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无托槽矫治技术器和传统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的评估

来源 :特别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j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分析应用无托槽矫治技术器和传统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研究以70名接受口腔正畸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间入院治疗,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该70名患者进行分组,先入院35名患者实施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对照组),后入院35名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观察组),对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差异比较.结果:矫治满意度指标对比,观察组/对照组:97.14%/82.86%,(x2=3.9683,p=0.0463);以牙周指数指标值比较,观察组G1、PLI、SB1指标治疗后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后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指标中,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矫治技术器对于提高口腔正畸患者矫治满意度,改善牙周指数及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具有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基于互联网+的个案管理师在MDT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择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院内收治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个案管理师的MDT团队干预模式,比较组间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综合治疗依从率、患肢功能锻炼依从率、住院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个案管理师
目的:观察小儿外感发热应用小柴胡汤以及蒿芩清胆汤结合诊治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7年-20年阶段内由于外感发热而接受诊治的患儿140例开展医学观察工作,结合具体诊治方式划分不相同的两个小组,即单一组与结合组,单一组的70例患儿接受蒿芩清胆汤诊治,结合组的70例患儿接受小柴胡汤以及蒿芩清胆汤结合诊治,对比患儿外感发热病情变化,评估外感发热诊治的最佳方案.结果:治疗之前,结合组患儿症候积分均数(2.49±0.18)、单一组患儿症候积分均数(2.51±0.44),p>0.05.治疗之后,结合组患儿症候积分均数(1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评分、
期刊
目的:比较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以及肛肠治疗仪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加皮桥离断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肛肠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肛门痛疼、感觉性肛门失禁、术后出血和尿潴留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治疗仪对于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临床上的数量较多,而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时将风险管理应用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评估和识别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所以强化患者呼吸内科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尽量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是近年来护理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开展患者的护理时,护理人员认为,无论何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而做好有效的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识别,并针对其开展护理工作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PQRST联合早期预警评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接收的12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前者实施PQRST联合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护理后各项指标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1周后,两组患者早期预警评分均下降,且对照组高于研究组,此时P<0.05,提示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PQRST
目的:观察容场深部热疗联合前列舒通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8月本院16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前列舒通胶囊组(A组,n=56),电容深部热疗组(B组,n=55),前列舒通胶囊+深部热疗组(C组,n=57)组,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C组的疗效均高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前列腺中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且以C组下降/上升最为显著(P<0.05).三组均为见不良反应.结论:电容
鼻胃管置留是老年昏迷患者常用的基础护理措施,以方便给予肠内营养和肠胃加压治疗,协助常规治疗的进行.然而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差、病情转归不定,在进行鼻胃管置留治疗时可能存在置管障碍、并发症等问题,因此总结、规范鼻胃管置留经验,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
目的:观察心梗后心衰心肾阳虚证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减诊治的价值.方法:挑选17年-21年时间内由于心梗后心衰疾病接受诊治的12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划分两个小组,即一般诊治组与加减诊治组,前组60例患者接受基础药物诊治,后组60例患者接受苓桂术甘汤加减诊治,研究患者心梗后心衰心肾阳虚证的实际变化情况.结果:诊治之前,一般诊治组与加减诊治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多个指数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诊治之后,一般诊治组心率指标均数(85.76±9.85)bpm、心脏指数指标均数(4.50±0.36)L/min、
目的:探究CT、MRI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65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比较诊断效果,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应用MRI检查诊断符合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间质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为病灶多见清晰边界、密度均匀、形状为类圆形或圆形.病灶T1WI信号为低信号、等信号,T2WI信号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结论:CT、MRI在胃肠道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