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和3D打印技术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s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VR)技术和3D打印技术在耳廓再造术中的辅助作用。

方法

选取6例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患者,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5例,外伤后耳廓缺失1例。对患者肋软骨行VR操作,获取患耳对侧第6~9肋软骨的三维数据,制定、评价肋软骨取材和耳廓支架雕刻方案。将重建数据以STL文件形式导出,用无毒的尼龙材料打印成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手术模拟,对方案进行评估,根据最终方案实施耳廓再造术。

结果

6例患者术中肋软骨取材和耳廓支架雕刻方案均与术前设计和模拟结果一致,肋软骨取材合理。术后再造耳廓形态良好,无感染、吸收、变形等并发症,无明显胸廓畸形发生。

结论

软骨VR和3D打印技术可使术前设计更加合理,并进行有效的术前模拟,改善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创伤,降低胸廓畸形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口腔黏膜游离移植一次性重建远段尿道的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在口腔两侧颊部各取1条宽0.4~0.6 cm、长度和缺损尿道相当的颊部口腔黏膜,以空心的石蜡油绸布卷作为支撑,将黏膜相对合后缝合形成黏膜管,游离移植于缺损尿道的阴茎海绵体上,重建缺损的远段尿道,术后给予确实可靠的加压包扎及术后早期排尿等处理措施。结果2007年5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16例远段尿道缺损或狭窄患者,尿道缺
期刊
目的探讨利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与逆行耳后动脉皮瓣联合修复耳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于患侧颞部及耳后无毛区,分别设计带毛发的颞浅动脉额支皮瓣和无毛发的逆行耳后动脉皮瓣,以前者重建鬓角,后者修复鬓角与耳屏之间的无毛发区。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于临床应用9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9例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术区平整,耳前形态满意,远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采用FDA1趾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治疗嵌甲并甲沟炎的优劣,并与传统Winograd术式进行比较。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嵌甲并甲沟炎患者77例(89趾),年龄15~58岁,其中37例(42趾)采用Winograd术式,40例(47趾)采用侧方切口甲基质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感染率和复发率、疼痛VAS评分及外形满意度VAS评分,对手术的功能学及美学疗效进行
目的探讨掌深弓手背穿支形态学特征,为穿支蒂V-Y推进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31侧成人手标本,30侧经甲醛防腐固定、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解剖观测:①掌深弓手背穿支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②掌深弓手背穿支与腕背、掌背血管网的吻合特点。另1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掌深弓手背穿支共有3支,穿过第2~4骨间背侧肌两头间至手背分为升、降2支,升支与腕背网吻合,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根治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142例颊癌患者,行肿瘤根治术后应用不同类型的股前外侧组织瓣同期修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中以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60例,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皮瓣60例,薄型股前外侧皮瓣22例,皮瓣大小为4 cm×5 cm~14 cm×10 cm,其中成活140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4例,经探查及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