尝实验快乐
对实验的好奇心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探索行为,因为化学实验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鼻、耳、手等感官协同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情,充分挖掘教材,创设有效的演示实验,丰富探究性实验教学。学生体验到探索自然的快乐、实验的快乐,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更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硫时,我这样挖掘教材,引入新课: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之后让同学们根据所看录像总结酸雨的危害:鱼类死亡;酸化土壤,绿色植物变枯黄、致死;工业设备、文物等腐蚀加快;影响人体健康。然后设计三个创新试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让同学们在探究中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为什么虫子会死呢?(启发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2:怎样形成酸雨的?(启发同学们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探究实验3:为什么花儿会变白?(学生探索发现: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同学们经过探索,很快提出一个探索问题:二氧化硫与氯气漂白原理一样吗?同学们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提升。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运用资源,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演示实验中,品尝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