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例话说穷举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18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举,就是由超量的词、短语或者句子,作繁复的,或零乱或整齐地列举构成的辞格。如:
   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鲁迅《社戏》)
   ②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③比方堕马髻双盘髻一字髻元宝盘髻辫髻蝙蝠髻百鸟髻百鸟朝凤髻百凤朝阳髻一日当空髻。(冯骥才《三寸金莲》)
   例①开头有10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有动宾结构,从“看小旦唱”一直到“看两三个人互打”;有介词结构,“从九点多到十点”一直到“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内容包括看什么人唱、看什么人打以及不同的时间段,“我”反复地大量地列举,表明“我”看这枯燥、乏味的社戏极不耐烦,感到索然寡味,甚至有如受刑罚、度日如年的感觉,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但最后“叫天竟还没有来”。
   例②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别里科夫把“雨伞”、“表”、“削铅笔的小刀”甚至“脸”都藏在套子里,从而突出地刻画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顽固僵化的典型人物形象。
   例③是一个特殊的长句,一口气举了10种髻名,语言结构比较整齐,都是专有名词,这种不求典型,只求量大的繁复列举方式,同样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从以上三例可以看出,穷举的作用在于以铺陈的手法传递超量的信息,以显示内容的繁复,把平常的生活与心态变得新鲜奇特与多姿多彩,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和深刻难忘的印象。
   穷举与排比容易混淆,但仔细分辨一下,区别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语言格式上,排比要求列举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在结构上相似。如:“他们不敢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而穷举的各成分在结构上不要求相似,词、短语与句子可以夹杂使用,即使列举的是同一种语言成分,如例③的“一字髻”、“一日当空髻”等词,在结构上也是不同的。其次,在修辞效果上,排比在于接二连三地运用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来增强语言气势,显得语气强烈;穷举则是大量的列举,有意造成纷至沓来、应接不暇的印象,以加强读者在视听上的繁复感和紧迫感。
  
  (作者单位:汉中四○五学校)
其他文献
活动目标1.感知比较3种常见的纸,发现它们的不同。2.乐于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3.通过染纸活动。初步发现3种纸具有不同的吸水性。材料准备宣纸、画画纸、牛皮纸、颜
很多小企业主都有这样的体会:熬过了多年的打工生涯,或者省吃俭用积累了一笔资金,终于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正当宏图大展时,却发现这个小小的企业自己却驾驭不了:项目开展不
一、填空题  1. a与3的差是负数,可用不等式表示为.  2. 请你写出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使得1、2、3、4、5都是它的解,这个不等式可以是.  3. 若x同时满足x-25,则x的取值范围是.  4. 不等式3x 9≥0的负整数解为.  5. 若关于x的不等式2a-3x2,则a的值是.  6. 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为3 cm和8 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若第
应对高考作文,必须积累素材,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于是,帮助考生积累素材一类的书应运而生,《智慧背囊》(分“新课程指定中学生课外读物”版和普通版,各10辑)、《时文选粹》(
语文,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突出的学科,也是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语文学习的价值不仅是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要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与分享。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
情感是对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它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凡是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的客观事物,就能使人产生愉悦、喜爱等积极
听了几位国企老总的发言,感到受益匪浅,同时觉得我们企业决策研究会,举办这类学术研讨活动,很有必要。你们请了很多有理论水平的专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创业者,对
离园前,我通常要检查一下幼儿的穿戴是否整齐,特别会提醒他们提好裤子。“孩子们,快提好裤子,过会儿王老师要检查了!”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就纷纷走到我面前,自觉地撩开衣服让我检查,我满意地点着头,并作个别指导。“念念,你的裤子提了没?”因为念念总是忘记提裤子,我特别留意他。只见他站在那里不说话,我猜他肯定没有提好,于是就朝他走了过去。这时他马上捂住自己的衣服,不愿让我检查。“让我看看。”我有些着急了。
1848年的冬天,一艘大船从遥远的国度驶回法国勒阿弗尔港,搬运工忙着从上面卸下成桶成桶的朗姆酒、大包大包的棉花、一袋一袋异香扑鼻的可可。一个年轻的乡下人被这热闹的场面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