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进阶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习者的思维,这也是培养学习者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课堂教学是提升学习者思维品质、促进学习者思维进阶的重要手段。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评价手段和学习者学习的方式、方法及工具对思维进阶有较大的影响。文章将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工具四个方面,探讨逆向教学设计、小组合作、阶梯性问题驱动和图形组织者策略在学习者思维进阶中的运用,旨在增强课堂教学效益,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教学生态。
  关键词:思维进阶;初中生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9-0041-02
  教学活动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提升思维水平。研究表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逆向教学设计、深度学习、图式策略等能帮助学习者实现思维进阶。
  有学者将思维分成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如图1)。图1显示沿着三角形的底边向顶端,思维层次逐步提高[1]。
  低阶思维指较低水平的认知,如教师直接告知、学习者记忆结论、重复练习等,这种思维经常在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和完成简单任务中体现。而高阶思维则表现为一种以高水平认知,强调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学习者主动探寻、提出问题,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等[2]。
  低阶思维是高阶思维发展的前提,要想更好地推动学习者发展高阶思维,就要让学习者在原有低层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3]。
  笔者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发现,大部分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认知程度浅,知识碎片化,思维杂乱无序、不成体系、缺少支点;教师滥用启发,学习者缺乏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弱。基于此,笔者尝试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设置阶梯性驱动问题,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层次和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习者实现思维进阶。
  一、运用逆向教学设计,打开思维进阶的一扇窗
  逆向教学设计最早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出现。逆向教学设计就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先弄清楚学习目标,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逆向教学设计,让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集证辨据、诠释评价,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可以较好地促进学习者逆向思维发展。
  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人体的神经调节》一节的教学设计如下。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课标指出这一阶段学习者应知道:反射是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了解反射弧的构成;能够确定反射的类型。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该阶段,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以下评估证据:通过活动体验,构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通过“膝跳反射”探究活动,结合模式图简述反射弧的组成和膝跳反射的过程;自主学习,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4]。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活动1:硬币走迷宫。思考:人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这一活动。
  活动2 :“看”梅、“品”梅。与同伴讨论口腔内的变化。思考:哪些器官参与了这一活动。
  活动3:膝跳反射。观察受测同学的小腿的反应, 讨论参与这个反应的结构有哪些,能否找到对应的器官或结构。
  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趣,提升学习者思维的层次。同时,教师通过逆转教学过程、逆向推理、辩证思考等方法,可以實现逆向思维与逆向教学设计的有机融合,促进思维进阶,最终提升学习者的理性思维品质。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思维进阶的场域
  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习者思维品质效果显著,其参与面广、信息量大、个性化产出丰富的特点,对于促进学习者思维进阶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小组场域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探究、讨论、评价、分享和设计开发等环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高阶思维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下)《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这一节的教学,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流程:第一,合理分组;第二,确定小组学习任务,合理分工,如鸟类的生殖发育,如何区别和识别不同的鸟类等;第三,小组合作;第四,小组展示,分享遇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适时引导学习者合作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和难点,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使学习者在异中求同的过程中互相合作、互相协助,以此锤炼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进阶。
  三、阶梯性问题驱动,搭建思维进阶的“脚手架”
  思维进阶的有效策略之一是设计阶梯性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教学中,教师用源于真实情境的、阶梯性的问题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帮助学习者搭建基于问题的“脚手架”,引导学习者分析、探究、创新,突破难点、解决重点,学以致用,从而促进学习者思维进阶,拓展学习者的思维。
  例如,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上)《血液》这一节的教学, 为了帮助学习者厘清思路,明晰“血液是流动的组织”这一重要概念,发展学习者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笔者在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前,设置如下阶梯性问题:
  在这一系列阶梯性问题中,前四个问题可以通过教材记忆、理解,思维层次较低,问题(5)(6)引导学习者进行高阶思维活动,发散学习者思维,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形成“血液是流动的组织”这一重要概念。教师设置阶梯性问题前需要仔细研读教材,了解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顺序,然后在课堂中阶梯性提问。
  四、图形组织者,促进思维进阶的工具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思维可视化成为现实,其中图形组织者是实现思维可视化的重要技术之一,包括概念图、韦恩图、鱼骨图、流程图、Vee图、思维导图等。有学者认为,思维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当学习者试图用图形组织者来表达思维时,就可以激活思维[5]。学习者从而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产品,发展创新思维。因此,运用图形组织者表示复杂事物,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6][7]。   例如,苏科版初中生物(八下)《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教学中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时,可以借助鱼骨图(如图2)这一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其关键框架问题是:引起环境污染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它们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引起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与使它持续下去的原因一样吗?有了这些框架,学习者的思维就有方向,得出结果也比较自然、直接。
  通过这幅鱼骨图,学习者可以归纳出环境污染总是涉及工厂、家庭和农畜所产生的污染,这样对环境污染的原因一目了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者可以有意识地注意环境保护[8]。
  各种不同的图形组织者能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当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着力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学习者应借助不同的学习工具促进思维进阶,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教师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习者的思维、促进学习者思维进阶。培养学科素养、关键能力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教师要从学习者的元认知入手,探寻学习者的思维特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习者思维的进阶,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 威.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科学探究问题串探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8(2).
  [2]李 华.中学英语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导刊,2013(3):79-82.
  [3]朱国军,彭 亮.开展数学深度教学,助力学生思维进阶[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20(9).
  [4]吴 婷.逆向设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以“人体的神经调节”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1).
  [5]钟志贤,陈春生.作为学习工具的概念地图[J].中国电化教育,2004(1):23-27.
  [6]申昌安.運用语义网络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7]黄林慧,陆 薇.信息技术环境下图形组织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14(11).
  [8]吴 洪,戴 崝.例析图形组织者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学教学,2010(5):22-24.
  作者简介:吴 洪(1979— ),男,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德育处主任,研究方向:中学生物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借助导学、互动及归纳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有效把握知识重难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对“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 要:作文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写作是学生张扬个性、发展个性的主要活动。立足作文教学的特点,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探索、应用多样的个性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写作,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文章作者从培养情感态度、激活写作需要、鼓励自主表达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摘 要: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且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劳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科学的劳动教育,学生可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文章对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7-0033-02  引 言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
摘 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学习化学知识。为了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化学实验方案,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入研究知识,提高其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基于教师实操视角、学生观察视角及问题视角进行化学实验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设计;视角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摘 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教具与学具,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文章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临汾市T小学三、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学具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现代化教具使用频繁,传统教具被忽视;教具和学具的来源较为单一,缺乏自制教具;教具和学具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词汇自然是其基础教学内容,若是学生词汇量积累不够,发音不够准确,那么语言类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将没有一项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将始终无法真正地掌握英语,更别说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词汇教学入手,自然拼读法可以让词汇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 要: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致力促进教育的创新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文章主要介绍初中诗词教学意义和教学原则,并提出主题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教学、读写教学和延伸教学等教学对策,旨在构造意境美、环境美和人性美的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支持学生有效建立文化传承思想,充分深化初中语文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义务教育阶段;情境教学法;主题教学法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备受关注,而其中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改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但如何将形象的多媒体技术与稍显抽象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探讨。文章作者基于个人在乡村小学的从教经验,重点剖析了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文章可为应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一
摘 要:学习动力离不开兴趣。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会非常被动,学习效果不好。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生都觉得数学难学,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因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最后也提出了激发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