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68、cyclin D1蛋白和bcl-6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u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D68、cyclin D1蛋白表达及bcl-6基因重排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105例有详细随访资料的DLBCL患者石蜡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CD3、CD10、CD20、CD68、cyclin D1、bcl-6、MUM 1、SOX-11免疫标记,根据Han's分类方法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l-6基因重排。应用统计软件分析CD68蛋白、cyclin D1蛋白、bcl-6基因、化疗方案及各临床因素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分别以GCB型、non-GCB型免疫表型和CHOP、R-CHOP化疗方案分组,比较疗效差异。

结果

105例患者中GCB型19例(18.1%),non-GCB型86例(81.9%),CD68高表达18例(17.1%),cyclin D1高表达36例(34.3%)。bcl-6基因重排21例(21.9%),CD68高表达、cyclin D1高表达与bcl-6基因重排三者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临床分期Ⅰ~Ⅱ期、IPI评分0~2分、乳酸脱氢酶(LDH)<245 IU/L、GCB型、R-CHOP治疗方案患者的预后较好(P<0.05),性别、原发部位与预后无相关关系(P>0.05)。CD68、cyclin D1高表达、bcl-6重排者预后不良(P<0.05);分层结果显示GCB型或non-GCB型CD68高表达对比同种免疫表型组都具有较差的预后,non-GCB型时cyclin D1高表达和bcl-6基因重排的预后不佳(P<0.01,P=0.02);治疗方案分层分析得出,在使用CHOP方案治疗时,CD68、cyclin D1高表达预后较差(P<0.05),R-CHOP方案时,CD68、cyclin D1高表达与总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和0.168)。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CD68高表达(P=0.026)、cyclin D1高表达(P=0.003)及LDH高水平(P=0.005)为各自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结论

CD68、cyclin D1高表达和bcl-6基因重排提示预后差,CD68、cyclin D1蛋白和bcl-6基因可以作为与DLBCL患者预后指标。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为实验教学的关键任务。牡丹江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专业,通过引入动物器官、开展科研活动等措施,设置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法,构建了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解剖学实践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解剖学教学质量。
目的准确了解医学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医学教学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论文,检索项为“主题”,检索词为“教学系统设计”或者“教学设计”,并且“主题”,检索词为“医学”,匹配均为“精确”的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共检索出298篇文章。运用共词分析法对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高频关键词比较,新兴突现词分析,高频关键词聚类的研究。结果2000年至
目的探讨microRNA(miRNA)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CD30阳性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的差异性及miRNA在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通量miRNA芯片技术对3例原发于淋巴结的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例原发于淋巴结的CD30阳性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3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进行检测;筛选出7种重要miRNA
目的探讨Twist及YB-1基因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202例子宫颈组织标本,包括正常子宫颈组织5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0例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 52例,采用MaxVision法检测Twist、YB-1蛋白和E-cadherin,并对各组病例的表达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MYB蛋白表达在腺样囊性癌诊断及与其他涎腺源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并进一步研究MYB基因拷贝数的改变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14年近15年间活检或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涎腺源性肿瘤89例,其中腺样囊性癌34例,多形性腺瘤10例,基底细胞腺瘤10例,上皮肌上皮癌10例,基底细胞腺癌9例,黏液表皮样癌8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4例,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
目的探讨C-myc基因及蛋白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有详细随访资料的60例T-LBL/ALL石蜡标本进行CD1a、CD3、εCD3、CD7、CD10、CD34、CD43、CD45RO、CD99、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CD20、CD23、髓过氧化物酶(MPO)、Ki-67和C-myc免疫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